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非洲氣候變化與自然向好簡報
作者:原欣瑤
原載于:公眾號“Diinsider草根創變者”
【本期關注】
聯合國:埃及舉辦第十二屆世界城市論壇
第十二屆世界城市論壇由埃及政府與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UN-Habitat) 于 11 月 4 日至 8 日在開羅合作舉辦。本屆論壇的主題為“一切從家開始:推進地方行動建設可持續城市和社區”,與會方將重點關注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本地化,以及應對當前全球挑戰所需的地方行動和倡議。埃及環境部長 Yasmine Fouad 在11月5日出席了以城市發展和氣候危機為重點的高層對話。部長強調埃此次論壇正值氣候變化與城市環境相互交織的關鍵時刻,應對這些挑戰需要綜合考慮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的綜合政策方法。(Egypt today 2024-11-05)
洛克菲勒基金會為非洲氣候基金會提供21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拉開帷幕之際,非洲氣候基金會(ACF)宣布啟動“非洲能源未來計劃”(AEFI),這是一個專注于非洲主導和設計的能源轉型解決方案的新資助平臺。 該計劃由洛克菲勒基金會提供的210萬美元資金啟動,旨在為非洲的能源系統建模和分析卓越中心提供多年資助。AEFI最初在ACF內部孵化,ACF是非洲首個在氣候與發展交叉領域開展工作的非洲主導再分配資助機構。目前,約有6億非洲人(占總人口的45%)無法用電,而大量人口缺乏負擔得起且可靠的能源供應,這阻礙了非洲的包容性增長和工業發展。非洲國家當前的能源政策和投資決策將在未來數十年影響發展成果、排放軌跡和經濟路徑。優先從政策、投資和本地化需求角度出發,制定能源轉型決策,有助于實現未來最大的影響。AEFI將通過競爭性方式提供多年資助和技術支持,資助非洲的研究機構或合作研究小組,包括大學、智庫和政府部門。這些靈活的資金將幫助這些機構吸引并留住頂尖人才,擴大研究項目,并更有效地與政策制定者互動。首次競爭性資助計劃將于2025年啟動,目標是在未來十年支持多達20個研究中心。(非洲氣候基金會 2024-11-15)
聯合國:巴庫協議達成發展中國家不滿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于24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閉幕。經過兩周多的艱苦談判,近200個締約方最終就多個關鍵議題取得共識,特別是達成2025年后氣候資金目標及相關安排,并設立到2035年發達國家每年至少籌集3000億美元的資金目標,用于支持發展中國家氣候行動。然而,多個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團表示對這一資金目標深感失望。在COP29閉幕前兩天,全球南方國家拒絕了發達國家提出的出資2500億美元的一攬子方案。鑒于新興市場和小島嶼國家不對氣候變化負主要責任,許多國家認為這一方案提供的資金不夠。在談判團隊再三堅持下,最終將金額提高至3000億美元,但這仍然與科學界普遍認為的避免災難性人為氣候變化所需的最低資金1萬億美元相差甚遠。(新華社新媒體 2024-11-27)
【國別動態】
南非:氫能發電裝置將在亞特蘭蒂斯經濟特區試運行
氫能應用領域的創新者HYENA和亞特蘭蒂斯經濟特區公司(AESZCo)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合作測試和部署用于輸送電力的氫燃料發電機組。該諒解備忘錄標志著南非朝著氫技術整合邁出了關鍵一步,預計將推動該國在可持續離網能源解決方案方面的努力。初步部署將使用HYENA POWER POD的一種中小型氫燃料發電裝置,為ASEZCo 1區補充電源,并進行廣泛測試以評估其電力、環境和經濟效益。ASEZCo首席執行官強調該項目宇亞特蘭蒂斯經濟特區的綠色技術愿景相一致。該項目標志著亞特蘭蒂斯經濟特區的有一個里程碑,該去因其在生態制造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而受到認可,而HYENA也正在加快其在非洲推廣燃料電池技術的使命。(ESI Africa 2024-11-01)

圖:南非的綠氫項目;來源:African Energy
埃塞俄比亞:非季節性降雨威脅農作物產量
受到反季節降雨對農業生產的威脅,埃塞俄比亞的奧羅米亞州和阿姆哈拉州的農民正面臨農作物損失,收成免受過度降雨影響的嚴峻挑戰。有農民指出,反常的降雨影響了作物的質量和產量,同時水土流失和洪水也正在影響主要農作物,今年的反常氣候比去年更加嚴重。糧農組織2024年10月10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盡管埃塞俄比亞的主要季作物前景看好,但反季節降雨以及干旱、局部洪水和阿姆哈拉州和奧羅米亞州等地區不安全狀況的持續影響,正在危及作物的質量和產量。因此,預計約有1580 萬人需要緊急糧食援助,惡劣的天氣條件加劇了農業生產中的脆弱性。(Addis Standard 2024-11-04)
馬達加斯加:降水變化影響荔枝產量
2024年馬達加斯加的荔枝采摘季從11月12日星期二伊始。作為全球最大的荔枝生產國,馬達加斯加為歐洲市場年底節慶幾乎提供了全部供應,因此荔枝采摘季的經濟意義重大。然而,今年的生產形勢卻不容樂觀。相比去年同期,荔枝的成熟期提前了15天以上。根據最近幾天的實地評估,今年的預計產量遠低于2023年。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很多,其中氣候變化是一個顯著因素,今年前三個月的降雨量明顯偏多,累計降水量達到2500毫米,這對植物的發育和生長產生了很大影響。此外,荔枝需要氣溫下降到15-16°C的氣候沖擊來促進果實的發育,但今年這一條件難以達成。(RFI 2024-11-09)

圖:馬達加斯加荔枝;來源:RFI
莫桑比克:托克集團承諾幫助恢復森林
根據在COP29 會議期間簽署的一項協議,全球最大的原材料貿易商之一的托克集團將幫助莫桑比克開展大規模森林恢復項目。莫桑比克的森林砍伐在四年內影響了 875,453 公頃的土地,且多數砍伐集中在米翁博森林,該森林占地 200 萬平方公里,為 11 個南部非洲國家的 3 億多居民提供生計。它包括熱帶和亞熱帶草原、灌木叢和大草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干旱熱帶森林生態系統。根據土地和環境部信息,米翁博森林恢復項目是落實《馬普托宣言》關于對該森林生態系統進行可持續和綜合管理的關鍵。據制定該項目行動計劃的莫桑比克政府稱,計劃采取的舉措首先是繪制和恢復受森林砍伐最嚴重影響的地區,以及監測和開發替代森林開發的創收項目。(Club of Mozambique 2024-11-18)
阿爾及利亞:國家森林總局采取行動應對家八哥入侵
在城市內發現家八哥的消息引發了阿爾及爾市民的擔憂。這種椋鳥來源于印度,被列為世界上最具入侵性的物種之一,會對當地生物多樣性構成嚴重威脅。面對這一迫在眉睫的危險,阿爾及爾森林管理局已緊急啟動了一個應對措施,以研究并控制這一入侵物種的傳播。森林管理局表示,已成立一支由其內部干部、位于Régha?a和Zéralda狩獵中心的鳥類養殖專家以及阿爾及爾獵人聯合會的代表組成的團隊,共同應對此次生物入侵事件。應森林總局的要求,該團隊的任務是跟蹤、識別和監測這種鳥的群落,研究其運動、飲食和行為,以便制定科學的行動計劃,旨在在不破壞生物平衡的情況下預測可能的生態風險。(Algerie 360 2024-11-25)
埃及:國際金融公司將投資6.05 億美元用于氣候融資
世界銀行集團成員國際金融公司(IFC) 宣布,計劃投資6.05億美元,支持埃及的氣候融資、可持續旅游業和中小微企業的金融包容性。IFC非洲地區副主席塞爾吉奧·皮門塔在此次埃及訪問期間簽署了三個重點項目協議,都致力于促進可持續發展、推動金融包容性以及支持該國的綠色增長計劃。這些項目符合世界銀行集團針對埃及的國家伙伴關系框架,旨在促進綠色、包容和有韌性的增長,同時支持國際金融公司擴大私營部門和中小微型企業融資渠道的更廣泛戰略,特別是在氣候融資、可持續基礎設施和創造就業機會方(ahramonline 2024-11-26)
坦桑尼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桑給巴爾啟動青年氣候計劃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發起了一項可持續教育倡議,即“年輕人參與氣候行動”,旨在讓兒童掌握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對桑給巴爾群島影響所需的知識和意識。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代表Laxmi Bhawani 女士在Chunga小學和Tumekuja 中學舉行的啟動儀式上表示,氣候變化對兒童產生了嚴重影響,包括氣溫上升和疾病易感性增加。她也強調了桑給巴爾因氣候變化而面臨的重大挑戰,包括海平面上升、氣溫升高、干旱造成的糧食不安全以及瘧疾等疾病傳播的增加。教育和職業培訓部教育主任AsiadiIssa女士呼吁持續努力讓年輕人參與應對氣候變化,敦促當地社區將氣候變化辯論納入日常對話中,以增強基層意識。(The Citizen 2024-11-26)
【中非合作】
中國與摩洛哥校企合作共建綠色能源與先進材料聯合實驗室
來自中國、摩洛哥兩國的高校和企業近日共同簽署《共建中摩綠色能源與先進材料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書》。相關方將在綠色能源技術、先進材料研發、高端裝備研制等領域開展合作,協同開展前沿關鍵技術研究和高質量人才培養。此次,西安理工大學、華電科工股份、華電藍科與摩洛哥喬艾卜·杜卡利大學簽署協議,并為華電(摩洛哥)綠色能源與先進材料工程技術中心揭牌。據介紹,通過共建聯合實驗室,旨在深化中非在綠色能源與先進材料領域的科技合作。聯合實驗室將圍繞太陽能、風能、儲能與氫能、火力發電等領域的關鍵技術開展研究,以期實現綠色能源系統的智能感知,推動該領域的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同時,相關方致力于將工程技術中心打造成國際一流的綠色能源與先進材料創新聯合體、高水平人才培養基地、中非國際創新引智合作基地。(中國新聞網 2024-11-11)
中國與尼日利亞合作建設萊基低碳示范區
11月15日,在COP29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高級別論壇期間,中國生態環境部與尼日利亞環境部簽署關于合作建設萊基低碳示范區的諒解備忘錄。根據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尼日利亞萊基自貿區共同建設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非洲光帶”萊基低碳示范區,通過共同編制萊基低碳示范區發展規劃、開展相關交流研討和能力建設活動,為尼日利亞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提供支持,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綜合開發區探索能源、建筑、交通等低碳發展路徑提供參考。建設萊基低碳示范區既是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十百千”倡議的具體舉措,也是《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25-2027)》下中國與非洲國家共同實施的“非洲光帶”務實合作項目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2024-11-19)

圖:在建中的萊基港;來源:人民網
中非綠色產業鏈專項資金首個項目落地開工
國家開發銀行子公司中非發展基金聯合中廣核能源國際、中鋼集團和南非當地投資商KONA(科納控股有限公司)等開發投資的南非TFC光伏電站一期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是中非發展基金在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后設立“中非綠色產業鏈專項資金”以來投資的首個項目。今年10月,中非發展基金落實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設立規模50億元等值人民幣的中非綠色產業鏈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中非綠色產業鏈上中下游各環節合作,促進非洲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礦產和傳統產業綠色升級等領域發展。截至目前,中非發展基金累計在南非投資近12億美元,投資了一批產能合作、基礎設施項目,為南非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積極貢獻。此次投資的南非TFC光伏電站項目位于南非東北部林波波省,項目總裝機容量100兆瓦,其中一期項目裝機容量60兆瓦,建成后預計每年可提供清潔電力1.47億千瓦時,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0萬噸。(中國一一帶一路網 2024-11-20)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