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讀個博士有多難?一半以上的博士遭遇延期畢業
每經記者:張虹蕾 張玉路 每經編輯:梁秋月
今年春節期間,被稱為影視界“學霸”的電視明星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持續引發網友熱議。翟天臨被爆出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期間,發表的一篇學術性質文章有疑似抄襲行為。為此,北京電影學院和北京大學已紛紛就此事件成立調查組,主流媒體相繼就此事展開報道。
“易進難出”,這是博士圈對申請博士學位順利畢業的評價。而這位讀博期間演藝事業風風火火的“明星學霸”卻能一路順風成功獲取學位引發大眾質疑。隨著影響力的擴大,該起事件也也激起大眾再次審視“學術造假”及教育公平等問題。

而根據北電官網2013年發布《2013年北電學位授予工作細則》,細則中要求“博士生在學位論文答辯前,應公開發表至少2篇(其中1篇在國內核心刊物)由本人入學后獨立撰寫的學術論文。未達到要求者,一般不批準答辯。
北電官網2018年3月發布《北京電影學院學位授予細則》中博士學位申請條件要求“在校期間個人獨立或與指導教師聯合(本人擔任第一或第二作者)在國內外公開出版的學術期刊上正式公開發表與本學科相關的至少2篇學術論文,其中應至少有1篇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
翟天臨發表文章:
《廣電時評》2018年第8期中發表的論文《談電視劇〈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創作》
《綜藝報》2018年5月發表的論文《演員翟天臨講述如何用“下意識”讓表演更生動鮮活》
質疑點:
1.《廣電時評》、《綜藝報》均非國家認可的學術期刊,更談不上國家核心刊物。
2.《廣電時評》發表論文《談電視劇〈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創作》在知網檢測后,結果顯示文字復制比率達39.4%,涉嫌抄襲。
3.翟天臨博士學歷為“非定向(全日制)”博士學歷,要求脫產全日制學習,然而在翟天臨讀博期間卻頻繁演戲、代言、參加活動。
自2014年入學到2018年畢業,讀博期間翟天臨至少主演了11部戲、參演了7部戲,參加錄制了17個綜藝,并有24個代言。







《中國教育統計年鑒》近年來的研究數據也顯示,博士延期畢業率高于56%,也就是一半以上的博士都不能正常畢業。

近年研究生和博士延期畢業原因:
1規定學分沒修夠
2畢業論文未按時完成或通過考核
3規定數額的論文發表未完成
4其他個人原因
隨著主流媒體的跟進和兩所高校的強勢回應,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所帶來的“蝴蝶效應”,已經在學術界掀起波瀾,尤其是學術造假亂象問題引發眾人思考。
學術造假是指剽竊、抄襲、占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偽造、修改研究數據等的學術腐敗行為。學術造假首先是一種違背學術道德和科學精神的表現,是學術領域中學風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產物。
學術造假群體及個人原因:
高校學者:評定職稱、科研任務
碩士研究生:畢業要求、學位晉升
科研人員:科研任務、項目經費壓力
博士生:畢業壓力、經費影響
專業技術人員:行業地位、項目壓力
學術造假客觀原因:
- 學者論文發表困境
供需矛盾:以2009年統計為例,期刊數 9468種,可發表論文248萬篇,當年大約1180萬多人有發表論文需求。
- 學者論文發表價格
據統計,國內80%左右的學術期刊,都是要求作者付費發表。據媒體采訪統計,學者、學生向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單次支付的費用從數百元到千元以上不等。

據媒體報道,早在2009年,武漢大學的一個調查研究顯示,中國的論文代寫市場就達到了10億以上的規模。
2018年,一篇碩士畢業論文的要價平均在300元/1000字符,按照一篇普通碩士畢業論文3萬字起算,代寫一篇論文的價格在8000~10000元不等。而本科畢業論文的要價平均也在200元/1000字符左右。
早在2015年,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隨機抽取318名大學生,就“論文代寫”進行調查。結果顯示,31.13%的大學生考慮過找人代寫,73.9%的大學生身邊出現過論文代寫現象。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我國相繼出現15起論文抄襲事件,其中不乏清華等知名高校。例如:
1:2018年1月8日,河北大學一助教2012年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涉嫌抄襲河北大學圖書館一工作人員與河北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一老師2011年合作發表的學術論文。
2:2018年1月23日,北京外國語大學2012屆博士畢業生、現供職于湖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楊佑文在讀博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安徽大學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
3:2018年4月4日,東北大學機械工程專業08屆碩士生孫勇的畢業論文抄襲06屆上海交大畢業生的論文。目前,東北大學已經撤銷孫勇的碩士學位。
4:2018年4月15日,中原工學院兩位教授陶曉燕和朱九龍的論文涉嫌雜糅、抄襲他人論文,河南省教育廳回應表示會盡開公開處理意見。
針對近年來陸續出現的“學術造假”案件,國家管理部門也已出手。2018年8月10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職稱評審管理規定》,在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上向社會征求意見。《規定》提出職稱評審應以德為先,對學術造假“一票否決”,且納入信用“黑名單”。
而對于此次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事件,也引發了主流媒體的跟進及專家、學者的反思。
比學術不端更令人五味雜陳的,是翟天臨的博士之“易”,和大眾理解中的博士之“難”,形成了鮮明對比。——《南方日報》
金錢能收買權力,但買不到正義;買得來文憑,買不到智商。——俠客島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人設須謹慎,最忌虛浮風。——《人民日報評論》
明星‘上而不學’或者’學而無所得’,如果依然能獲得文憑,這對經過勤奮求學才獲得文憑的大學生來說,顯然是一種教育結果的不公平。——上海師范大學教授沈建華
(相關數據及資料來源:翟天臨本人采訪及微博、北京電影學院官網、天眼查、教育部、國家統計年鑒、社科院法治藍皮書、核心論文網、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豆瓣網)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