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起上,觀未來!上海“三大報”聯手“出圈”
2025年1月1日,6:00。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上海這座城市的千家萬戶,上海中心大廈的頂層,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已經開始。
這是一場長達14小時的超長直播,也是上海人熟悉的“三大報”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記者首次開展的三家聯合直播。此刻以及未來,他們將會以一個全新的身份面對數十年如一日熱愛他們的讀者:上觀新聞記者。
1月1日上午10:30,上報大廈43層上觀新聞煥新亮相活動現場,上觀新聞客戶端全新上線的裝置點亮,標志著擁有75年、86年、95年歷史文脈的解放、文匯、新民正式共建、共享、共用“新上觀”。
“一起上,觀未來”,樸素的口號里,是大家在媒體形態和輿論格局深刻變化的當下,一起迎接挑戰,一起擁抱未來的莊嚴宣誓。
聚合爆發更大能量
上海報業集團因變革而生,生于融合,長于創新。集團始終錨定“道正聲遠”的價值追求,積極響應中央、市委號召,緊跟中央關于媒體改革的部署,為改革探路破冰。
2024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要構建適應全媒體生產傳播工作機制和評價體系,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上海報業集團再次策馬揚鞭,于11月11日宣布正式啟動新一輪改革。
其中,解放、文匯、新民“三端合一”是改革關鍵一環。“短短兩個月,三大報全力投入融合改革進程,馬不停蹄地搭建起溝通橋梁,數十個微信工作群、幾十次頭腦風暴會,從總編辦到編輯中臺再到設計、運營、推廣、技術等部門齊心協力,協同作戰,圍繞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要求,以構建強大的媒體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以構建全媒體生產傳播評價體系為標尺,以構建適應市場需求的全媒體經營模式為基石,刀刃向內,自我革命。”上海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李蕓在致辭中表示。
“三端合一”,并不是1+1+1的簡單算術題,而是要通過聚合爆發更大的能量。為了上觀上線后的順利運轉,上觀新聞編輯中心早已準備了許久。上觀新聞編輯中心總監秦紅說,圍繞落實上級指令、對接三報采編、運維上觀首頁等工作,目前已建立起“7*24*365”的編輯鏈閉環。“兩周前,我們與文匯、新民六位小伙伴一起提前聯合辦公。這段時間朝夕相處,互相學習,共同進步,讓我們對探索新流程、新機制底氣更足、信心更強。”
“三端合一”的目標,是實現“頭部媒體平臺核心競爭力的新突破”,而上觀的底氣和信心,恰恰就來源于強大采編力量支撐的內容優勢、資源深度整合后的統籌優勢以及媒體素養過硬的團隊優勢。
就在上觀上線的同一時間,原解放日報品牌欄目“民聲直通車”聯合新民晚報品牌欄目“新民幫儂忙”手拉手啟動了現場直播,把連日來老百姓參與社會治理,相關部門協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真實展現在網友面前。
新民晚報“新民幫儂忙”工作室記者季晟禎說,這也是兩家媒體繼去年“夏令熱線”之后的再度聯合,進入新上觀時代,大家“一起上”的機會就更多了。“這樣的合作更能體現民生報道的速度、力度、溫度,讓老百姓更加受益。”
時政、人文、民生重點發力
全新上線的上觀新聞客戶端全新安排了頻道和頁面布局,融合解放、文匯、新民三報各自特色,共計形成39個頻道、195個欄目。并在首頁首屏重點推薦三報15個特色欄目,讓優質特色內容站上C位。
數據背后,更值得關注的是三大報集中力量打造時政、人文、民生三個各具特色平臺的目標探索。
聚焦時政定位、服務中心工作,成為上海時政報道的“中心節點”、各界解讀上海決策思路的第一選擇,這是解放日報在新上觀的“打法”。
不久前,解放日報開了評論員隊伍建設推進會,專職評論員數量擴容一倍,還將遴選一批兼職青年評論員。一方面成立“觀見工作室”,加強中央和市委精神的第一時間闡釋解讀,另一方面針對網絡熱點、受眾痛點,打造網絡評論矩陣。近期,報社青年記者編輯參與評論的人數已經實現倍增。
文匯將著力建設更有影響力的頭部人文平臺。文匯報政法部主任顧一瓊介紹,下一步,報社繼續做強理論智庫內容的同時,將持續創新文藝評論形式,借由新上觀平臺,實現文藝評論IP的有效轉化,在“影響有影響力的人”的基礎上進一步“出圈”。
目前,文匯報已經“生長”出許多人文類融媒工作室了。比如“文匯文藝評論”“藝見”“匯演”“許蜜桃”等等,在人文領域產生傳播矩陣效應。當天的14小時直播現場,就有“許蜜桃”主理人許旸的身影。在這場與解放日報記者王瀟、新民晚報記者晏秋秋的直播對談中,她感慨:“現在我們真正融合成一家人,一起走上新征程。大家將帶著過往沉淀的光榮與責任,共同擁抱新技術,解鎖新體驗。已經到來的2025年,注定會是忙碌的一年。”
新民晚報也確定了進一步聚焦視頻直播、融合運營、優勢品牌,做強“夏令熱線”“幫儂忙”“夜光杯”等知名品牌,服務城市治理的主攻方向。“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秉持為民發聲、為民分憂、為民辦實事的初心與使命,在新的上觀平臺,讓民生期盼皆有回應,讓每一件小事落地有聲。”季晟禎說。
原標題為《一起上,觀未來!上海“三大報”聯手“出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