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家CPU新貴,Arm正考慮收購

本文由半導體產業縱橫(ID:ICVIEWS)綜合
Ampere交易將為半導體交易熱潮添一把火。
據知情人士透露,軟銀集團公司及其控股公司Arm Holdings Plc正在探索收購Ampere Computing LLC的交易。
知情人士表示,甲骨文公司支持的半導體設計公司Ampere在探索 Arm 的戰略選擇時引起了它的收購興趣。由于討論是私下的,這些知情人士不愿透露姓名。
知情人士警告稱,談判仍有可能破裂。Ampere 也有可能最終被其他收購者收購。
據報道, Ampere設計使用 Arm 技術的半導體,日本軟銀計劃在 2021 年對其進行少數股權投資,其估值為 80 億美元。目前尚不清楚軟銀、Arm 和 Ampere 目前正在討論的估值是多少。
Arm 和 Ampere 的代表拒絕置評。軟銀和甲骨文的發言人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據9月報道, Ampere 一直在與一位財務顧問合作,以幫助吸引收購意向。這家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的公司有意與業內一家大型企業達成交易,這表明該公司認為首次公開募股之路并不輕松。
收購 Ampere 的交易將加入一波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支出熱潮的芯片公司浪潮。Ampere的早期支持者還包括凱雷集團 (Carlyle Group Inc.) 。甲骨文去年表示,它擁有這家初創公司 29% 的股份,并可以行使未來的投資選擇權,從而控制這家芯片制造商。
盡管 Ampere 有望從持續的 AI 熱潮中獲益,但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幾家大型科技公司爭相開發與 Ampere 相同的芯片。隨著數據中心行業為迎接 AI 時代而進行重組,人們對關鍵部件的控制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與規模更大的競爭對手英特爾和AMD一樣,Ampere 也不得不應對支出從中央處理器 (CPU) 轉向 Nvidia加速器芯片的轉變。
CPU新貴
Ampere是一家美國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由前英特爾總裁蕾妮·詹姆斯 (Renee James)于 2017年創立,值得一提的是,Ampere的高層中有很多前英特爾員工。
Ampere的發展一直令人非??春?,因為它是基于ARM架構,有打破x86架構CPU壟斷的希望。Ampere于2021年開始向Oracle供應芯片。據Ampere稱,現在Oracle 95% 的服務都在Ampere基礎設施上運行。
Ampere 使用 Arm 的技術為數據中心機器制造處理器。Arm 正逐漸從基礎標準和基本藍圖的授權者轉變為更全面的芯片制造商。Ampere 的工程師中許多人曾為英特爾之前業界領先的服務器芯片部門工作,他們的加入可能會為首席執行官 Rene Haas 進軍該市場增添專業知識和動力。
Ampere于 2023 年推出了專為云計算提供商定制設計的芯片系列AmpereOne,它擁有192個核心(相比之下,英特爾的CPU只有十幾個核),目前,AmpereOne現已上市,256核的AmpereOne MX將于明年上市。
定制芯片為Ampere開辟了一個新的市場,摩根大通分析師估計,為大型云提供商打造定制芯片的市場價值可能高達300億美元,并且每年的潛在增長率為20%。
Ampere也收獲了Uber這個重要客戶。Uber擁有龐大而獨特的計算需求,Uber司機和快遞員每天完成超過 3000 萬次行程,其計算基礎設施必須能夠每秒進行大量的路線優化和其他預測。此前Uber自己部署這些基礎設施,但在2022年Uber決定不再運營自己的數據中心,開始使用配備AmpereOne的甲骨文服務器。
曾考慮上市
Ampere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前英特爾高管Renee James曾考慮讓 Ampere 上市。該公司于 2022 年 4 月表示,已秘密申請在美國上市,當時芯片需求正在激增。
出售 Ampere 將繼續推動半導體交易。根據數據,去年涉及芯片公司的全球交易增長了一倍多,達到 310 多億美元。
預計2025年Arm PC出貨量份額僅為13%
ABI Research 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2025 年基于 Arm 架構的 PC 出貨量預計僅占全球 PC 總出貨量的 13%。這一預測無疑給高通及其投資者潑了一盆冷水。
ABI Research 認為,Arm PC 在未來一年進一步滲透市場的潛力有限。報告指出,2025 年是 Arm PC 平臺的關鍵一年,但目前的形勢并不樂觀。除了 AMD 和英特爾的技術競爭外,Arm 陣營內部的許可和專利費用糾紛也對其發展造成了阻礙。此外,x86 架構在軟件生態上的優勢短期內難以被撼動。
除了 Arm PC 的前景,ABI Research 的報告還涉及其他科技趨勢。分析師預測,到 2025 年,AI PC 將成為市場主流。隨著本地 AI 技術逐漸從高端市場向普及化發展,AI PC 的吸引力有望進一步增強。
*聲明:本文系原作者創作。文章內容系其個人觀點,我方轉載僅為分享與討論,不代表我方贊成或認同,如有異議,請聯系后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