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5世界年|非遺春節⑤:貼年畫,文化裝飾的視覺瑰寶
年畫是中國春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鮮艷的色彩、吉祥的寓意和生動的畫面,為節日增添了濃厚的喜慶氛圍。作為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凝聚著民間藝人的智慧與才能。年畫不僅寄托著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愿望,也記錄了中國社會與文化的歷史變遷。

2025月1月28日,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青巖鎮龍井村,村民正在貼年紅,迎新春,年味十足。

2025年1月30日,小朋友在江蘇南通如皋市“博物館里過大年”活動上體驗春節木版年畫。

2025年1月12日,湖北省襄陽市,古城臨漢門、震華門張貼巨幅年畫,門神秦瓊、尉遲恭、關云長、郁壘等現身。

2025年1月21日,河南開封,朱仙鎮的街頭的年畫。
從門神畫到春節年畫
年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代的“門神畫”,最初是為了驅邪避災而貼在大門上的神靈圖像。相傳,門神最早是兩位傳說中的神祇——神荼和郁壘,他們負責守衛冥界入口,捕捉惡鬼。漢代以來,門神形象逐漸固定,并開始在春節期間張貼,以祈求平安和幸福。“年畫”一詞最早見于清代寶坻人李光庭所著《鄉言解頤》,其中“貼年畫”被列為“新年十事”之一。當時的情景,在同為清朝人的富察敦崇所撰《燕京歲時記》中可見一斑:“每至臘月,繁盛之區,支搭席棚,售賣畫片。婦女兒童爭購之。亦所以點綴年華也。”后來鄭振鐸先生也認為年畫“是在新年的時候粘貼于門上、室內墻壁上作為裝飾品之用”,其目的是使家庭里“現出無限的生氣與喜悅”。

宋·李嵩(傳)《歲朝圖》。
唐宋時期,隨著木版印刷技術的發展,年畫的題材從單一的門神擴展到多樣化的內容,如民間故事、戲曲人物、吉祥圖案等。明清時期是年畫的繁盛時期,全國各地涌現出許多年畫制作中心,如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河南朱仙鎮、江蘇桃花塢等,每個地方的年畫風格各具特色,展現了濃郁的地方文化。

麒麟送子 1949年后/門畫/版印筆繪/各縱54.9厘米·橫33.1厘米/江蘇南

神荼、郁壘 清代版/門神/墨線/各縱34厘米·橫25厘米/玉記/臺灣彰化
地方特色的年畫
1. 天津楊柳青年畫
楊柳青年畫以細膩的工筆畫風和鮮艷的色彩著稱。其內容多為傳統吉祥圖案,如“連年有余”“富貴滿堂”,以及神話和戲曲人物。楊柳青年畫特別注重細節,融合了中國畫的工筆技法,被稱為“年畫中的精品”。

《麒麟送子》:描繪麒麟抱著一個孩子,象征多子多福。

2025年1月22日,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西游記系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2. 江蘇桃花塢年畫
桃花塢年畫以其粗獷而奔放的風格而聞名,色彩鮮艷、筆法簡練,展現了江南水鄉的民間藝術特色。其題材多為市井生活和戲曲故事,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歲朝圖(清,桃花塢年畫,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藏)
3. 河南朱仙鎮年畫
朱仙鎮年畫是中國四大年畫之一,以木版印刷為主,線條粗獷,色彩對比強烈。其代表性題材為門神、財神、福祿壽等,表現了濃郁的中原文化氣息。

朱仙鎮木版年畫《鞭锏門神》
年畫與春節
春節期間,年畫是家家戶戶不可或缺的節日裝飾,充滿了歡慶與祈福的意義。最經典的門神形象是秦瓊與尉遲恭,這兩位唐代將軍象征勇武與忠誠,寄托了人們對安寧生活的向往。此外,“福”字年畫也是春節的重要裝飾,人們常將“福”字倒貼在門上,寓意“福到了”。年畫與剪紙藝術的結合更為節日增添了藝術氛圍。窗花、燈籠上的年畫圖案,烘托出紅紅火火的節慶場景,表達了辭舊迎新、追求幸福生活的樸素愿望。

秦瓊、尉遲恭 清代版/門神/木版套印/各縱41.5厘米·橫28.5厘米/福建漳州

2024年12月16日,在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楊家埠恒興義畫店,年畫藝人正在印制蛇年木版年畫。

2025年1月16日,在江蘇省鎮江市潤商小學,學生們一起展示拓印的木版年畫。
在現代社會,年畫不僅僅停留在傳統用途,還在傳承中不斷創新。楊柳青年畫被應用于服裝設計、數碼藝術與電影海報中,為傳統藝術注入新活力。各地年畫博物館和年畫村開設DIY體驗活動,游客可以親自嘗試木版印刷,感受年畫的制作過程。另外,通過線上展覽和數字化保護,傳統年畫走出鄉村,進入全球視野,吸引了更多年輕人關注。

2025年1月31日,長沙,圓點美術館展出的《開門見喜》非遺年畫展,匯集來自湖南灘頭、天津楊柳青和四川綿竹等地的年畫作品。

山東博物館“沿著運河看年畫”展

2025年1月12日,湖北襄陽襄城區,市民在六〇三文創園圖?美術館參觀年畫展。

2025年1月8日,浙江省湖州市,社區居民在體驗拓印年畫。
作為中國春節文化的重要象征,年畫不僅承載了深厚的鄉土情懷與民族精神,也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創造力與生命力。通過不斷創新與傳播,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必將煥發新的光彩,為世界講述中國的年俗故事,延續那抹春節的絢麗色彩。
圖文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視覺中國

海報設計 郁斐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