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未開收據或發票能否要求結算影片收益款?
【原創】文/汐溟
當事人聯合投資影片,約定確認《收入結算表》后一方應先開具收據或發票,另一方再支付收益款。若雙方對收入結算產生糾紛,無法完成確認。一方未開具收據或發票但要求結算收益款,另一方能否拒絕支付?

約定
甲、乙聯合投資電影,約定按投資比例分配發行收益。關于結算,合同約定影片院線下映后6個月內甲向乙發送《收入結算表》,如有異議,乙應在5日內提出,甲應在5日內作出解釋。就無爭議的部分,甲應向乙支付款項;對有爭議的部分,甲應在爭議解決后5日內支付該部分款項。雙方對《收入結算表》確認后,乙應就其投資額的部分向甲開具等額收據,超出部分提供增值稅發票。甲在收到乙收據或發票后5日內付款。

履行
影片下映后甲向乙發送《收入結算表》,載明乙可分配收益為200萬元,利潤為40萬元。乙對表中部分項目的真實性提出異議,要求甲提供相應的合同以核實《收入結算表》中該項收入的真實性,并提出依據合同約定的分配比例,乙可分配收益為230萬元。甲不予認同,也未向乙披露其需要的資料。雙方產生爭議,無法確認乙可分配數額。乙未向甲開具收據和發票。

爭議
乙訴請甲支付收益款230萬元。甲辯稱依據合同約定,乙應先為其開具收據和發票,在乙未履行前述義務前,甲有權拒付收益款。甲的抗辯主張,是否有法律依據?
評析
本文認為,盡管合同約定乙開具收據和發票的義務在先,甲支付收益款的義務在后,但結合履行情況和法律規定,乙雖未開具收據和發票,甲仍應履行收益款支付義務。

理由如下:
第一,盡管甲、乙對上述義務存在履行先后順序的約定,但甲主張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卻欠缺適用條件。根據《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條的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應當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先后履行的義務應該具有等價性,通常應均為主要義務。開具收據及發票系次要義務,而支付投資收益款是主要義務,二者無等價關系,不符合先履行抗辯權的構成要件。

第二,違約行為有其相應的違約責任。合同約定乙負有為甲開具收據及發票的義務,如乙未開具,構成違約,甲有權追究乙的違約責任。《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對于違約責任,如有約定依據約定處理,如無約定則按法律規定執行。甲、乙只約定乙負有開具收據或發票的義務,并未約定若違反該義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至少未對此約定專項違約責任,若合同對一般違約行為約定違約責任,則甲有權依據該約定追究乙的違約責任;若無約定,甲有權依據法律規定要求乙承擔繼續履行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若依據約定,合同并未約定乙違反前述義務,將承擔無權主張支付收益款的違約責任;而依據法律規定,繼續履行或賠償損失均不包含拒付收益款。因此,即便未主張先履行抗辯權,甲的抗辯也無合同或法律依據。

第三,開具收據或發票以雙方完成對結算收入的確認為前提。合同對義務履行順序的約定為:確認發行收入→開具收據及發票→支付收益款。在雙方未完成對發行收入的確認前,乙開具收據及發票義務的履行條件未成就。

第四,對于結算確認無法完成的結果,甲具有過錯。甲發送《收入結算表》后,乙提出異議并要求甲披露收入相關依據的合同,乙的主張并無不當。作為投資方,乙有權核實收入數據的真實性,若甲在《收入結算表》中列明的收入真實可信,也無抵觸、拒絕披露的必要。甲無正當理由拒絕出具與收入直接相關合同的行為使乙產生合理懷疑。對于結算陷入僵局的結果,甲應承擔過錯責任。

第五,從爭議的最終結果看,甲以乙未開具收據及票據為由拒絕支付收益款,其可以合法使用乙的收益款而無需支付利息,前述爭議使甲獲利。作為糾紛產生的過錯方和受益方,甲應該承擔不利后果。
相關案例:北京市東城區(2022)京0101民初19209號判決書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