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別讓黑產再坑孩子,揭批代練、租號老底
為了孩子,該對這些“黑產”出重拳。
租號、買號、代練……誰在幫孩子們繞過游戲“防沉迷”?
近日,#央視曝光未成年人繞開防沉迷只需4元#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引發網友熱議。

據央視焦點訪談報道,“租號”是一種租用他人游戲賬號來玩游戲的方式,價格從一兩毛錢到幾十塊錢不等。
通過這種方式,不少未成年人以成人的身份登錄游戲,繞過了“防沉迷系統”,再無游戲時間的限制。
除了“租號”外,一些未成年人還通過購買游戲賬號實現無限制暢玩。
除了租號、賣號外,更有一些孩子做起了游戲“代練”,既能繞過“防沉迷系統”無限制暢玩,又能賺到錢。
一些游戲代練公司也盯上了這群孩子,他們以“當代練”為誘餌,安排未成年人作為“低價代打”,賺起了“差價生意”。

這種代練市場和租號、買號一樣,有專門的App、網站、店鋪,還有一些游戲主播工作室等,發單、接單供求兩旺。
近年來,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管理部門乃至全社會可謂絞盡腦汁,防沉迷系統也陸續成為平臺標配。
但是防不勝防之處就在于,總有人挖空心思、頂風作案,以破壞既有規則的方式,挖防沉迷系統的墻角,干起了禍害未成年人的勾當。
與此同時,一些新興職業也在興起。
據了解,目前游戲陪玩行業從業者已經超過百萬人。有統計指出,僅靠游戲陪玩兼職,從業者月收入也有三千元以上。
2022年年初,人社部下屬的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指導的《騰訊助力新職業與就業發展報告(2022)》正式發布。
報告公布了數字生態下的147個新職業,其中“游戲陪練師”及“電子競技運營師”被評估為穩定期數字生態職業,每個職業將為行業相關領域帶來約50萬—100萬的就業崗位。
然而,一些代練、租號黑產卻假借陪練、陪玩之名,坑害未成年人。
如何讓未成年人禁入,也成為了一個社會討論焦點。
租號代練市場一直存在,這其中不乏有未成年人參與其中,這種市場長期存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游戲租號過程中,基本沒有未成年人驗證就可以租號,對未成年人有什么危害?
買號過程中,賣家幫買家將賬號實名認證為成人賬號并完成部分人臉識別且標注“無防沉迷”,滋生了大量買號交易,這種現象應該如何遏制呢?
未成年人防沉迷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在游戲租號、買號、代練等方面,應該怎么去保護未成年人,各方應該怎么去做?
對此,財經網胡磊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必須理清幾點,揭開代練、租號的老底,讓它無所遁形。
第一,陪練和代練,是兩碼事。
第二,無論何種職業,未成年人都不應該從業。
第三,平臺方應該加大打擊力度,技術層面能做到可防可控。

但凡違規,危害青少年,就是黑產,沒有任何理由。
首先,陪練不是代練,作為一種電子競技領域的服務。
陪玩的定義應該是陪練,即和玩家、電競選手組隊,通過在游戲里配合,提高相關消費者的技戰術能力。
但此前,此類服務往往變味,成為一種請高手帶升級,甚至變成直接登陸玩家賬號代練。造成這一原因的本質,還是另類“人民幣玩家”的驅動。
同時,代練是用別人的賬號玩游戲,本質上不符合游戲實名制規定,也會造成很多漏洞。
如果僅僅是為了加速升級和上分,讓高手直接登錄玩家賬號代練,不僅成為了游戲競技生態的破壞者,還帶來了未成年人沉迷游戲的隱患。
尤其是未成年人如果租號、代練,則有可能通過成年人賬號無限制的游戲,實際繞開防沉迷系統,對其生活、學習都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甚至歪曲其三觀。
對此,游戲廠商應該加大查處力度,包括并不限于對IP異地登錄、游戲時間集中在學生放學后時段等特殊情況的巡查。
并根據賬號反映出來的“疑似未成年人登錄情況”,加大人臉識別的隨機抽檢力度。

有關部門也要和各個平臺、游戲公司聯手,對代練行為和團隊進打擊。
此外,對于代練(陪練)這個職業,應該進一步將其職業屬性定義在類似體育、健身項目的教練、陪練上,讓其成為一種電競訓練方式。
只有盡早明確游戲代練行業的職業規范、從業年齡和相關禁忌,才能有效地引導從業者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真正成為電子競技行業的助推者,而非游戲生態的“破壞者”。
寒假就要來了,請快一點斬斷這些危害未成年人的黑產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