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城市年鑒2024|文化消費:注重情緒和興趣

澎湃研究所研究員 趙忞
2025-01-02 09:44
來源:澎湃新聞
? 澎湃研究所 >
字號

2024年,文化消費中兩大趨勢消費增量明顯,分別是傳統的文旅消費和情緒、興趣消費。這兩種消費都是傳統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門類中不包含或難以統計的內容。

文旅方面,一是非傳統旅游城市短暫爆火或翻紅;二是國內外游客同時挖掘新的文旅點位,并互相影響。在情緒/興趣消費賽道,今年最典型的是“二次元”消費和毛絨玩具爆發,各種品牌的“首展”“首秀”接連出圈。

城市如何借助文商體旅展演融合發展的趨勢,為自己的社會零售、休閑娛樂、服務消費等多個方面“引流”?抑或是反向發力,借助自己社會零售、休閑娛樂、服務消費網紅點位的口碑,讓城市的形象IP更復合?

澎湃研究所研究員梳理了2024年重要的文化消費事件(30個事件,16座城市),總結年度文化消費特征,并邀請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副教授朱小川分析現象背后的原因,展望2025年中國文化消費新趨勢。

2024文化消費大事件

文商體旅展演融合發展

? 1月,哈爾濱的冰雪經濟在冬季旅游大受歡迎,本地文旅部門的“聽勸”也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電視劇《繁花》收官,拍攝地上海黃河路成為網紅打卡地。

深圳在春節期間迎來大量香港游客,大年初一到初四入境289萬人次,大漲778%。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了“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提出2024年要創作播出100部“跟著微短劇去旅行”主題優秀微短劇,推動一批實體取景地跟隨微短劇的熱播“出圈”,營造跟著微短劇去全國各地“打卡”的新風尚。

? 2月,文旅部數據中心測算,旅游目的地中,除卻熱門景點,主題樂園也自成亮點。上海迪士尼樂園、廣州長隆樂園、珠海長隆海洋世界、鄭州方特樂園、北京環球影城、常州中華恐龍樂園的客流指數位列第一梯隊。

2月19日,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披露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海昌累計接待游客超75萬次,對比2019年春節增長超130%,且旗下上海海昌奧特曼主題酒店和海洋度假酒店“雙酒店”春節檔全部滿房,連續20天出租率100%。

? 3月,甘肅天水憑麻辣燙火爆出圈,成為新晉“頂流”城市,吸引全國各地網友前去打卡。

河南開封萬歲山武俠城景區的相親節目“王婆說媒”自3月中旬以來爆紅網絡,累計播放量超60億次。

綜藝《我們仨》節目組在延吉拍攝,與延邊大學隔街相望的延吉網紅彈幕墻刷屏網絡。

? 4月,淄博燒烤節在海月龍宮盛大開幕。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赴淄開啟“復烤之旅”,淄博燒烤在一年后的初夏再次火爆。

? 5月,巴黎奧運會霹靂舞、攀巖、滑板和自由式小輪車4個大項6個分項的預賽在上海濱江開展,拉開了全國城市“文旅+體育”融合發展的序幕。

隨著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熱播,新疆阿勒泰成為許多人心中的“詩和遠方”。僅5月13至19日一周,阿勒泰地區接待游客105.02萬人次,同比增長70.07%;實現旅游收入8.13億元,同比增長130.97%。

? 7月,上海博物館“對話世界”文物藝術大展系列第四展“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是全球最大規模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中間還有十場“博物館奇喵夜”活動,觀眾可以帶貓入場,在“寵物友好城市”建設上做出了表率。

? 8月,西安曲江文旅財務報表顯示上半年虧損1.87億元,引發人們對于傳統景點型和主題街區型文旅模式的擔憂。

? 11月,河南鄭州的大學生掀起一股用共享單車夜騎至開封的風潮。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入境游

? 3月,中泰雙方免簽,東南亞入境旅客開始大幅增長,至年底時重慶成為泰國游客最喜歡的打卡城市,“麻辣”一詞也借機“出海”。

? 6月,入境游因單方面免簽國的增加逐漸火爆成為“顯學”,“China Travel”成為海外博主的“流量密碼”。

2024年一季度,外籍人員出入境達到1307.4萬人次,同比上升305.2%,已經恢復到2019年同期數據的92.46%。

? 7月,支付系統不兼容、缺乏英文界面等服務問題逐漸暴露,一些門戶app開始優化英文界面。

國內一線城市一方面面向歐美游客打造更多一日游、半日游短途服務,并在入境口岸推廣,另一方面也邀請KOL深度參與國家形象宣傳。

? 12月,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公告,即日起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將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240小時(10天),同時新增21個口岸為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并進一步擴大停留活動區域;

韓國單方面免簽后開始流行“周末上海游”,在常見歐美入境游景點打卡外,還有南京路的烤羊肉串和迪士尼樂園。 

12月25日,韓國游客金敏炯在上海豫園商城拍照。新華社 圖

傳統文化和文創產品“IP+”

? 1月,哈爾濱的AR冰箱貼成為搶手的旅游伴手禮。

? 4月,蘭州的甘肅博物館借天水麻辣燙游打造毛絨玩具系列,借鑒jELLYCAT的情緒營銷方式“破圈”

8月,游戲《黑神話:悟空》全球上線,引發全球試玩潮流,后創下2240萬份的銷量,收入總額逾11億美元。

? 10月,山西文旅與游戲《黑神話:悟空》的合作,通過游戲內的景點取景,推出了主題旅游線路和文創產品,有效提升了山西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最受游客青睞的是臨汾隰縣的“小西天”。

? 11月,國家博物館以“明孝端皇后鳳冠”為靈感的冰箱貼成為爆款產品,火上熱搜。 

甘博打造甘肅(不)土特別超級市場,推出一系列IP文創。圖為工作人員正在“烹飪”麻辣燙。

首發經濟

? 5月,上海百聯ZX創趣場迎來多家國際知名動漫IP持有者的全國首店入駐,再加上《間諜過家家 代號:白》的線下快閃等活動,引發入店客流狂潮,“五一”當天客流超8萬,假期五天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20%,徹底引發年內二三線城市“谷子店”盤活老商場的潮流。

? 8月,《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要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減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費,積極推進首發經濟。

? 9月,Jellycat首次在中國開設限時體驗店Jellycat CAFé,推出五款特別限定獨家產品,消費者需要線上預約才可前往購買,引發了國內以毛絨玩具為代表之一的“情緒經濟”熱。

泰國入境游客熱衷于在北上廣蓉渝等知名“首發經濟”城市中搶購泡泡瑪特店中城市限量版、國家特別版潮玩。

? 11月,二次元消費向股票市場蔓延,一些影視、文化、文具公司因為部分業務涉及二次元消費而股價漲價明顯,部分公司甚至給出預警。

? 12月,舞劇《天下大足》在北京保利劇院首演。該劇以舞劇《只此青綠》主創團隊為基礎班底打造,首演后僅8小時門票便全部售罄。 

2024年12月29日,上海,百聯ZX造趣場落地五角場商圈,迎來大批二次元愛好者。視覺中國 圖

2024:點對點強目的性體驗消費,“首發”緊貼情緒和興趣

澎湃研究所研究員通過事件梳理發現,2024年文化消費呈現以下特點:

首先,無論是國內游還是入境游,點對點的強目的性體驗消費趨勢更為顯著,并且通過社交媒體形成“人傳人”現象。從文商體旅展演融合發展的模式來看,消費者對城市的探尋熱情趨向保守,如果沒有強目的性或興趣點,就不愿意消費。而在消費之前,已經通過影視、短視頻、游戲建模取景地等渠道對前往的城市或景區有了明確認知和期待,去那兒只是完成體驗的最后一環——打卡。

但強目的性體驗消費又與傳統的“留不住人過夜”的特種兵式打卡有所區別,其中包含大量餐飲、住宿、洗浴服務、本地特色文化生活等體驗,超越了傳統的視覺刺激。這意味著傳統上不被認為是景區,但是口碑很好的“小微景點”也可經由大眾傳播從而出圈。它們商業屬性更強,可體驗的內容比傳統景區更專精,或更貼近本地人的日常生活,這是未來城市文旅值得注意的賽道。

首發經濟也與這種消費模式產生了共振,不再局限于收集全球特色品牌在門戶城市開設“首店”的“中介”模式,而是拓展到“首展”“首秀”。在“首展”中搭配限量版商品,嚴格控制供貨渠道,造成必須實地到訪才能購買的情景,而后帶動周邊吃住行“剛需”店鋪的流量,成為一種值得推廣的方法。

點對點的強目的性消費搭配“IP+”商業模式,也讓主題公園模式再度翻紅。人們更希望集中在短時間內,高強度地沉浸于某種氛圍和場景中,而這是時間和空間模式高度復合的城市空間無法做到的。現在的主題公園也可以以合家歡的動畫“IP+”模式建設和運營,也讓傳統主題公園向迪士尼模式演進邁出了一大步。

其次,傳統文化的“IP+”脫離了“文化啃老”——就著傳統文化中的IP形象進行再創作的模式,而是開辟出以情緒消費中毛絨玩具品類為代表的新文化。例如甘肅博物館、蘇州博物館都學習了“萬物皆可jELLYCAT”模式,作為文化體驗的一部分。

另外,“國潮”“國貨”經濟和文化創新進一步凸顯。例如《黑神話:悟空》以建筑文化傳承和保留最明顯的山西地區建模,帶動山西的旅游熱,游客愿意切身體驗從唐經遼金一路傳承而來的建筑遺產,而不再立足于虛空的“復古”。這種面對原真性本土文化在態度上的變化,也是未來城市在打造文化景區、主題公園上需要注意的。 

《黑神話:悟空》

2024:震蕩調整中迎來“IP+”、流量迭代和濃縮型“暫時逃避”

2024年文化消費現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2025文化消費又將如何高質量發展?我們邀請到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副教授朱小川進行點評和展望。

文旅與情緒消費,兩大賽道本質相同

澎湃新聞:與2023年相比,2024年的文化消費發生了哪些變化?有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事件?

朱小川:如果將2023年文化消費的關鍵詞定義為全面復蘇,那么2024年的關鍵詞或許可以概括為震蕩調整。這一年,文化消費領域面對多重壓力,行業不斷探索,力求在保存實力和生存的前提下尋求發展。

與前幾年的沉浸式體驗、露營、微旅行、特種兵旅游、City Walk等熱門標簽相比,2024年似乎顯得更為平凡。然而,相較于外在的變化,我們更關注行業發展背后的內在規律與邏輯。

簡而言之,2024年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分領域IP交互與破圈下的流量迭代與輪轉,信息爆炸與扁平化下的消費習慣繭房,以及日常壓力與預期收入緊縮下的濃縮型暫時逃避。

當然,2024年也發生了許多令人矚目的事件,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包括《黑神話:悟空》的現象級破圈,從“王婆說媒”到“夜襲開封”等網紅城市的流量發酵,持續增長的谷子經濟與短視頻市場,以及博物館等文化IP與產品開發等。 

夜騎開封。

澎湃新聞:我們發現文化消費有兩個看起來比較大的風口,一個是旅游,包括國內游和入境游;另一個是情緒和興趣消費,比如二次元、毛絨玩具等。您怎么看待這兩個方面?為什么是它們而不是別的賽道今年爆火?

朱小川:在5月27日召開2024年全國旅游發展大會之前,中央重要會議文件中很少出現“旅游”的字眼,行業普遍也并非持樂觀態度。

從國內游來看,2024年的旅游人數雖然已經恢復甚至超越了2019年,但從消費來看,客單價其實是下降了,消費者更注重性價比。旅游外顯性的“火爆”背后,內部還存在諸多問題。在我看來,旅游只能說逐步回到本來屬于自己的位置。

旅游未來發展的關鍵在于如何將情緒價值與旅游體驗相結合。我們提出“情緒價值經濟”,其實是之前體驗經濟的升級版。吃飯會飽,穿衣會暖,而旅游能帶給消費者的就是體驗,這種體驗要給予消費者情緒價值。

現在的旅游不再是簡單的上車睡覺、下車拍照,而是會從各個方面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需要。如我的同事陶力博士就認為,婚后女性個體出游會讓家庭更加和諧。在這一點上,旅游和谷子經濟是共通的。

其實我不太喜歡“風口”這個詞,中國不缺“風口”,欠缺的是對領域的長期耕耘與沉淀。在2024年大獲成功的《黑神話:悟空》,于2018年啟動,前身是2014年的《斗戰神》,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一系列經典的國產武俠游戲。

《黑神話:悟空》的成功告訴我們,在看重流量的時代,內容依舊可以為王,流量可能帶來短期的網紅,但只有內容才能長紅,這其實與我們看人的“始于顏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的標準是相通的。

澎湃新聞:我們發現,點對點的強目的性體驗消費趨勢明顯,游客希望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性、高強度、沉浸地體驗某種場景,很多主題公園也再次翻紅。這種趨勢形成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朱小川:集中性、高強度與沉浸式其實是一組相對的概念,但其底層邏輯都是信息技術、網絡經濟與文旅的融合所帶來的用戶需求升級。我們當前所處的信息爆炸時代,信息來源變得扁平化,獲取信息的成本降低,但同時我們也面臨著信息同質性高、真偽難辨等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方面,信息過載導致我們接觸的信息量激增,篩選處理信息的時間縮短,甚至觀看短劇都需要倍速播放,這種趨勢在旅游上體現為特種兵式的集中性、高強度旅游。

另一方面,高濃度高頻率的信息接收讓我們對內容的“口味”變得更加挑剔,曾經滄海難為水,傳統的旅游方式已難以有效刺激我們逐漸麻木的大腦分泌多巴胺,因此沉浸式的產品應運而生,滿足了人們對深度體驗的需求。

澎湃新聞:今年在情緒和興趣消費的賽道上,二次元、毛絨玩具等國產IP的商業化路徑似乎已經打通,而且有了出海的能力。您怎么看待這些現象?

朱小川:無論是旅游還是二次元谷子經濟,其實都是人們面對日常壓力時尋求暫時逃避的體現。尤其是年輕人,他們需要從平淡甚至艱苦的現實生活中抽離,到充滿想象力的二次元世界中去尋找精神撫慰和自我價值。

旅游與二次元的共同點在于它們都需要與文化結合,目前各種國產IP的出現背后反映的是中國文化產業創作水平的提升與文化自信,這種能力之前一直滯后于我國科技水平的發展。

實際上,與一些文化貧瘠的國家相比,中國的文化創作具有先天優勢。例如,風靡美國現代體育世界的搖頭娃娃(bobblehead)可能起源于嘉慶時期。但遺憾的是,我們國家很多文化題材和元素,如三國、西游、熊貓等被日韓歐美進行二次創作開發再反向文化輸出給我們,如《七龍珠》《功夫熊貓》以及日本各類三國題材的游戲、影視、動漫產品。 

來源:社交平臺

文化自信延伸至首發經濟

澎湃新聞:因文化自信帶來的新文化產品和文創產品,還有哪些拉動社會零售消費和服務消費的潛力?

朱小川:拉動內需是2024年的熱門詞匯,但應該明確的是,拉動內需不能作為直接目的,而是應該成為提升人民幸福感,滿足人民差異性文化需求的副產品。得益于各種用戶大數據,文化產品的開發應該進一步提升用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與前置性。做好這一步,文化產品對內需的拉動就是水到渠成。

澎湃新聞:今年國家強調“首發經濟”,而非單純的“首店經濟”,且鼓勵本土品牌首秀、首展。這種趨勢變化的背后是什么因素?

朱小川:魯迅先生曾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在這里非常合適,意味著只有來自民族大眾的東西,經過千百年提煉升華,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才能被世界認同。

預制菜問題是2024年的熱點問題,這與文化產品的情況是相同的。我們不能容忍預制菜,當然也不能容忍預制的文化產品,不能容忍在城市代表性的商業街區與古鎮的互相拷貝的、千篇一律的文化產品業態。

我們目前在科技創新方面已經非常注重版權了,但對于文化IP與產品開發,版權意識還有待加強與規范。我們一方面要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申遺,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文化產品開放的版權意識。“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只有本土長出來的文化IP與產品,才不會被人輕易盜走。

文化產品長效開發需注重異質性需求

澎湃新聞:從全球文化消費來看,中國的消費模式有什么特點?有觀點認為現在中國的消費處于類似于日本的“第四消費時代”,但中國的文化消費與之相比有哪些不同點?

朱小川:中國未來的文化消費與日本的“第四消費時代”,我們可以看到既有相似之處也有差異。

不同國家和不同時代的特征決定了其文化消費的特征。日本“第四消費時代”的典型特點是在經濟泡沫破裂之后,消費者返璞歸真,追求簡樸生活。這與日本人口規模小、老齡化趨勢高、消費需求相對單一的特征相吻合。據2023年數據顯示,日本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約30%,年齡中位數達到48歲。

而中國雖然也面臨老齡化的壓力,但目前年齡中位數是38歲,與日本相比相差10年。此外,中國地域遼闊、文化多元、市場規模龐大,不同區域、不同類型消費群體能夠有效支撐起多元化的文化消費。

中國在發展過程中也需要借鑒日本的經驗,尤其是在消費者自我認知更加明確的情況下,有效識別人民的異質性需求,并進行有效開發與供給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要注重垂直細分領域與長尾市場需求的差異化。

澎湃新聞:您對2025年的文化消費趨勢有哪些預判和期待?

朱小川:趨勢是長期連續的,我其實不想賦予某一年過于獨特的意義。2025年可能會延續2024年的震蕩調整,在穩定基礎的前提下尋找機會。

另一方面,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與“十五五”規劃的起承轉合之年,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提出80周年。在消費者呈現極致理性,注重情緒價值與長效價值的背景下,文化產品的開發需要更注重去探索與滿足廣大人民的異質性需求。

而對于不同的細分市場,消費者可能會有各自的關注。比如,對于Z世代來說,可能更加注重沉浸式與虛擬消費、國潮產品與粉絲經濟。對于銀發族,可能會關注旅游定制、依托文化的社交消費以及智能學習。中年人可能更為關注文旅產品與康養的結合,比如各地如火如荼的馬拉松等賽事。

此外,2025年也是遵義會議90周年,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屆時類似《永不消逝的電波》等紅色文化產品也可能會再次出圈,成為文化消費的新亮點。

海報設計 白浪

《澎湃城市觀察》推出年度策劃《城市年鑒2024》。6位研究員主筆,6大領域,119座城市,總結2024,預見2025。

--------

城市因集聚而誕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環境、習俗風氣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觀察,聚焦公共政策,回應大眾關切,探討城市議題。

    責任編輯:吳英燕
    圖片編輯:沈軻
    校對:劉威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芝县| 容城县| 阿坝| 宝应县| 化隆| 彭水| 永昌县| 清镇市| 五常市| 南皮县| 夏河县| 肇源县| 永昌县| 黑河市| 泗水县| 和平区| 德州市| 泸州市| 惠水县| 临夏市| 阿克陶县| 汝阳县| 南川市| 乳源| 左权县| 察雅县| 昭苏县| 洛浦县| 彝良县| 马龙县| 崇左市| 高州市| 开封县| 晋中市| 吴忠市| 利川市| 贵溪市| 大洼县| 教育| 合水县| 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