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機廠商開卷揚聲器!音樂手機要復興卻不容易:需求依然小眾
“音樂讓我說”這句Slogan在功能機時代曾點燃無數年輕人對音樂手機的向往。那個時候,諾基亞的5320以MP3播放和立體聲揚聲器為賣點風靡全球;索尼愛立信的Walkman系列憑借出色的音質和創新的外放設計,成為年輕消費者的潮流符號。而音樂手機這一品類,也一度成為手機廠商競相追逐的“王牌賽道”。

(圖源:Nokia)
然而,隨著智能手機時代的到來,這類以“音樂”為核心的手機逐漸淡出了主流視野。更大的屏幕、更高的性能,以及TWS耳機的普及,似乎讓手機的揚聲器被擠到了硬件堆疊的邊緣。音樂手機,這個承載了一代人青春記憶的品類,仿佛停留在記憶深處。
但在2024年,以榮耀、vivo為首的廠商,在各自的旗艦Magic系列和中端耐用手機代表Y系列上均帶來了主打外放的機型。不僅在硬件規格上要超越此前的音樂手機,甚至音效、音質部分也有了質的提升。
超規格揚聲器設計和獨特的外放體驗,讓消費者再次將目光放在手機外放上,也讓“音樂手機”這個品類重新回到市場焦點。但時隔多年重新回歸的音樂手機,還有意義嗎?
手機開卷“外放”,音樂手機復興了?
在MWC2024展會上,努比亞面向海外市場展出了一臺名為“Nubia Music”的新款智能手機,在這款手機的背部設計了一塊碩大的揚聲器開孔區域,結合多彩唱片盤的花紋,音樂手機的氛圍瞬間拉滿。

(圖源:努比亞)
當然,音樂手機其實也不是今年冒出來的新品類。早在2013年,vivo Xplay3S就以Hi-Fi音頻方案風靡一時,其ES9018 DAC芯片和OPA2604運放芯片,被不少發燒友視為“便攜音樂播放器”的最佳替代品。而到了2021年,小米也曾在其小米10 Pro上配備了相當豪華的通過Harman Kardon調校的雙1216超線性揚聲器,時至今日還被不少音樂愛好者認為這是最適合“平替”小音箱的手機。

(圖源:小米)
而在功能手機與智能手機過渡階段,注重外放就是相當稀松平常的事情了。比如,HTC BoomSound技術搭載于HTC One系列上,通過前置雙揚聲器設計,實現了當時最優秀的外放效果;Moto X系列則通過特殊的音腔調校,將外放音質作為差異化賣點。
但在2018年后,手機廠商幾乎都不約而同放棄了Hi-Fi、立體聲音效等宣傳點,因蘋果在2016年發布的iPhone 7首次取消了3.5mm耳機,并發布了首款TWS耳機AirPods,歷經一年多時間,蘋果用銷量證明了真無線耳機時代的到來。因此,“外放”在更加新潮的TWS耳機時代,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2024年,榮耀Magic7 Pro首次采用斜置式設計,在手機內部塞入了兩顆歌爾聲學的1216揚聲器,結合0.8mm振幅和8cc音腔,不僅保證了纖薄機身,還提供了低音炮級的外放體驗。時隔一個月,vivo Y300通過瑞聲科技的2613D揚聲器和三向揚聲器系統,將單體體積擴大至1222立方毫米,并提供最高600%的超大音量與HiRes Audio金標認證。

(圖源:榮耀)
有趣的是,與多年前被拋棄的Hi-Fi音頻方案相比,今年突然“殺”回來的音樂手機們并沒有單純將超豪華規格的發聲單元只用在音樂服務上,比如vivo,它利用超大音量的特點,打造了「SOS蜂鳴報警」功能,在緊急時刻能用600%的音量發出警報聲,引起周圍路人的注意。此外,榮耀的環繞低音炮也更注重多媒體服務場景,像是電影、短視頻等,環繞聲效更具臨場感。
從單純的“聽歌”到注重低頻震撼、立體聲覆蓋和多媒體表現,2024年的新一代音樂手機們推動了揚聲器技術從附屬功能邁向核心體驗的轉變。但音樂手機會成為下一個市場風向嗎?小雷認為,這或許有點難。
為何外放成了手機長期的短板?
在過去幾年時間里,手機廠商幾乎都減少了對高規格發聲單元的關注,除了紅魔、ROG等主打電競的機型之外,多數旗艦手機僅配備時下標準規格的揚聲器,滿足最基本的影音、提醒需求。
這也并不是手機廠商們不努力,而是市場風向變化實在太快。
隨著智能手機功能的多樣化發展,內部空間的爭奪愈加激烈。影像系統是空間占用的大戶之一,從傳統的單攝到如今的多攝設計,甚至搭載潛望式長焦模組,攝像頭不僅體積龐大,還需要為光學穩定器、傳感器和熱管理模塊預留空間。例如,vivo X100 Ultra上首發的HP9兩億像素潛望長焦,配合1英寸大底主攝,光是這兩顆鏡頭已經占據了機身上半空間,假如要在這部分預留位置塞入高規格發聲單元,那么只能進一步增加手機尺寸。
同樣地,除了影像之外,隨著性能的不斷上漲,多數手機在設計初期就會優先考慮散熱系統的設計,還要均衡手機的續航而增加電池容量,以提供更舒適的使用體驗。一來二去,手機的內部空間基本已經被壓榨到極限。

(圖源:vivo)
影像、性能、續航,絕對是時下智能手機的黃金三角,優先保障這三部分的體驗才是消費者最重視的。因此,即便是旗艦手機,最多也只是給到0812或1112這類比較均衡規格的發聲單元。
另一方面,TWS耳機崛起,使多數消費者對手機揚聲器的要求降低,多數用戶表示只需要“聽得見鈴聲、鬧鐘即可”。的確,IDC數據顯示,全球TWS耳機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36.5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120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0%。在中國市場,TWS耳機從小眾科技產品逐漸變成大眾化消費品,2023年的市場規模預計達11億美元,較五年前增長了五倍以上。
時下也有不少手機型號在首發期間會獲贈一副TWS耳機,即便它們的音質水平表現平平,但也能滿足日常的使用需求。
廠商卷外放不等于音樂手機會爆發
手機揚聲器真的就沒有加強的必要嗎?從內容的升級和用戶的場景來看,有必要。
一方面,目前手游的質量在提高,音樂、音效制作也在進步。例如,《原神》和《崩壞:星穹鐵道》等熱門游戲,在音樂制作上投入了巨大資源。米哈游為《原神》邀請了上海交響樂團錄制完整的游戲配樂,而《星穹鐵道》的音樂團隊更是集合了國內外頂級作曲家,聯手打造的每一段場景音樂都能完美契合游戲劇情。
這些高投入的音樂、音效制作,讓不少玩家都更愿意使用高規格的揚聲器配合游玩。
另一方面,線上電影和視頻觀看的需求同樣推動了外放音質的回歸。高質量的外放不僅能為獨自觀影提供更清晰的聲音細節,在多人共享場景,如家庭影院或戶外露營時,更是不可或缺的功能。

(圖源:vivo)
但說到底,這些需求與影像、性能和續航相比,只能算小眾賽道。今年主推外放的三款機型里,vivo、努比亞均是中低端機型,它們的影像模組和散熱結構本身不占很大空間,因此才能留足給發聲單元的位置;榮耀Magic7 Pro沒有選擇1英寸傳感器,且使用了斜置式設計,這才騰出了一些內部空間。假設手機廠商要降影像、性能或續航來提供更好的外放效果,消費者大概率是不會買單的。
從市場反饋來看,vivo、榮耀、努比亞等配備高規格發聲單元的機型并沒有因此取得更好的反響。以vivo Y300為例,據微博RD觀測發布的數據,2024W52激活量僅排名17,遠不及上一代配備LCD屏幕的vivo Y200。
不難看出,音樂手機能否從細分市場走向主流,還面臨兩大挑戰:
一是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盡管外放在手游和影音娛樂中有一定地位,但TWS耳機的便攜性和潮流屬性仍占據主流市場;二是產品體驗的差異化,手機廠商需要明確“音樂手機”在多場景中的核心價值,而不是僅憑一項功能去吸引注意力。
那么“音樂手機”這個品類會不會成為新的潮流呢?小雷認為,手機市場必然會掀起關于音樂的新一輪內卷,但應該不會將這一部分作為最核心的賣點,畢竟它的吸引力遠不如一顆優秀的長焦、一顆性能強悍的處理器來得大。
25年1月7日,CES(國際消費電子展) 2025 已盛大開幕,這是史上人氣最高的一屆CES,也是科技世界從移動到AI的分水嶺。雷科技報道團正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現場,對CES展開緊鑼密鼓的現場報道。歡迎關注/搜索雷科技,獲取來自一線的一手內容,涵蓋新品報道、產業觀察、技術解析、產品體驗和高端專訪。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