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出海2.0|國產三蹦子緣何橫掃全世界?流量過后,產品為王
【編者按】“不出海,就出局。”2024年,中國企業出海按下快進鍵。不同于出海1.0版本的產品和技術簡單輸出,中國企業出海2.0,以本土創新匹配海外需求、以產業協同形成競爭合力,這是中國自主核心技術的輸出,也是中國智慧和創新精神的全球傳播。出海遠航,看似潮平海闊的海外市場,卻可能暗流涌動。面對陌生復雜的市場環境和逆全球化的急風驟雨,中國企業的新一輪“走出去”中如何破壁、生根、攀升?澎湃新聞特此推出2024年終特輯,勾勒中國制造出海新圖景,記錄大出海時代。
三蹦子火了。整個2024年,平平無奇的三蹦子海外圈粉無數,連同那句標志性的“倒車請注意”,意外上演了一波堪稱奇幻的文化輸出。亮相紐約時代廣場甩尾漂移,米蘭車展上大放異彩排隊試駕,國產電動三輪車在這些反差感巨大的海外場景躋身“頂流”,憑獨特外觀吸睛的同時,因極高的性價比和實用性走紅熱銷。
這是國貨出海的新樣本:在短視頻和跨境電商等新渠道加持之下,基于中國制造成本優勢和集群效應的成熟機電產品深挖海外市場細分需求,以產品創新和場景創新不斷解鎖新商機。與三蹦子出口高增長相映照的是機電產品出口的強勁勢頭,今年前11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13.7萬億元,增長8.4%。
潑天流量轉瞬即逝,三蹦子的海外火爆和逆襲是不是曇花一現?售價超3000美元,去美國賣三蹦子能輕松賺大錢嗎?歐美以外,更廣闊的藍海市場何在?熱鬧背后,三蹦子“勇闖海外”的故事并不簡單。
“攻占”海外純屬意外?三蹦子早已踏上出海路
“視頻火了之后,我們的電動三輪車出口銷量比去年增長了20%-25%。”身處市場一線,江蘇國威摩托車有限公司電三事業部副總經理秦曉明對該產品的熱度升溫最為敏感。他向澎湃新聞介紹,三蹦子晉升網紅確實帶來訂單增長,在美國的華人代理商和跨境電商賣家紛至沓來尋求合作,美國本土消費者從各電商平臺下單的數量也有所提升。該公司正密集調研考察重點市場,計劃設立海外分公司或當地建廠,讓更多國產三蹦子加速駛向全球。
今年初,國威電動三輪車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被推至聚光燈下。一切源自短視頻博主“Bobo在美國”從中國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郵寄到美國,作為圣誕禮物送給了她的美國公公。視頻中,這位北京姑娘的老美公公開著三蹦子、載著家人在美國小鎮馬路上馳騁,收獲了極高的回頭率,還在當地合法上牌。車身上印著的“國威”二字,導致國威公司總經理倪曉峰的電話直接被打爆。
但訂單激增不完全是短視頻流量的功勞。對于自家產品的走紅,秦曉明的態度很冷靜:“國威的產品出口已經近20年了,我們一直很重視,內部也設有專門的外貿公司。”他認為,三蹦子在歐美國家之所以能火,主要還是當地沒有同類產品,消費者普遍覺得新奇。今年該公司銷量增速最快的海外市場是泰國、印度及中亞和歐洲的部分國家,原本銷量平平的美國市場也明顯有了起色。

三蹦子穿梭在紐約時代廣場車流中,視頻截圖
國威公司的全英文官網,折射出其對開拓海外市場的重視程度。據了解,該公司已形成年產20萬輛摩托車、80萬輛電動自行車和15萬輛電動三輪車的規模,產品銷往歐洲、南美、中東、非洲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秦曉明表示,國外市場是國威的長期主攻方向。不同海外市場的道路概況、出行習慣和政策規定不同,電機功率、電池續航里程等產品配置也得“入鄉隨俗”,需要事先廣泛調研,推出更適合當地駕駛的定制化產品。
三蹦子持續多年的出海熱,倚賴于產品創新、技術升級和供應鏈整合。2024年的意外出圈既是國產三蹦子出海路上的插曲,也是三蹦子進軍更廣闊海外市場的序曲。
國威公司所在的無錫錫山區,有“中國電動車之鄉”之稱。“全球每三輛電動自行車,就有一輛錫山造”是當地引以為傲的口號,錫山區年產電動車超1500萬輛,產品銷往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河南洛陽、江蘇徐州等也是國內三蹦子的產業聚集地。在“中國三輪之都”洛陽市偃師區產業集聚區內,組裝1輛三輪摩托車,調集所有的零配件僅需30分鐘。截至今年9月底,偃師區三輪摩托車出口額已超過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5%。“世界‘電三’看中國,中國‘電三’看豐縣”,徐州豐縣占據國內60%以上的電動三輪車市場份額和95%以上的電機市場份額,產品出口到130多個國家。作為國內農用三輪、四輪車的最大生產基地,山東也是該品類出海熱潮中的重要力量。

在國威公司生產基地,一輛電動三輪車最快僅需2分鐘就可以組裝下線,每一臺經嚴格檢驗后才能出廠。30多人一天能生產四五百臺三蹦子。
與東南亞、中亞國家相比,美國市場在國威產品出口中的占比很小,但秦曉明認為仍有可挖掘空間。“美國的市場潛力主要在農場,電三輪輕便又能載重,很適合這一場景。”他對澎湃新聞說,該公司有意赴美設分公司或與當地代理商合作建組裝廠。“海運到美國的成本很高,甚至超過車輛本身的價格。目前大多通過集裝箱發運配件散件、在線指導美國客戶安裝,在當地設點可以進一步提高售后服務。”
在美國賣三蹦子,是門好生意嗎
靠著“腦子發熱一時沖動”在美國賣三蹦子,25歲的貴州小伙駱豪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的故事被貼上“日入上萬美金”、“3個月賺100萬”的標簽,但在美國賣三蹦子,并非人人可復制、輕松日進斗金的生意。
美國的市場空間有多大?圍繞三蹦子創業了近一年、總銷量上百臺的駱豪認為依然沒有準確答案。“不能說有多大,但我也不敢說有多小,這里面充滿未知數。”
他對澎湃新聞坦言,要想在美國把三蹦子做出規模化銷量,必然會消耗極大的資源和精力,細分市場的培育過程漫長且充滿挑戰,單靠個人力量難以企及。但若將三蹦子與功能相近、美國主流的四輪全地形車(UTV)對標,又會看到一個上億美金規模的市場——盡管三蹦子的動力結構和質量遜于UTV,但高達五六倍的價差足以放大消費者對三蹦子的青睞。“完全替代或許不現實,即便是部分替代,釋放的想象空間也足夠大。”駱豪的不少客戶,就是從UTV轉向三蹦子的美國農場主。

美國消費者試駕駱豪的三蹦子
與幾年前已經風靡歐美的中國產E-bike(電助力自行車)相比,目前三蹦子在美國依然罕見。“它仍是一個非常非常小眾、垂直且稀有的市場,所有中國人在美國銷售的三蹦子總和,應該還不到一千臺。這意味著幾乎很難被看到。”駱豪對澎湃新聞表示,三蹦子在美國少到甚至尚未觸及交通管制,警察攔車更多是出于好奇,而非無牌照上路。
駱豪創業成功的故事,多少帶點偶然。短暫的創業投資工作經歷埋下伏筆,在與兩個朋友看到前述爆火的三蹦子短視頻后,三人一拍即合決定試試。“我在網上找了很多農場主,打了幾百個冷call推銷,但收到的反饋90%以上是負面的。原因是大家從未在美國本土見過這種產品,毫無概念。”駱豪為此調整策略首推華人群體,初戰告捷:“2月底第一批貨到達美國前,我們已經拿到好幾個客戶,于是第一天就賣出幾臺,進賬1萬美金。”
但這不是常態,“有時候一天能賣幾臺、有時候一臺都賣不出”。好在創業三個月后,開始陸續接到老客戶向周圍朋友分享推薦轉化而來的新訂單,這讓駱豪看到了希望。

駱豪向美國客戶介紹三蹦子的操作方法
盡管三蹦子在國內價格不高,但算上海運費、進口關稅、港口雜費、美國國內轉運費用等開銷,最終的利潤算不上豐厚。駱豪回憶道,第一批貨幾十輛三蹦子在3月份賣完后,自己陷入資金不足和團隊解散的困境中,但仍認為三蹦子在美國是有市場的,為此重新開始找資源、找供應鏈、找合伙人。5月初拿到數百萬元投資后,駱豪根據當地消費者的喜好對產品進行了本土化改造和系統優化,比如增加電池容量、優化車身設計、把經典提示音改為英文,并在全車打出個人品牌,推廣對象也從華人群體轉向本土消費者。
目前其客戶結構中,美國農場主和南美人占了絕大多數,有看上三蹦子的本地農場主驅車三個多小時來自提。相比皮卡和全地形車,一臺國內售價三四千元人民幣的三蹦子,在當地賣三四千美金,仍有明顯的競爭力。澎湃新聞搜索發現,在亞馬遜購物平臺上,一輛三蹦子的身價在3000-7000美元不等。

亞馬遜平臺上售價為5000多美元的三蹦子
2024年12月,駱豪的三蹦子銷售收入突破100萬元,還開始售賣其他中國制造的電動滑板、電動自行車。他對澎湃新聞稱,正在繼續推進國產三蹦子的品質品控升級和本土化適配改造來拓展市場。
三輪車由上百個配件組裝而成,嚴把產品質量關也被秦曉明視為促進三蹦子出海的重中之重,該公司正在強化零部件檢驗、提升裝配質量,讓三蹦子在行駛過程中更加穩定、安全。
“一帶一路”,三蹦子的更廣闊藍海
與我國的外貿“新三樣”相比,三蹦子的技術含量并不高。在海外受追捧,更多源于其功能實用、操作簡單、性價比高、皮實耐用。靠社交平臺走紅之后,三蹦子出海要想走得更深更穩,仍需更長遠的戰略規劃和在當地深耕細作。
資深外貿人士、曾任國內農機龍頭山東時風集團國際貿易總經理的李淵詩對此深有體會。時風集團是國內最大的三輪車生產商,高峰時期日產量高達6000輛,李淵詩及其團隊開拓三輪車出口市場長達二十余年。
他對澎湃新聞回憶稱,早在20年前,他就曾出口過100多輛三輪車到美國,作為達拉斯警方的巡邏車輛。這款采用中國三輪車底盤,結合美國發動機、變速箱及傳動系統的三輪車在當時的國內也曾引起轟動,但也只是轟動效應而已。在美國法律法規、售后服務要求及美國客戶追求寬敞高大的車輛產品等需求下,如此體量的訂單曇花一現、再無后續。
“美國的消費市場確實很大,這次又疊加了網絡傳播效應。但對于三輪車這個產品而言,美國并不是一個有水有魚的大市場。”李淵詩對澎湃新聞剖析說,電動三輪車雖然很火,但歐美市場用戶更多是一時新鮮,用過一段時間之后就會發覺穩定性和舒適性上與預期有差距,車輛本身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在美國,電動三輪車在細分市場存在結構性機會,然而市場天花板很明顯,很難成為暢銷品。
“更能發揮中國三輪車功能和效用的,還是在廣大的‘一帶一路’國家。這些市場更值得關注。”李淵詩強調,在東南亞、拉美、中東、非洲,三蹦子大有用武之地。“尤其在非洲,近幾年三輪車需求增速非常大,我們完全可以復制中國過去三四十年的發展經驗,在非洲大地上廣泛銷售國產三輪車、拖拉機等產品。”
上述地區,實際上也是國內前幾大電動三輪車生產基地出口的重點市場。據洛陽晚報報道,偃師區的三輪摩托車除少量出口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外,出口目的地集中在東南亞、中亞、西亞、非洲、拉美等區域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對無錫錫山區而言,東南亞已成其電動車全面出海的突破口,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市場體量可觀。秦曉明對澎湃新聞介紹,南非市場正在快速崛起。
海外市場開發并非一朝一夕。從開始有意向開發、到收獲真正的用戶認可、再到拿下一定的市場份額,李淵詩和時風集團用了十年時間,才在非洲市場獲得成功。“期間是大量的市場調研、推廣、演示、試用、維修、服務,以及與政府主管部門協調掛牌、道路管理的政策法規等等。從零到業務額過億,這是一個長期的市場耕耘和培育的過程。當前我們在西非的加納、科特迪瓦、尼日利亞等國家大量銷售三輪車,每年都是一萬多臺,既叫好又叫座。”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以發展中國家為主,1萬元人民幣上下的電動三輪車在當地最為暢銷。有報道稱,中國制造的三蹦子甚至在非洲的坦桑尼亞、津巴布韋等國家催生出了租賃使用模式:投資人出資建設一個太陽能充電站,購買幾十輛三蹦子,然后出租給當地的農民和商販使用。
“三蹦子在美國的火爆,是中國企業和產品出海的一個縮影,展示了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潛力。但成功的出海不僅僅是產品的輸出,更關鍵的是對貿易數據結合出海實踐的堅持,以及對目標市場的深入理解和長期耕耘。這是中國企業出海時首先要考量的。”李淵詩總結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