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丨嚴禁打北大清華旗號收客,避免研學游跑偏
寒假臨近,研學游又將火熱起來。近日,北京市文旅局發布《北京市旅行社組織或承辦未成年人研學旅游服務規范(3.0版)》(以下簡稱《規范》),其中明確,嚴禁旅行社打著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名校的旗號收客,應從有關高校為中小學校提供的正規團隊渠道辦理預約申請。
毋庸諱言,如今北大、清華等知名高校,越來越成為研學游追捧的對象。尤其一到寒暑假,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家長和孩子,都希望進入這些國內頂級大學參觀。這種心情并不難理解。一些旅行社瞄準了這種需求,開始把大學游當作一個重點產品進行“開發”,催生了相當多的問題。
早在2023年,就有媒體曝出“清北”校園游亂象。有的旅行社聲稱校園游,結果根本沒有預約,家長、孩子無法進入校園,大呼上當;有的和校內人員、校友勾結,通過拆分人員的方式進入校園;出現黃牛,通過種種渠道獲得“訪客權限”,并在網上兜售等等。
2023年7月,北京大學發布整治研學團違規預約入校的通報,稱校外研學團隊和校友勾結牟利,將游客違規帶入校園,關閉相關46名校友的預約系統使用權限;2024年12月,清華大學也通報,一名學生因多次違規為校外人員報備入校牟利,被給予處分。這些案例只是市場亂象的縮影。
因此,此次《規范》的出臺,也是為了給市場亂象降溫。嚴禁旅行社動輒打著名校旗號招攬游客,不允許它們通過虛假暗示和學?!坝嘘P聯”而誤導游客,同時也保障正常的校園秩序和師生權益。
近年來,社會對高校“打開大門”多有呼吁,也有人擔憂完全“打開大門”會影響高校教學秩序,不規范的研學游無疑會加大高校開放的阻力。研學游與高校打交道較多,更應該遵守相關規范,通過正規團隊渠道辦理預約申請,方能與高校形成雙向奔赴,既保證一定的研學參觀需求,也避免給高校管理帶來負擔。
除了欺騙游客、擾亂校園管理之外,當前研學游市場還存在著“到此一游”“只旅不學”等問題。不少研學游淪為了浮光掠影的打卡拍照,無法兌現聲稱的“深度體驗”“感受氛圍”“增長見識”等宣傳口號,這些荒腔走板、名不副實的現象也成為投訴重點。
對此《規范》提出了明確的指引,比如要求旅行社對研學旅游產品進行宣傳推廣時,必須真實、清晰、準確明示研學旅游課程內容、師資情況,以及行程、交通、住宿、餐飲、是否進入學校參觀和體驗等關鍵核心內容,嚴禁用夸大、模糊、偷換概念、語焉不詳等方式虛假宣傳攬客組團。
由此也能看出,研學游本身作為旅游的細分賽道,有著正常合理的市場需求。但研學游如何避免變味,學習和旅游如何合理對接、融合,研學游如何體現學習屬性,如何提高質量、保障游客權益,是當前應當關注的行業重點。
無論是相關部門還是消費者,都有對研學游走向更規范化的要求和期待,此次《規范》的出臺,可以視為一次明確行業標準的契機。旅行社應當對標相關要求,不斷改進服務,確保研學游的合規性,通過貨真價實的產品和服務,讓廣大家長和學生真正游有所研、旅有所學。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