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韓國核電站突發泄露事故!29噸核廢液“未經樣本分析階段就被排放入海”
韓國原子能安全委員會12日表示,正在對慶尚北道慶州市月城核電站2號機組非正常排放29噸核廢液展開調查。
韓國原子能安全委員會當日在其官網發布公告說,負責運營該機組的韓國水力原子能公司當地時間12日10時23分報告,月城2號機組正常運轉時,儲藏罐內的核廢液未經樣本分析階段就被排放入海。據估計,排放量約為29噸。工作人員隨后立即“關閉閥門,切斷了泄漏”。對罐內殘留樣本進行分析的結果顯示,放射性物質含量“為平時排放水平”。
慶尚北道慶州位于韓國東岸,與日本隔海相望。另據韓國媒體Chosun Biz報道,罐中剩余的放射性物質氚的濃度為3.79×108貝克勒爾/?,伽馬放射性核素的排放量為1.219×104貝克勒爾/?。
原子能安全委員會表示,目前已派遣原子能安全專家對準確的泄漏量、泄漏原因等展開調查,并采集核電站附近的海水樣本,以確認對環境的影響。調查結果將在日后公布。

圖源:央視財經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一年,該核電站也曾發生過類似事件。2024年6月22日,月城核電站4號機組乏燃料儲存池出現泄漏,據央視新聞報道,韓國原子能安全委員會當地時間2024年6月22日通報稱,當天凌晨,位于慶尚北道慶州市的月城核電站(Wolseong Nuclear Power Plant)4號機組乏燃料儲存池出現泄漏,約2.3噸儲存水通過排水口泄漏入海。
乏燃料池通常是指核電站或后處理廠等核設施貯存乏燃料的水池。當時負責運營的水力原子能公司的評估結果顯示,泄漏液體的有效放射劑量約為0.000000555毫西弗,而普通人正常情況下接受的放射劑量限值常被定為每年1毫西弗。
公開資料顯示,韓國自1972年開始建造國內首座核電廠,目前至少有25臺在運核電機組,數量居全球第六。總裝機容量達到2500萬千瓦。
在去年發布的《第二期國家能源基本計劃案(2013至2035年)》中,韓國政府計劃到2035年將核電在國內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提高至29%。核電站數量屆時最多達到44座,這意味著今后22年間,幾乎每年要建1座核電站。
來源:生態中國網綜合央視財經、界面新聞、每日經濟新聞;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本圖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