- +1
側記|上海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開幕,委員們帶來哪些良策實招?

1月14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世博中心開幕。 澎湃新聞記者 趙昀 圖
從保租房到職場人士心理健康,從人工智能到創新藥研發,從文旅消費到低空經濟……又是一年“上海兩會”時間,政協委員們將圍繞社會焦點問題和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獻計出力。
1月14日上午,上海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世博中心開幕。
開幕之前,許多政協委員們早早聚集在大廳,熱烈交流著各自關心的話題,場館內暖意融融。
“新的一年,上海還是要在國際化上多做文章。”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政法學院副校長鄭少華說,無論是人才引進和留下,還是煙火氣營造,上海在國際化方面還要更加努力。他今年帶來兩項提案,其中一項是建議成立上海國際法與比較法學院,培養實踐型涉外人才。
“我非常期待在兩會上聽到更多務實的建議。”上海市政協委員、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蔡永潔說,今年將繼續在城市建設領域建言獻策。去年,他關注城市微更新,希望社會小資本能夠參與城市更新,與政府、大企業形成雙向發力。今年,他轉向存量資源的績效提升問題,比如提升新建城區的建筑密度。
委員們關心的話題豐富多元,既關于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五個中心”建設,也涉及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消費轉型升級等高質量發展,城市更新、就業創業、醫藥保障、“一老一小”等民生福祉,以及海派文化、文旅地標等城市文化軟實力建設。
詳細聊起來,委員們都是有備而來。
上海市政協委員、北京市中倫(上海)律師事務所權益合伙人張金全帶來了《關于引導社會資本助力上海特色鄉村振興的建議》,2024年,他花了2個月時間,帶領團隊走訪浦東、崇明的鄉村,與國內外農企交流,最終形成32頁的調研報告。
他說:“我是兩屆老委員,但是把自己定位為一個新委員。每個提案、社情民意都需要精心調研、精心打磨,要給相關職能部門提出精準的建議,這樣的建言才能落地。”
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大學體育學院教授李燕關注養老產業,過去一年,她走訪了養老院、養老社區、老齡行業協會,甚至是家裝協會,全面了解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需求、適老化改造等等。
頻繁調研中,她有了些意外收獲,“老年人見到我總是很開心,很喜歡聊天”,由此她關注到了老年人在硬件設施之外的情感需求。她開始思考,怎樣促進青年人走進養老社區,社會在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方面如何發力。
一年一度的兩會,有些話題被反復提及,有些提案已高效落地。
2024年上海兩會,“入境人士境內支付難”是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今年,上海街頭的外國游客數量猛增,支付已經不再是問題,他們甚至點贊支付寶、微信支付的便捷。
聚焦“兩舊一村”改造工作,王海濤等23名上海市政協委員2024年聯合提案,創新提出“房票安置”模式。而后不到7個月,上海首張“房票”在金山區誕生。
上海市政協主席胡文容在開幕式上說,一年來,市政協共舉辦專題協商、視察調研等各類協商會議活動244場次、3920人次參加,向市委、市政府報送調研報告24篇;收到提案1320件,立案1173件,辦復1156件,有力助推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有效施策。
“每一年寫提案,我們都會發現,去年提的問題已經有所推進或被解決了,但還會有新的問題,我們就繼續建言。”上海市政協常委、上海協和教育中心總校長盧慧文說,她去年提交了吸引國際優質人才的建議,今年發現上海的外籍市民群體愈加多元,不只有外企高管,還有普通白領、留學生、小微企業創業者,居住地點分散,因此打算在外籍居民融入社區方面給出建議。
“今年兩會還是蠻重要的,整個國際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確定性增加,國內環境也面臨一些挑戰,2025年應該怎么干,兩會是重要的釋放信號的平臺。”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至合律師事務所主任洪亮表示,作為政協委員,既要利用好兩會,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尤其是政府決策部門的聲音;也要把老百姓的意見建議準確傳遞,使得政策制定更加切合實際。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開幕式上有不少外國面孔。哥斯達黎加共和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Jose Marti Alvarez Hidalgo是第二次受邀參加上海兩會的政協會議開幕式。“召開此次會議非常重要,會議傳達了相關政策、新一年的預期等重要信息,對于外交人員了解本地社區、上海和中國的未來發展非常重要。”他認為,當下最重要的是經濟發展問題,整體經濟形勢以及政府的應對策略都是他所關注的。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要一年。胡文容提到,市政協將聚焦服務上海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充分發揮龍頭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協商建言。聚焦加快深化“五個中心”建設、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以更大力度推進人民城市建設等重要任務,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