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月資金面展望:受稅期和取現需求擾動,過年前或降準對沖
在平穩跨年后,面臨春節前的取現需求和政府債繼續放量的可能性,市場預計,央行可能在1月降準對沖。
中信證券指出,2025年同2020、2022和2023年類似,除夕日是在1月,流動性同時面臨稅期和春節取現需求疊加,稅期仍有可能階段性表現為利率小幅抬升。同時,2025年可能是政府債融資節奏前置的年份,1月還需警惕政府債供給帶給資金面的沖擊。
國海證券固收團隊預計,2025年1-2月銀行間流動性缺口或尚有13469億元,缺口主要來自財政收支和春節現金因素。
該機構指出,政府債務發行與資金下撥方面,2025年1-2月份政府債務供給規模(國債凈融資+新增地方債)或達8041億元,環比12月份下行2578億元,補充相應規模的流動性;常規財政收支方面,1-2月(合并計算)通常為財政凈收入月份,2020年至2024年同期,公共財政平均凈收入4527億元,假設今年1-2月公共財政凈收入也為該規模,并消耗同等規模的流動性;信貸投放方面,年初銀行信貸投放規模通常較高,出現信貸開門紅,2024年11月需繳準存款增速為5.5%,假設2025年1-2月需繳準存款增速上行至6%,由此帶來3835億元法定存款準備金需求,消耗相應超儲;庫存現金方面,在春節假期前后,存在居民取現需求與節后現金回流,M0傾向環比增加,2020年至2024年,1-2月(合并計算)M0環比上升7094億元,假設2025年同期也消耗相對應的超儲;外匯占款方面,2024年9-11月,外匯占款環比下行264億元、233億元、389億元,近期中美利差倒掛程度加深,或面臨一定資本外流壓力,假設1、2月份外匯占款環比下行,下行幅度為9-11月均值295億元。
多家機構預計,過年前有降準的可能性。
中信證券認為,參考往年春節前后央行的操作模式,不排除過年前降準的可能。即便不降準,考慮到央行目前豐富的流動性管理工具以及“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也有可能通過買斷式逆回購、國債買入等多種工具配合來熨平資金面波動。
“考慮到跨年后資金面缺口相對較大,我們認為2025年1月降準落地可能性較大。若降準0.5%,釋放長期資金1萬億左右,基本可以對沖銀行間資金缺口。”國海證券認為。
浙商證券指出,基于2020年以及2023年春節資金面經驗,1月春節涉及繳稅、政府債發行、春節取現等多重因素影響,往往央行在當月或者前一年12月降準進行對沖;綜合近5年春節前后資金面情況和價格走勢,若非信貸開門紅,則春節前資金價格和分層在10個交易日趨向于先走高后走低,春節后趨向于資金價格回落以及分層走高。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