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云南普洱正式發布《綠色經濟與生態產品總值(GEP)核算綜合評價技術規范》| 綠會研究室參與編制
【中國綠發會訊】12月18日,云南省普洱市正式發布《綠色經濟與生態產品總值(GEP)核算綜合技術規范》地方標準。此項標準的發布,是普洱市繼2014年獲批成為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以來所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生態環境優越,自然資源豐富。2018年前后,為保護普洱市的青山綠水、推動普洱市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普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探索邊疆地區立足自身優勢發展綠色經濟、加快現代化發展的新路子。

普洱市瀾滄江一帶的地形地貌。
從2018年起,普洱市每年開始施行綠色經濟與生態產品總值(GEP)同步考核,對全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形成GEP與GDP雙核算、雙運行、雙提升的良好局面。2021年,在前期踐行并充分探索綠色發展的基礎上,普洱市發展改革委員會聯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等一起,組建技術規范起草小組,啟動《綠色經濟與生態產品總值(GEP)核算綜合評價技術規范》的編制工作,并申請地方標準立項。
普洱市《綠色經濟與生態產品總值(GEP)核算綜合評價技術規范》標準的研究編寫,前后歷時三年。該地方標準主要分為兩部分,即綠色經濟價值核算和生態產品總值(GEP)價值核算。在該技術規范中,主要規定了普洱市綠色經濟與生態產品總值(GEP)核算綜合評價的范圍、基本原則 、評價體系、評價方法、評價數據要求等。這一技術規范,可以為將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提供重要支撐,為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開展區域生態補償、推進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編制自然資產負債表等提供科學依據。

普洱市無量山的千年古桑。(圖片由綠會研究室提供)
普洱市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優勢的水資源、以及獨特多樣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借助該技術規范,能夠準確、實時地測算本地自然資源的生態價值,衡量自然資源儲備與經濟發展間的動態關系,推進區域化綠色可持續發展,這對普洱市在即將完成的“十四五”及接下來的“十五五”發展中,制定或調整更為合理、均衡的生態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政策提供了可量化工具。
據了解,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普洱市將在未來發展中,依據這一技術規范,在綠色金融、生態補償、產業轉型等多方面開展創新實踐,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與人才投身綠色發展,為其他同類型地區提供可借鑒、可復制的“普洱樣板”、“普洱經驗”。
文/gone
審/summy
排版/angel
本文來自“中國綠發會”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