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謝磊明誕辰140周年紀念展:一位既隱又顯的篆刻家
1月7日下午,“平生金石結良朋——紀念謝磊明先生誕辰一百四十周年特展”在溫州衍園美術館墨池分館開幕,共展出140件(組)作品,包括書法、信札、刻石、印拓、收藏等,以此來緬懷金石篆刻家謝磊明為溫州印壇做出的重要貢獻。

謝磊明(1884—1963年),溫州人,西泠印社早期社員,浙江省文史館館員,是溫州印壇承上啟下的重要人物,也是近現代溫州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他所藏印譜中,以明代著名篆刻家和收藏家顧從德編輯的《集古印譜》六卷最為珍貴,屬國內孤本,深為學界所慕。他以繼承和弘揚印學為己任,對20世紀篆刻史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輯有《春草廬印集》、《謝磊明印存》等。又與梅冷生等人共同編印《甌雅》一書。

書毛澤東《沁園春 · 雪》 鏡片 108 × 31.5cm 水墨紙本 謝之鼎藏

民族英雄 威震西域 班超 1.7×1.7×7.8cm 1961 年 謝之鼎藏

民族英雄 威震西域 班超 1.7×1.7×7.8cm 1961 年 謝之鼎藏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展出謝磊明書法35件,信札1件,刻石38件,印拓52件,鑒藏6件,文獻和照片8件,多件作品為首次亮相。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衍園美術館館長沈國林介紹,十多年前,他收到一批謝磊明先生“手寫七家印跋”的作品,從而進行了挖掘和梳理。2019年,衍園美術館舉辦了“金石有聲”——紀念謝磊明先生誕辰135周年書法篆刻展,在全國書法篆刻界產生良好的反響,引起了篆刻史專家的重視。2023年4月,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院館長杜鵬飛先生率領策展團隊到衍園交流并借展,同年11月1日,“鐵筆丹華——謝磊明 方介堪 徐無聞篆刻藝術展”于清華藝博館開幕,因為觀眾的喜愛,展覽延展了3個月。同年的11月份,由西泠印社主辦的《西泠藝叢》發表謝磊明藝術創作研究專題,刊發5篇學術論文及相關圖片。于是,這位曾經被人們遺忘的20世紀篆刻大家又重新走進人們的視野。

展覽現場
“隨著我們梳理和挖掘的深入,我們有了許多新發現,不少手稿摹本、篆刻邊款是第一次亮相,它們都能代表謝老在邊款、篆刻及書法上的藝術高度及治學水準。此次特展展現了謝老在近現代篆刻藝術界的重要歷史地位。”沈國林說。

毛主席沁園春 封門凍石 12 × 13cm 1961 年 謝之鼎藏
在論及謝磊明先生篆刻成就時,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書法系主任、教授張索表示,“謝磊明篆刻宗法浙派,同時受鄧石如、吳讓之、徐三庚等影響,面目多樣、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邊款,技藝超群,精妙入神。”“謝磊明先生以鐵筆刻石如于紙上寫字般游刃有余,無論真草隸篆,都能駕輕就熟。”
張索認為,謝磊明作為一個既隱又顯的篆刻家,其成就還遠遠未被世人認識發掘,希望通過這次衍園美術館舉辦的大展,人們能夠對謝磊明先生的邊款成就、金石鑒藏和印學研究有一個新的認識。

唐詩組印

唐詩組印
謝磊明長房長孫謝之鼎先生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今年是我爺爺謝磊明誕辰140周年,家鄉特地在我爺爺居住地墨池坊,為他舉辦展覽,來緬懷他在溫州印壇所做的貢獻,讓我十分激動。我堅信,此次展覽對推動中國印學在當代的傳承和發展會起到一定的影響力,對溫州文化建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本次展覽由溫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鹿城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溫州美術館、鹿城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服務中心、鹿城區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鹿城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鹿城區文旅傳媒集團等承辦。展期持續至2025年4月15日。
(本文圖文資料由衍園美術館提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