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姚洋:“績優主義”本是好事,但發揮到極致走向“老鼠賽跑”

文/姚洋
2024-12-31 11:37
來源:澎湃新聞
? 澎湃人物 >
字號

【編者按】

2024年即將走到尾聲。新舊交替之時,我們渴望停下腳步,打撈過往的故事和聲音,于喧囂中傾聽和回望,帶著沉淀后的眼睛面朝未來。

時間會給我們答案嗎?或許更多的答案藏在每個人的生命歷險中,那里有奮斗、遺憾與成長,有掙扎、沉思與希望。

今日頭條專注為用戶提供優質、深度的內容,特聯合澎湃新聞共同舉辦“當我們談論2024時”年度演講,活動于2024年12月16日晚在東方藝術中心開啟。演講者張雨霏、曾美慧孜、梁永安、毛尖、王怡霖、陳年喜、方勵、姚洋,與三百位觀眾一同進行一場精神的求索,尋找共同的經驗和記憶,于不確定的時代,看見差異,也看見連接。

我們將陸續刊發講者實錄,以饗讀者。

各位晚上好!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來到這里和大家討論“焦慮”“內卷”“躺平”這些話題。我看了一下到場的年輕人居多,我估計大家或多或少在過去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著焦慮。

我在北大教書,北大每年大概招收3000名本科生,清華每年招收3700名本科生,但大家知道我們每年有多少人參加高考呢?按理說,他們已經站在了金字塔的最頂尖,他們沒有理由焦慮。

我在做國發院院長期間,也遇到了一個女生來找我,很焦慮。她在高中的時候喜歡歷史,學習也非常好,她想來北大學歷史,她父母說,你要考北大可以,一定得上光華管理學院,是大家第一選擇,當然現在光華的招生分數下來了,可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光華招了很多的高考狀元。她沒辦法,只好去報考了光華,當然就進去了。北大有一個很好的政策,就是一年級結束的時候可以再選專業,她就想,我不能放棄自己內心的追求,所以她轉到了歷史系。

到了歷史系一年之后,她又內疚,覺得對不起父母,她又想轉。就不能轉回光華了,她轉到了我們國發院,轉到國發院之后,她就發現自己內心深處還是喜歡歷史。因為這里都是轉學過來的學生,所以她的數理功底恐怕不如其他學生,而且其他學生比她低一級,她又焦慮。

她來問我,姚老師,我是不是還要轉回到歷史系去。所以即使這樣一位非常非常優秀的女生,她也是非常非常焦慮。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焦慮,其實我自己也會,可能大家覺得你站在這里很光鮮,其實我也面臨很多挑戰,也會焦慮,焦慮是全社會的事情。

我們在這里就要問,為什么大家會焦慮?當然原因很多。

第一個原因,我們總是說要放下今天的茍且去追求詩與遠方。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活在當下,都活在茍且里面。哪怕是你追到了詩,追到了遠方,就像大家女生追到了心目中的白馬王子,男生追到了心愛的姑娘,一旦你們結婚走到一起,你會發現你面對的全是日常。所以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短期而不是在長期。

長期來說,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在你收入達到一定水平的時候,它一定是要下來。這在經濟學里面叫做“收斂理論”,也就是說你的收入水平越高,那么你的增長速度也會朝著那些高收入國家的增長速度去收斂。還有一個理論叫做“均值回歸”,一個高增長的國家最終它的增長速度一定會收斂到世界的平均增長速度。這是一個規律性的東西,歷史的規律無法更改。

短期因素就是中國處在一個大的調整時期,我們所接受的這種歷史觀,往往是線性的歷史觀。但事實上歷史是循環的,最多也只不過是螺旋式的上升而已。我們改革開放從1978年算起到2018年,40年的時間,是一個什么樣的時期呢?我們的經濟增長速度上去了,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能力完全給迸發出來。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很多的問題,比如說我們的房地產規模太大,比如說我們的教育過度的產業化、市場化。

這些都是不可持續的,那怎么辦?從2018年開始,我們就開始一場深入的調整,這些調整對于我們經濟長期發展來說是必要的。

但我今天要重點跟大家講的,跟大家每個人都相關的是,我們中國有一種“績優主義”的傳統,簡單說就是如果你比別人更聰明,你比別人更努力,那么你應該得到更多的回報,中國人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我們要追求現世的美好的生活,所以我們發明了一套非常精致的辦法,“賢能主義”或者說“績優主義”是其中之一。

我們在很早以前,甚至2500年以前就已經發展出來了這套辦法,特別是法家,實行法家的第一個國家就是秦國,“軍功學”,獎勵軍功,獎勵耕種,這就是賢能主義實施的開始。當然到了西漢之后,儒家一統天下,我們就把它制度化了,就開始選賢任能。到了隋朝建立了科舉制度,唐宋不斷完善,我們才有了這種“學而優則仕”的想法或者行動。其實“學而優則仕”是很好的東西,在古代社會,你學好了干什么?“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讓我們的普通老百姓也能夠登上君子堂。

所以這些都是好的事情,但是任何東西你發揮到極致之后它都會走向反面,今天我們就看到了一個情況,我再努力,我不可能像以前增長的那么快了,我爬社會階梯的速度不如以前快了,那大家開始要焦慮了,所以有焦慮就有內卷這個詞,文縐縐的詞叫involution,更通俗地說叫rat race(老鼠賽跑)。得經濟學獎的經濟學家阿克洛夫,寫過一篇很worth(有價值的)的文章,他說一群老鼠在跑步機上賽跑,你人為地分成十組,每一組按照平均的跑步速度來獎勵它,你想想在次高那一組的,那些處于上游的老鼠,它覺得待在本組它吃虧了。因為按照平均速度給,它就想拼命地跑到上一組去,去占上一組的便宜。所有的老鼠都會這么想,所有的老鼠都加緊跑,內卷,就叫rat race,我們現在就出現了rat race,在教育領域是活生生的例子。

2024年9月6日,北京大學萬余名本碩博新生迎來了開學典禮。視覺中國 資料圖

大家都是中小學出來的,像北大的學生都是很聰明的,我這里不是說智商是唯一決定,但是對不起,考大學基本上考你的智商。我們現在說要拔尖,要培養優秀人才,怎么培養?其實你不可能去培養,天才應該去發現,天才是不需要培養的。

說完這些之后,那我們應該做什么?我覺得可以通過制度性的改革,來降低我們整個社會的焦慮,那么教育領域是最好的例子,如果大家關注我在網上的一些言論,知道我在過去這幾年里面一直在推,要取消中考分流。為什么呢?

首先,我們的人才需求,職高是完全不能滿足的。如果說我們還有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你有個初中教育就完全可以了,流水線上你不需要高中畢業生。但是真正的那些工廠,你哪怕做一線的工人,你如果沒有大學教育,沒有大專教育,根本不能qualify,做不了。我去看過很多工廠,當然絕大多數工廠是沒人的,黑燈工廠。有些你一看,他們都在操作計算機。所以這就是所謂的由中等職業學校來培養工人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那么另一個方面,我們的大學已經進入了普及時代了,我們的大學初入學率是60%,如果你把每年大學招人的人數除以18歲人口的人數,這個比例達到多少了呢?已經75%了。大學都普及了,為什么高中還要卡這么一道?應該在這教育制度方面多做一些文章。

下面一個問題,就是企業能做什么。我一直在呼吁大廠要擔負起責任來,因為大廠是有指標性意義的,我們現在社會上流行的35歲現象,年齡的歧視,性別的歧視。在座的有很多女生,在學校里面你們都被男生花一樣捧著,但是到了職場上,對不起,女生就受歧視。所以為什么現在好多女孩不結婚,或者結了婚不生孩子呢?職場的壓力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我們的大廠能不能帶個頭?我老說這個,就有大廠給我打電話,說姚教授你不能這么說,我們這個大廠擔負國家的重任,我們還得競爭,我們要節約成本,什么什么的。其實它想節約成本,這是很短視的做法。一個人到了35歲,甚至年齡再增長,哪怕是在科學領域,在工程領域,年齡是有優勢的。

有部電影大家不知道看過沒有,叫做《實習生》。這個實習生不是指的年輕人去實習,是紐約給這些老人搞了一個項目,說你退休了你去做intern。我們翻譯的問題,intern(其實)就是打工不給工資。這個男主老頭就給人打工,那個女主自己開了個公司,很洋氣的互聯網公司。女主一開始找個老頭來干什么?結果最后就是這個老頭救了她的家庭,救了她的企業,因為這個老頭有經驗。我就不相信人過了35,甚至過了45,沒用了。很多時候所謂的知識、所謂的技能就是一句話。我聽到過很多這樣的故事,從國外請來一個專家,那個專家一句話點撥我們,我們行了,我們趕緊去干出來了,這都是財富。大廠所謂的現在要競爭,要科技進步,其實都是它的托詞,真實的原因就是太短視。

所以大廠應該帶頭,擔負起企業的社會責任。我15年前就研究企業社會責任,發現我們的企業搞社會責任還停留在捐捐款這些事情上面,企業要真正地擔負起社會責任,一定要把社會責任變成企業自己戰略的一部分,在對待員工方面,其實完全可以很好地結合起來。

那最后,我們個人怎么去應對?在座的我估計今天來其實更想聽到這方面的建議,我在這里也有點倚老賣老。

我想第一個是要給自己的生活講述好一個故事。大家可能都讀過赫拉利的簡史系列《人類簡史》《現代簡史》《未來簡史》,其實這些簡史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人類社會,人類文明,所謂文明就是講故事的過程,一個民族要給自己講故事,否則這個民族它存在就沒有意義了。怎么講?用歷史來講。我們個人要想讓自己的生活活得有意義,也要學會講故事,講故事的起點就是擺正自己和社會的關系。那在我們目前這種情況下,我們每個人面對歷史,面對大勢都是滄海一粟。我們還是要著眼于我們自己,學會和世界和解。那么我們也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經濟增長速度下來了,但是你們的起點比我們那時候高,你生下來你的生活水準就比我們高多了,學會和歷史和解。

第二個方面,發現自己的獨特性,這點其實不用說,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有獨特的能力,這個世界一定會給我們一個獨特的位置。

還有一個方面要學會認識到,成功不是單維的,成功的標準可能是多元的,成功不僅僅是你的財富有多少,你的地位有多高。我覺得到了今天,一個人生活一輩子是否成功,唯一的標準就是他這一輩子是不是幸福地度過了,其他都是身外之物。你最后都會縮小到那個小品里面的盒子里頭,追求那些沒意義。

最后我想總結一下,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世界這么大,一定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

謝謝大家!

(實錄內容經修訂后有刪節)

    責任編輯:黃霽潔
    圖片編輯:施佳慧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安县| 贡嘎县| 哈巴河县| 武安市| 静宁县| 泌阳县| 启东市| 新昌县| 闽清县| 永顺县| 灵璧县| 镇原县| 肥西县| 綦江县| 读书| 湖南省| 康乐县| 永定县| 普兰县| 霍州市| 贡山| 万全县| 新平| 张家界市| 莱州市| 靖边县| 通辽市| 通州市| 灌云县| 浮山县| 河东区| 炎陵县| 高淳县| 高台县| 东丰县| 柯坪县| 金乡县| 东宁县| 枞阳县| 德格县| 揭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