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走近西班牙黃金時代的藝術: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將翻新
圣洛倫索德爾埃斯科里亞爾皇家修道院是西班牙文藝復興建筑的杰作之一,也是西班牙黃金時代帝國和文化力量的巨大見證,又稱“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位于西班牙馬德里郊區,由費利佩二世國王于16世紀修建。該建筑名為修道院,實為修道院、宮殿、陵墓、教堂、圖書館、慈善堂、神學院、學校八位一體的龐大建筑群,融合了文藝復興和西班牙建筑風格,并珍藏了歐洲各藝術大師的名作。澎湃藝術獲悉,該建筑近日將進行為期2年的翻新。據悉,改建后,參觀者將得以進入修道院庭院,享受寧靜,并欣賞曾經只供皇室觀賞的藝術珍品。
埃斯科里亞爾皇家修道院位于西班牙馬德里附近的山坡上。它在那巍然屹立了五個世紀之久,現在依舊保留著屬于其自己的寶藏及秘密。在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40年后,費利佩二世的這座集權力、虔誠和恩惠于一身的紀念碑將經歷一次重大的翻新改建。據悉,翻新改建項目為期兩年,由歐盟出資 650 萬歐元,旨在讓游客重新認識這座占地 33,327 平方米的建筑。

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
這一建筑是西班牙黃金時代帝國和文化力量的巨大見證。改建后,參觀者將可以在過去禁止入內的修道院庭院中享受寧靜,欣賞曾經只供皇室觀賞的繪畫珍品。
埃斯科里亞爾位于馬德里西北35英里處,費利佩二世曾夢想在遠離人煙和其他建筑的“沙漠”中建造一座修道院。在兩位天才建筑師的幫助下,費利佩二世花了21年的時間完成了他的夢想。第一位建筑師是胡安·包蒂斯塔·德·托萊多(Juan Bautista de Toledo),他曾在羅馬與米開朗基羅共事過。后一位建筑師是胡安·德·埃雷拉(Juan de Herrera)。

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圖書館中的華麗天花板
西班牙國家遺產機構(Patrimonio Nacional)建筑與環境負責人路易斯·佩雷斯·德·普拉達(Luis Pérez de Prada)說:“這個地方在建立之初遠離其他任何地方;它不是字面上的沙漠,但它是另一種沙漠。這是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壯舉,展示了人類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創造出偉大建筑的能力。”
去年,埃斯科里亞爾接待了超過45萬名游客,該地區也并非是一個不為人知的景點。但佩雷斯·德·普拉達和他的同事意在為人們提供一個全新的觀賞視角。普拉達說,“這是一次重新開放,人們將更深入地了解西班牙最重要的古跡之一在建筑和藝術上的意義。同時,人們也可以了解這個地方蘊含的象征意義。”

參觀者在修道院圖書館
這一翻新項目最直接的變化是入口:參觀者將從國王中庭進入,而不是從側面進入。這是一個氣勢恢宏的庭院,讓人立即感受到建筑群的巨大規模和力量。佩雷斯·德·普拉達說,“現在你可以從國王中庭進入,從而對修道院的建筑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們希望人們在來到這樣一個地方時能夠了解他們所參觀的是什么。這不僅僅是說:‘是的,我已經參觀過了。’因為他們需要了解這一建筑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又是如何被改造的。”

修道院圖書館
修道院中,圖書館不僅滿足了國王對于收集和儲藏書籍的需求,也滿足了國王人文主義的基本理想。館內主廳設有七扇朝向國王庭院的窗戶,五扇朝向羅馬浴場的窗戶,館內還有由佩萊格里諾·蒂巴爾迪于1586年至1592年間創作的壁畫,以及充滿典故的圣像畫。在棕色大理石桌子上,展示了大量的地球儀和天體儀、地圖、星盤等。盡管曾多次遭到毀壞,最嚴重的一次是1671年的大火,但這里仍保存了40多萬份文獻,包括豐富的拉丁文、希臘文、希伯來文和阿拉伯文手稿。

修道院的另一個功能是作為西班牙國王的埋葬之地。
修道院的另一個功能是作為西班牙國王的埋葬之地。兩座萬神殿對應著截然不同的世紀和美學風格:巴洛克風格,源自17世紀,以及折衷主義,源自19世紀。
從建筑角度來看,福音傳教士庭院是該建筑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未來,參觀者將能夠在福音庭院中漫步,這也是過去不曾有的體驗。這里是一個由噴泉和雕像組成的寧靜花園,花園中心的圓頂與大教堂的大圓頂遙相呼應。該庭院由胡安·包蒂斯塔·德·托萊多設計,經埃雷拉修改。花園被設計成一個典型的十字形回廊庭院,其中心是一座多立克式建筑,它暗示著恩典和精神生活的源泉,以及伊甸園和四條河流,滋潤世界各地。主回廊裝飾著五十四幅壁畫,描繪了救贖的歷史,從圣母誕生到最后的審判。

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的福音中庭

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的福音中庭
翻修項目的其他重要元素還體現在曾經休眠的繪畫陳列室和建筑陳列室,耗資240萬歐元。兩個展廳將重新開放,并煥發新的活力。七年前關閉的繪畫展廳將被布置成九個房間,以展示和探索四位西班牙君主:費利佩二世、費利佩四世、查理二世和伊莎貝爾二世的藝術品味,以及他們的藝術委托和收購情況。在99幅意大利、西班牙、佛蘭德斯、法國和德國的繪畫作品中,包含了提香(Titian)、埃爾·格列柯(El Greco)、委拉斯開茲(Velázquez)、丁托列托(Tintoretto)、蘇爾巴蘭(Zurbarán)和胡安·費爾南德斯·德·納瓦雷特(Juan Fernández de Navarrete)的作品。據悉,其中有許多作品是過去曾未公開展出過的。

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的彩繪天花板
這其中,近一半的展廳將展示費利佩二世的藝術收藏,以體現他的文化影響力。西班牙國家遺產機構(Patrimonio Nacional )繪畫館館長卡門·加西亞·弗里亞斯(Carmen García Frías)說,“費利佩二世是西班牙皇室收藏的奠基人。很少有君主能擁有一座全新的宮殿用以展示他們的裝飾理念,以及展示如此精美的藝術作品。”羅吉爾·凡·德·魏登(Rogier van der Weyden)于 1457年至1464年間為布魯塞爾郊區的教堂繪制了《髑髏地》(Calvary)。15世紀50年代,費利佩二世買下了這幅作品。加西亞·弗里亞斯稱這件作品是“世界繪畫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羅吉爾·凡·德·魏登的《髑髏地》(Calvary)
在繪畫展廳的不遠處是建筑展廳,展示了這所宏偉的建筑在建造時使用的釘子和工具,以及設計和工程學的獨特草圖和模型。
此外,這一建筑修繕項目還包括其他事情,如三分之一的歐盟資金用于更新建筑,包括安裝 LED 照明、安裝電動汽車充電點以及使用太陽能電池板為遺產保護協會的工作室供電,使這一項目更具可持續性。

最初建造修道院時使用的工具
在18個月后,這里的福音派天井路面將被鋪平、照明設備將安裝完畢,繪畫作品也將懸掛完畢、建筑展品擺放整齊后,參觀者可以探索費利佩二世的沙漠之夢了。
佩雷斯·德·普拉達說,修道院的重要性超越了一個人的愿景。“當時最有權勢的君主以自己的名義推動著這一切向前發展。但在這里,你也可以看到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和建筑的演變過程。這是一個重要的飛躍。它還向我們展示了當時的社會和世界:宗教戰爭、反改革。所有這些都在這里得到了反映。”
(本文編譯自《衛報》及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官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