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發熱、頭暈……最近出現“新毒株”?專家回應來了!
“被傳染流感了,感覺有點頭暈”
“是新毒株出現了嗎?”
近日,全國多地進入流感高發季節。不少人表示,感染后除了有發熱、呼吸道癥狀,還會覺得頭暈,疑似“新毒株”流行。
流感要怎樣預防?不吃藥能“扛”過去嗎?對此,醫生作出解讀。

未發現“新毒株”
老人小孩等是高風險人群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北方地區流感高發季節。以北京為例,今年高發期來得較晚,12月才開始逐漸進入流行季節。監測結果顯示,本次流行的主要毒株為甲型流感H1N1型。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介紹,流感發病后,往往會出現發熱、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癥狀,以及頭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癥狀。“雖然癥狀在體感上較其他呼吸道感染更重,但流感是自限性疾病,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大部分可以自愈,病程一般在5到7天。”
老年人、嬰幼兒、孕婦、基礎病患者、肥胖者等免疫力較低人群是感染流感病毒后發生重癥的高風險人群。
李侗曾說:“脆弱人群感染后更容易引發肺炎,或發生相關合并癥,也可能引起原有基礎病病情波動,增加住院治療可能。”
如遇突發情況,在沒有帶醫保卡的情況下如何帶孩子就醫?
本市兒童醫保患者由直系親屬,通過“隨申辦市民云”APP成功申請“親屬隨申碼”后,被申請人掛號、付費時掃“親屬隨申碼”,醫保部分會通過親屬的醫保賬戶支付。

呼吸道病毒也可導致頭暈
盡早抗病毒治療可縮短病程
李侗曾表示,治療流感的抗病毒藥物,在出現癥狀后48小時內使用效果最好。盡早使用抗病毒藥物,可以縮短病程,降低發生重癥和傳染給周圍人的風險。建議接觸過流感樣癥狀者后出現癥狀的人群及重癥高風險人群,應盡早進行抗病毒治療,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有市民反映,最近出現了以頭暈為癥狀的“新毒株”,屬實嗎?
李侗曾介紹,目前沒有發現呼吸道傳染病的新毒株。個體感染呼吸道病毒存在不同的表現。頭暈、頭痛、乏力、肌肉酸痛等都是呼吸道傳染病較為常見的癥狀。這是病毒大量復制后,隨血液循環散播到各部位,引起的全身癥狀,也是免疫系統識別病毒后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人偏肺病毒感染逐漸增多
醫生提醒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全國呼吸道傳染病監測情況,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其中,人偏肺病毒感染逐漸增多。

圖源:中國疾控中心
對此,有醫生在社交媒體做出提醒:

據悉,人偏肺病毒(HMPV)感染癥狀與其他呼吸道病原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相似,因此單憑癥狀難以區分。醫生通常會結合以下信息來做出診斷:流行病學史(比如最近是否接觸過感冒患者)、臨床表現(如咳嗽、發熱、呼吸困難)、實驗室檢查(如病毒核酸檢測或抗體檢測)。
目前,還沒有針對HMPV感染的特效藥物和疫苗,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
如遇特殊情況需要就醫,沒帶醫保卡如何看病?
上海醫保參保人,如在上海就醫時沒帶醫保卡,可刷“隨申辦市民云”APP中的“醫保電子憑證”進行醫保結算,實現醫保卡脫卡支付。

開通“醫保電子憑證”步驟如下↓
實名登錄“隨申辦市民云”APP→點擊“辦事”頻道→點擊“醫療付費一件事”進入服務頁;

首次使用時,點擊“同意協議并激活”→掃臉認證→確認信息后,即可開通“醫保電子憑證”服務;

同步開通“醫保電子憑證”的“信用就醫”服務
享受無感支付就醫體驗
通過“隨申辦市民云”APP完成網上簽約功能,進行在線綁卡,授權提額,開通“信用就醫,無感支付”功能,就診期間發生的所有醫療費用,無論是醫保部分結算還是自費部分結算,自動由醫保和綁定的信用賬戶實時支付。與原先診療流程相比,就診患者可以先診療、后還款,無需再反復排隊,實現在醫院就醫繳費時,安全、便捷、免排隊的無感支付體驗。操作步驟↓
點擊“信用就醫 無感支付”→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簽約方式并提交申請,成功操作后即可開通“信用就醫,無感支付”功能;

服務開通完成后,在就醫時,只需打開“醫保電子憑證”→“立即使用”→刷碼即支持實現,醫保部分實時結算;自費部分將從簽約的銀行卡(信用就醫)中進行扣費;

人偏肺病毒感染如何預防?
1.好習慣:養成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的衛生習慣;
2.常通風: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通暢;
3.少聚集:盡量避開人群聚集或者空間密閉的場所;
4.提高免疫力:均衡飲食、適度運動,規律作息;
5.加強宣傳:開展防控知識宣傳,在流行季加強HMPV監測。
就醫后,如何快捷獲取到電子發票?
相較于傳統的紙質票據,電子票據具有信息準確、保存方便、查詢快捷等諸多優勢。就醫后,市民可登錄“隨申辦市民云”APP→進入“我的”頻道→點擊“我的票據”→點擊需要查看的票據下方的“查看詳情”→點擊“保存圖片”,即可將電子票據保存至手機相冊中。

文章內容和配圖來源于|新華社微信公眾號、中國青年報微信公眾號綜合北京日報、中國疾控中心。轉載和授權請聯系原作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