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專訪|五百:《古董局中局》適合有耐心的人
《心理罪》《白夜追兇》之后,五百和他的團隊在懸疑探案這一領域,幾乎在國內網絡平臺中登頂。他們接到了無數類似劇本的項目,對方要求都頗為一致:要像《白夜追兇》一樣快節奏!一樣有引人入勝的快速劇情!一樣有能迅速吸粉的能力!五百選擇了兩個項目執導,一個是馬伯庸的《古董局中局》,另一個則是翻拍自韓國電影《老手》的電影《“大”人物》。
接下時,他明確了兩點,《古董局中局》不會拍成快節奏的“白夜”,非要尋找“砰砰砰”的感覺,就不要讓他拍;而《“大”人物》是“不希望觀眾動腦子”,就為一個爽字。

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導演五百說《古董局中局》“牽扯的事件,是很厚重得擺在那,不是輕浮的”,這個劇“得是有耐心的人才可以看完的”,“喜歡看的人會特別喜歡,它不會適應所有人的”。
1
在馬伯庸的小說中,《古董局中局》是讀者心中排前三名的作品,故事由抗日時期的歷史懸案開局,以古董鑒寶為切入點,又有各方勢力集合的鑒古組織為托底,早在傳出要被影視化時就備受關注。雖然原著里有不少編的成分,包括鑒寶手法都進行過藝術加工,但要想不拍成雷劇,至少主創要對古董和歷史做到比普通觀眾懂得多,說白了,這是個容易“費力不討好”的項目,也正是因此,項目開發了一兩年,除了早期買下這部小說版權的壹加傳媒外,沒有其他公司敢輕易對接這部劇,直到在騰訊影業介紹下,壹加將本子遞到了五百手里。
“我一聽古董這個題材,比較有興趣,看看劇本,我覺得不行,體量太小了。”在早期開發階段,總共千萬級別的投資,五百認為涉及的道具過多,場景也多,這點投資肯定跟不上。在演員方面,本來除了主演夏雨,其他演員也都準備找不知名的,這樣能夠控制片酬這塊的成本。對此五百也不滿意。他認為,要拍就好好拍。

古董行業在影視劇里并不常見,但五百并不擔心這個題材有陳舊氣不能吸引人,“很多人對古董沒概念,但他們對錢有概念,古董就是錢”,“一般人不是玩古董的,不會去想古董那代表什么年代什么意義,第一反應肯定是多少錢。人對錢肯定有興趣。”
劇本是這個劇最難的部分。“(原劇本)整體懸疑性不夠,跟小說差距極遠。”他解釋自己剛接手時拿到的劇本主要以歷史和古董為主,但五百認為,小說的主線非常精彩,他不想放棄;鑒寶內容要減少,“一個鑒寶六七頁劇本,要放半個小時,你愛看?咱們又不是(鑒寶)欄目。”同時支線人物要更豐滿,“劇本因為要寫出新的支線出來,只有第一本的版權,又不想刨二三四部,(所以)得做一些合理的改動。”
對于劇本改編,原著作者馬伯庸也全權放手。五百說,“馬伯庸是個非常親和的人。而且他是和雷米(《心理罪》作者)一樣,他們都是被劇本折磨過的人,所以他們就以后不碰這東西了,‘別叫我介入進來’。參考性的可以聊,古董的真假隨便改,因為本身小說就沒那么嚴謹。”
不管你喜不喜歡,看過這部劇的觀眾必須承認,《古董局中局》的道具做得非常精致。說起這部分,五百非常起勁,他介紹,小說里涉及的古董并非全都是真的,但五百主張把所有古董都改成“真”物件了,“因為怕古董行業內的人看”。

劇中所用的古董道具,能借的就找朋友去博物館借,借不到的,就按照“造假流程”嚴格重新造。比如佛頭在做完后,要埋進土里一段時間,團隊就找西安的師傅按照制作流程,在土里沁了幾個月開拍時再拿出來。再比如漢白玉的器物,就買真的漢白玉來做,只是玉的品質差點。“真的怎么做,我們就怎么做”。雖然道具制作比一般電視劇要費工夫,但“大家都比較負責,也沒把這錢亂花,拿出來你一眼看不出來是假的,內行也得看一會”。
邀請王剛來演時,由于他主持過的鑒寶節目很有話題性,所以一開始是拒絕出演相關行業角色的,擔心劇中古董道具粗糙,丟人。但是,在所有古董道具準備完畢后,五百邀請王剛去檢驗,“他看完之后說做得好,也就挑出來兩三處小毛病。”

從道具制作到后期拍攝,都有專家一直跟組。“任何臺詞涉及到古董這塊的前言后語他都要看,說法上不能出錯,行業上不會出問題。”不過原著中描述的不少手法都是編的,所以五百最終定義《古董局中局》這部劇為傳奇劇。
傳奇劇這個定義,能將諸多問題得到合理解釋。
比如劇中時代背景不需要太過于精細,比如鑒定古董的手法,不需要太寫實,夏雨的動作可以花樣百出。“你看《少林足球》,那誰踢球那么踢的?”
五百并不認為傳奇劇因為有“虛”的部分就可以偷懶。“影像怎么形成?你得編招數,叫人相信這個東西好像還真是這么回事。我們看《復仇者聯盟》,其實我們是相信那個世界才看,《王牌特工》里,我們看到的武器、手機那都不可能。我所有場景道具選擇,目的就是不想還原真實,就是讓人感覺不真實。”
在國產劇中,傳奇劇通常是踩雷的重災區。比如說近幾年火爆的盜墓題材,就可以歸類為傳奇劇。盡管五百在國產劇市場里摸爬滾打多年,對這類火爆IP卻鮮有興趣,團隊作品里也幾乎沒有。五百告訴記者,他拒絕過多次這類包括奇幻劇在內的邀約,“拍不出來,你甭管我定義成什么。”他堅持認為,國內后期特效塑造的世界觀達不到標準,換言之,錢不夠,想要的效果做不出來。“要拍類似《魔戒》那種,別說拍大幾十集了,就現在這點錢咋開拍?但對于國內來說,已經是很多錢了。”
雖然這類IP在國內粉絲量巨大,但五百語重心長建議所有人都等一等。“國民級的IP早晚都還會再拍,等一等中國的影視,中國的文學是要遠遠高于影視的,我們沒辦法轉換過來。”他認為,這適用于多數目前看起來拍得不好的小說作品,既然是在市場中接受考驗,至少要等市場能夠承擔基本費用;把錢將就著用拍一個低級影視作品,還不如不拍。
而之所以能毫不猶豫接下古董題材,也是五百認為小說中基本不存在特效問題,道具打磨就可以,這在他的質量可控范圍內。
2
《古董局中局》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演員陣容。

談到演員,五百認為能遇到夏雨這樣的,是國產劇的幸運。夏雨在《古董局中局》中飾演古董店老板,為了進入角色,他沒事就去看古董攤,古董鋪子,跟人討價還價,觀察對方的反應,“就跟地攤小老板蹲那掰扯,他買個核桃講價,這核桃尖兒各方面紋路都不錯,多少錢?500。500太貴了,便宜點。死磕一下午,五十塊錢拿回來了。”劇中夏雨穿的襯衫上有個“悔”字,那也是他自己寫的,“因為四悔齋,悔人悔事悔過悔心。”還有喬振宇,“藥不然(喬振宇 飾)有一場戲,一個長鏡頭在車里哭,我說老喬這是絕對要你功力的。”

配角中有不少老戲骨,因為五百覺得使用“無名之輩”那會說服不了觀眾,比如“五脈”,“你找幾個生老頭老太太往那一坐跟跳廣場舞似的,你能信嗎?呂中、王剛往那一坐,你就感覺這(古董)包漿包得都香,這個就叫代入感。呂中老師真是有個性,我剛入這行的時候,做攝影助理的時候就拍過她,從來不帶助理,現在年紀這么大,還是不帶助理。然后她對詞從來不拿劇本。所以人家是老藝術家,你不尊重不可能的,尊敬不是因為她老,是她所有的行為你會肅然起敬。”


在演員這一欄中,五百應當說很少選角失敗,從王瀧正(《心理罪》)、潘粵明(《白夜追兇》)到夏雨,甚至在《“大”人物》中,包貝爾的表演都有光環了。
一直以來,五百都傾向于找經過訓練的成熟演員,他的拍戲習慣是不干涉演員,這就對演員提出了一個基本標準。“會演戲的人上去,我都不說話,他自己是會做功課的。小鮮肉會等著導演過來指導,團隊都說,‘導演幫調教我們的演員,辛苦你了’。我憑什么?你拿的錢比我還多,我還得調你?我拿錢給你,是叫你來演的。”他認為,讓導演現場做基本演技指導的工作不合理,這應當是演員經年累月的前期訓練就完成的。但現在好些演技不合格的小鮮肉能當主角,五百覺得并非偶像本身的錯,是生態環境出了問題,“市場有點畸形,我太了解平臺了,我太了解互聯網。一個劇的價格賣這么高,他們根本消化不了,不是個良性循環。不是年輕人戲演不好,首先得能接受訓練。就像踢球一樣,你不接受訓練,你怎么能上場得分?這就是最根本。當到那天的時候,你就發現你有心無力,你理解這個人物你演不出來。現在小鮮肉說火就火了,他哪有訓練?零訓練。”

3
五百已經有自己的團隊,自己對影視獨特的感知和決斷,作品倒不是都得高分,但風格已經逐漸形成,電影《“大”人物》的嘗試也算成功,對他來講,拍戲主要頭疼的問題是劇本打磨,其他問題基本都能順利解決。但即便如此,也不是沒有遺憾。
比如他對配音的排斥就和當下國產劇情況有沖突,在他的拍攝前提里,不配音是找演員的要求之一,所以從主演到配角都找了臺詞功底頗好的演員,所有都是現場收音,但成片中,不止一個人用了配音,包括他考慮過曾江的廣東話口音對這個老一輩人物塑造更有說服力,這種細節在成片里觀眾無從看到,甚至他相當認可的喬振宇也被配音了。再比如,劇中所有的音樂本來是按自己的品位已經全部完成,成片中也消失殆盡。他清楚這些改變對最終觀看效果打多少折扣。
雖然不理解,但五百也只是搖頭表示不想再追究,改來改去還得重新過審,“這都夠行了,我聽說有把色調都給你調了,他不會通知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