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西贛州三溪鄉為民生項目三次棄建辦公樓,鄉政府院子已成“老破小”
“‘基本上政府下來的錢都是用在老表那里。’村民告訴記者,三溪鄉政府原來是準備建新的辦公樓的,但最后把錢都用在村民身上了,導致新樓推遲了三次都沒建起來。”
12月24日,大江新聞客戶端發布了一則題為《三溪鄉為何三次棄建辦公樓 Why Sanxi Township abandoned building the office buildings three times》的視頻報道,介紹了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三溪鄉政府為民生項目分別在2006、2017、2021年三次棄建新辦公樓,而沿用至今辦公樓中,最老舊的一棟甚至建于20世紀70年代末。

贛縣區三溪鄉政府。大江新聞客戶端 視頻截圖
澎湃新聞注意到,江西日報今年10月23日也曾報道了三溪鄉政府三次棄建辦公樓的故事。
報道稱,三溪鄉政府院子是出了名的“老破小”——5棟低矮的房屋分布其中,樓房老舊,墻體斑駁,樓房大都建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最老舊的一棟建于20世紀70年代末。幾十年來,這幾棟樓房除了必要時修繕屋頂,幾乎未進行任何改變。


贛縣區三溪鄉政府院內宿舍。微信公眾號“贛州發布”
“我1984年來到這里工作時,這些樓房大部分只有兩層,一樓是磚混結構,二樓是預制板粉刷,屋頂是蓋瓦的,所以經常需要到樓頂撿瓦補漏。”三溪鄉干部曾衛紅說,除了房屋老舊,臥室面積也比較小,只能擺放一張小床和一個桌子,門和窗戶都不大,房間較為昏暗。如今,三溪鄉還有十幾名干部在圩鎮單位借房辦公。
“我們三次放棄新建辦公樓,最終把資金投入修路、渡改橋、圩鎮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民生讓步。”三溪鄉黨委書記周巍說。

贛縣區三溪鄉政府辦公室。微信公眾號“贛州發布”
報道提到,三溪鄉幾屆班子都曾有過重新修建辦公居住場所的打算,有幾次各項條件都非常成熟,準備了資金、找好了土地,只等動工。2006年,一場大雨淹沒了鄰鎮到三溪鄉的必經道路,給村民的出行造成很大困難。這讓大家認識到,住房和辦公條件不好,還可以克服,而修橋這件民生大事則不能再耽誤了。他們把準備建新辦公樓的地塊出讓了,將這筆錢用于修建大橋。2010年7月,橫跨平江,連接三溪鄉新星村、南塘鎮都口村的三溪鄉新星大橋竣工通車,徹底結束了三溪百姓舟楫以渡的歷史。2017年,三溪鄉黨委政府再次考慮新建辦公樓。但當時正值脫貧攻堅,該鄉爭取了福龍家園易地搬遷項目。為提升改造福龍家園,他們又把建辦公樓的資金拿出來,配套建設便民服務中心和充電樁等基礎設施,打造了標準較高的易地搬遷安置點,讓大山深處的村民先住新房、住好房。
“2021年,考慮到老舊的圩鎮太小,容易擁堵,群眾趕集買賣不方便,制約了經濟的發展,于是鄉里再次把建樓的預算拿出來,改造圩鎮和拓寬路面。如今,雖然仍在舊樓房辦公、居住,但大家沒有一絲怨言。”周巍說。
三溪鄉位于贛州市贛縣區東北邊陲,距縣城50公里,全鄉總面積58.8平方公里,下轄新星、三溪、下濃、寨九坳、西溪、古茂、山頭、里龍、土龍等9個行政村和1個圩鎮居委會,80個村民小組,3186戶,1.5萬余人。全鄉有耕地9500畝,山地5.8萬畝,農業主導產業以甜葉菊和大棚蔬菜為主,次為油茶和特種養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