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年吞吐量突破5000萬標準箱創全球紀錄,上海港的故事不僅限于數據
12月22日上午,在上海港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現場,經由橋吊遠程操作,一只身披紅衣的集裝箱從AGV(全自動無人導引車)上被穩穩抓起,精準吊裝搬運到遠洋班輪的甲板上。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港集團獲悉,至此,2024年上海港第5000萬標準箱(TEU)裝卸成功完成,創下全球港口集裝箱運輸史上最高紀錄,并有望連續第15年居全球首位。
2024年上海港第5000萬標準箱(TEU)裝卸成功完成。上港集團 供圖
這一“5000萬箱級”超級體量的達成,標志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躍上新臺階、踏上新征程。
集裝箱吞吐量的不斷增長,彰顯上海港世界一流航運樞紐的地位。如今,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在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排名中已連續5年穩居全球前三。目前,上海港擁有近350條國際航線,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港口連通度連續13年居全球首位。不僅如此,上海港洋山港區已連續兩年位列全球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CPPI)榜首。
時間回撥到2017年,那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000萬標準箱的歷史大關,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的傲然問世。洋山四期的誕生,標志著中國港口行業在運營模式和技術應用上,實現了里程碑式的跨越升級與重大變革。7年來,洋山四期生產效率屢創紀錄,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超3500萬標準箱,同傳統碼頭相比,人員減少70%的同時綜合效率卻提高30%,且人均勞動生產率為傳統碼頭的213%。
“洋山四期的成功并不是上海港在智慧化道路上探索的終點,恰恰相反,這只是起點?!鄙细奂瘓F哪吒科技黨總支書記、總經理黃桁表示。
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
2024年8月,上海港羅涇集裝箱港區一期工程正式開港,這是上海港繼洋山四期后向自動化碼頭領域的又一次全新探索。
黃桁告訴記者:“創新永無止境,我們這次裝上的是一顆基于國產數據庫、國產操作系統和服務器,性能更好,而且可直接復制到傳統碼頭上。”
據悉,上海港的第三座自動化碼頭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建中。未來,小洋山北作業區將新建7個7萬噸級和15個2萬噸級集裝箱泊位,總設計能力1160萬標準箱,預計2026年可形成初期產能150萬標準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23年以來,上海港分別與洛杉磯港、漢堡港共建“綠色航運走廊”,為全球綠色航運走廊建設提供了示范樣本。
上海港羅涇集裝箱港區的投產就是生動的體現。該港區曾是上海港煤炭和礦石運輸服務的主要作業區,屬于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碼頭,后來為響應長江大保護而停運,如今已騰籠換鳥,變成了上海港智慧、綠色碼頭的典型代表。其最具特色的是,在建設過程中巧妙利用原有廢舊材料建造新碼頭,舊結構資源利用率達70%,而被拆除的30%建筑材料均被再次利用,成為我國首個系統化舊碼頭集裝箱改造項目。
除此,上海港集裝箱碼頭已全面配備岸電設施,岸電使用率大幅提高,預計今年全年連船艘次和節電量增長將達250%和200%。同時,洋山港區打造成為全國首個高星級“綠色港區”,并逐步對碼頭大型裝卸設備進行低碳化改造。
上港集團近年來還搶占清潔燃料加注新賽道,在LNG和綠色甲醇業務上實現競跑突圍。目前,上海港已位列保稅液化天然氣(LNG)加注港全球前三位。
“海港未來”輪為國際航行船舶加注LNG。
上港集團能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羅文斌介紹,截至目前,上海港已完成國際航行船舶保稅LNG加注125艘次,加注量73萬立方米。同時,LNG加注服務呈常態化趨勢,預計2024年上海港全年加注量將達45萬立方米,增長超70%。在服務范圍方面,近期有望實現從洋山港區向外高橋港區延伸拓展,實現上海港的全覆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