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伊琍委員談《繁花》《愛情神話》等,建言文化產業發展
“在中國波瀾壯闊的現代化進程中,我們的文藝創作是始終肩負著記錄時代和傳承精神的重大使命的。我在《愛情神話》《繁花》和《我的阿勒泰》三部作品中飾演的三位女性角色能夠引發較為廣泛的關注,也是因為她們反映了老百姓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美好向往。”在1月9日上午的政協徐匯區第十五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大會發言現場,徐匯區政協委員、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員俱樂部國家一級演員馬伊琍以她的親身體會為切入口,提出了她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建議。

“上海徐匯”微信公眾號 圖
馬伊琍回憶起《繁花》登上熒幕時,觀眾們通過王家衛導演的鏡頭看到了玲子——一個代表上海女性閃亮特質的角色。她指出,玲子身上那些能屈能伸、知足常樂、講義氣的特質,讓觀眾倍感親切。而在《我的阿勒泰》中,張鳳俠則以其灑脫和通透的個性,成為觀眾心中另一個深受喜愛的角色。馬伊琍感慨,這些角色的成功,不僅在于故事的時代背景,更在于其反映了真實的人生。而回到日常生活,馬伊琍也有著她對于徐匯的一份獨特情懷,看一場話劇,或是在夜深時靜靜體悟自身。這種生活方式讓她與城市的脈搏保持同步,也讓她更深刻地理解到文藝作品中“人”的重要性。
作為演員,馬伊琍多次在熒幕上塑造了鮮活的女性形象;作為政協委員,她則關注著文藝創作如何反映時代精神,為徐匯的文化傳承建言獻策。“文藝作品不僅要緊扣大時代,也要映照小幸福。”馬伊琍建議現代文藝創作應關注當前社會熱點問題,徐家匯、漕河涇、西岸濱江的崛起,是大時代背景下拼搏精神和創新力量的生動詮釋,為文藝作品提供了豐富而深刻的素材源泉,文藝作品在記錄這些現實時,也能夠傳承下寶貴的精神財富。
馬伊琍還特別提到了徐匯區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認為這是徐匯打造文化名片的重要基礎。馬伊琍常在徐匯的大街小巷中感受歷史的沉淀。她回憶,每次走到有歷史的大樓前,她都會駐足仔細閱讀關于大樓歷史的銘牌,甚至用手機查閱更多的背景資料。“這些建筑仿佛有了生命力。”她說,徐匯的每一棟歷史建筑都承載著人們的故事和情感,徐匯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就可以成為其文化發展的優勢。
文化產業的發展不是一座孤島,《愛情神話》帶火了徐匯的衡復風貌區,《繁花》讓黃河路出圈,而《我的阿勒泰》也讓新疆的大好美景走入人們的心中,這些都說明文藝作品需要具有代表性的場景來承載故事,使得不同地區的特色深入人心。“強強聯手培育品牌,打出徐匯的名片。”談及文化產業的未來發展,馬伊琍認為徐匯仍大有可為。通過打造徐匯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動與坐落在徐匯的市級院團深入聯動,舉辦具有徐匯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動,徐匯可以匯聚藝術展覽中心、劇院、創意市集等多種文化業態,為市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消費體驗。
“文藝作品是整個社會的棱鏡,既折射出大時代的恢宏氣象,也映照著尋常小人物的溫潤光影。”馬伊琍說道。她認為文藝作品映射的是時代的痕跡,以人文情懷把珍貴的精神財富傳遞給后代,讓后人通過文藝作品窺見先輩的身影,續寫新時代華章。
(原標題為《代表委員說|馬伊琍委員:發揚徐匯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名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