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6塊的百年雪花膏跟赫蓮娜沒差?”奶奶輩彩妝被捧成大牌平替
原創 嘴嘴 Vista氫商業

“奶奶輩彩妝”在美妝博主圈流行開來。
3塊1的鹽巴袋裝散粉既能吸汗吸油又能當爽身粉,什么紀梵希什么玫珂菲見了都得喊聲啞門太上皇;6塊2的雅霜雪花膏成為一眾貴婦面霜的超絕平替,lamer的味道黑繃帶的質地,112年的雅霜熬過了好幾輩奶奶,穩穩成為真正的面霜宇宙起源。

縱使外面的妖艷新人紛紛擾擾,奶奶輩的彩妝們講究真百年,真太奶。
愛上國貨彩妝太奶的理由千千萬,打工人摸著褲兜里的2塊碎銀,說出了不得不愛的原因:便宜。
當月薪2萬變成一個敘事標簽,沒想到臨近年底互聯網的故事模板終于輪到了月薪3000的你和我,“10塊以下的彩妝和護膚品?太好了,這回等到了:《月薪3000,買得起化妝品》。”

從前車馬很慢,不流行預制、不搞添加劑,所以國貨彩妝太奶都是“真正的純天然”。
在一眾博主的測評視頻中,低價只是入門理由,更讓人心動的是走極簡路線的成分:
現代彩妝成分表宛如早八會上領導“簡單說2句,一說2小時”的慷慨激昂,縱使你有著一目十行的奇功也簡單看不完這占一頁紙的化學元素組合。太奶們就簡單許多,珍珠粉、滑石粉和礦油成為三大天王,偶有太奶真同款香味的香精已經算整了花活。
如今無論是喜歡搞植物成分的歐美人,還是走自然路線的日韓妹,玩的都是咱奶剩下的,甚至爾等不過把咱奶幾十年前的老東西抽了點理念、做了產包,換了名、貼了皮,就做出了新產品。
彩妝太奶們價格簡單、成分簡單,化妝步驟也簡單。
追憶往昔的網友翻箱底找出奶奶輩兒的彩妝書,才發現如今你出門化妝1小時,回到過去只需寥寥幾筆,“這書上全是技巧,沒有套路。”
妝容種類也不像現在的“中式白開水、狼系亞裔風、幼態輕混血”繁瑣,直接了當按性別、膚色統一劃分,如男青年妝和白女人妝,女少年妝的經典造型參考氣血多到溢出屏幕的小燕。好久沒有看到如此直白的命名,好久沒有見過如此精神的人類了。

左圖源:小紅書@阿爾法
奶奶的護膚是自然的,奶奶的彩妝是天然的,所以奶奶就算濃妝艷抹都不需要使用卸妝產品(也可能是防水性能差)。
看著博主們五花八門的介紹,我也按照攻略購買了一些依舊在產的國貨彩妝。有《紅樓夢》賈府大小姐同款,也有咱媽年輕時追過的網紅頂流。

氫商業攝
(1)紫羅蘭袋裝散粉:比一袋鹽還便宜,只要3.12元
想得到過去的彩妝樸實無華,卻沒想到太奶們如此接地氣。
鹽巴散粉學名為紫羅蘭沉香粉,網友送上“鹽巴”的愛稱是因為外包裝宛如你家中常吃的鹽,就是2塊1袋的那個塑料袋。如今你網購彩妝連送的拉菲草都得專門扔次垃圾,但到了鹽巴散粉這兒,沒有任何過度包裝,拆開塑料袋里只剩下一個紙袋。

像鹽巴,像淀粉,也像面粉的包裝,至于到底叫什么你也可以跟著心情命名。包裝雖簡,含量不少,一袋子里塞了50克沉香粉,不過商家沒有贈送任何取裝工具,你徒手舀一手粉時真真像極了取面粉。有人說這3塊的散粉是能吸汗吸油的啞門太上皇,也有人說“是我媽用到現在的爽身粉”。
量大、包裝簡陋,沉香粉極其符合一眾老國貨的“刻板印象”。如今這鹽巴散粉已經悄悄榮登拼多多爽身粉第一,詳情頁上寫著:真正的【老北京國貨】。

“老北京人如此樸素?”包裝上的生產公司為一輕日化,其前身為我國最早化妝品生產企業之一、1965年成立的北京日用化學總廠,曾創立國內首個兒童護膚品牌“寶貝”。
如今老廠雖在,但并沒有專門的電商店鋪。隨便點進去一家銷售3000多件的淘寶店,可以看到商家熱情介紹中夾雜著的錯別字:“由多種礦物質粉經過靜心配比,亮澤膚色,為肌膚提供了一層自然防護層;含有氧化鋅,是一種廣泛的物理防曬劑;成分簡單溫和。”

散粉、爽身粉、防曬,3塊的沉香粉快成了當代最具性價比的產品。“明珠為何淪落至此?是誰讓我錯失了沉香粉?”帶著網友的疑問我咨詢了藥劑碩士、護膚品行業從業者小黃:
“我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中的26種準入防曬劑有兩種物理防曬成分,一個是氧化鋅、另一個二氧化鈦,兩者作用主要是吸收引起曬黑、紅斑的UVB光線。但市面上的防曬產品大多是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搭配使用,僅靠單一的氧化鋅想達到防曬產品的防曬比較難。”
看著沉香粉中的礦石類主要成分中的滑石粉、硬脂酸鋅、氧化鋅等,小黃指出:沉香粉雖然年齡到了太奶級別,但實際對太奶的皮膚并不友好,因為太干。“這套配方更偏向于彩妝中的散粉配方,礦物結構本身的空隙能夠吸附臉上的一些油脂類成分,如果是皮膚油脂分泌不足的干皮使用,效果等同于干上加干。”
“所以可以當作爽身粉,但在輕松讓人干成一張假臉的冬日北京,慎重。”
不過3塊買袋爽身粉也算物美價廉。還有網友說沉香粉里真有沉香,客服回應道:“就像是老婆餅的老婆一樣,沉香粉的沉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2)6塊2一瓶雅霜雪花膏:這才是真正的香奶奶
1965年誕生的lamer面霜被叫做“面霜中的奇跡”,但見了早它50多歲的雅霜,lamer都得喊聲奶奶。
40克的雅霜這些年一直在互聯網上有自己的追隨者,價格也從幾年前的3塊漲到了如今的6塊多,硬生生翻了一倍是因為在坊間傳聞中,這瓶宛如漿糊包裝的白綠色雪花霜氣味、膚感和質感都看到大牌的影子。

“原來不是我一個人覺得海藍之謎像雅霜”“黑繃帶和雅霜的膚感”……時間往回倒退百年,雅霜也曾風靡滬上街頭。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市中心最熱鬧的地界隨處可以看到上海家化這個最早的明星品牌,海報上面印著當紅女明星,一旁寫著:最為愛美仕女之妝臺良伴。
雅霜所在的雪花膏路線也是上個世紀國貨常推出的護膚品類,上海家化前身香港廣生行在1905年推出的“雙妹牌”雪花膏,曾在1915年的巴拿馬萬博會上獲得金獎,和茅臺齊名。
有人解釋如今落魄到用漿糊塑料瓶“是為了降本”,據說上一版的包材還是精致瓷瓶,“最后一批陶瓷瓶的老貨,是2022年過的保質期”,有人為了收藏,專門去二手平臺上花高價收購。
出身在百年世家,位處自帶滬上摩登女郎光環的雪花膏,價格僅僅只要6塊,雅霜的層層濾鏡讓它在都市故事里擁有無數種神奇用法,摸手摸臉摸腳哪兒都行。

圖源:小紅書@Wendy、我是Yeye
但化妝品配方師莫嫡看了成分表后指出:“典型的那個年代習慣使用的防腐劑,甲基異噻唑啉酮歐盟已經禁止在護膚品和化妝品中使用,屬于要漸漸被淘汰的防腐劑。”類似的,上海女人雪花膏也使用了刺激性高,安全性較差、對敏感肌并不友好的防腐劑羥苯甲酯、羥苯丙酯和苯氧乙醇。
不過有網友指出,雅霜真正的魅力是具有歷史感的香味,“剛剛在地鐵上聞到這個味道,突然就想我外婆了,她是永遠香香的漂亮老太太。”
(3)抖音神器爆爆珠粉底液:一搓一捏變粉底
幾個月前,社交平臺上突然冒出一款神奇粉底液:外包管狀似牙膏,里面裝著金色小珠子和透明凝膠。神奇之處在于只要擠一些到手上,珠子破裂二者融合后就會變成肉色粉底液。
在這個由奶茶們引領的爆爆珠年代里,這款原本在你嘴里爆開變成在你手上的粉底液快速走紅,博主們的推廣文案也極其相似,這是“自從我媽學會網購后,一定要買的好物”。

神奇粉底液還憑借著獨特外觀擁有一個更加高級的別名——魚子醬粉底液,又能爆又是魚子醬,如今這款粉底液已經從最初的8塊漲到快30。雖然經常入圍“奶奶輩彩妝”,并憑借著魔法般的用法給足情緒價值,但別人是真太奶,神奇粉底液卻是無中生奶。
生產企業是國貨品牌藍秀,2000年成立于廣州,也曾在此后10年風靡過國內彩妝屆:
2006年品牌面世,邀請林心如擔任代言人;2009年繼續加碼,找來金喜善代言,并帶著2位代言人在在湖南衛視、CCTV8等多個電視臺上瘋狂刷臉。代言人的帶貨能力效果顯著,到了2010年,藍秀國內銷量凈增180%,成為央視上榜品牌,開始銷往東南亞市場,并在之后又找來全智賢站臺。
當年多么風光,如今就多么落寞,再回頭看藍秀已經成為了產品單價20元起步的時代眼淚。我在拼多多上輸入“藍秀爆爆珠粉底液”,沒多看下單了第一個產品,卻沒想到手的是雙管bb霜。
編輯部的同事們也是跟著我開了眼界,我們已經很難見過如此“難用”的產品,難用指的是物理意義上,拆包后按了很多次雙管都沒有擠出液體,終于擠出后也極具戲劇性,二者都屬于萬萬不能擠一管的類型:精華管容易噴射,粉底液管輕則尚可,重則容易刮膩子。

氫商業攝
“更像是00后小孩姐的愛用物。”
(4)謝馥春和戴春林:要不是大清亡了,哪輪得到我用
說起國貨彩妝太奶一定繞不開的2個品牌是謝馥春和戴春林,二者如今雖然廝殺得兇殘,但百年前還是一脈相傳。
更早的祖奶奶戴春林創立于明崇禎年間,距今有近400年歷史,真高級老國貨的見證者是《紅樓夢》,彼時曹雪芹寫到:“就連金釵們開臉時用的也是戴春林秘制的鵝蛋香粉”;
改朝換代到了清代道光年間,一位叫謝宏業的年輕小伙在揚州開了香粉鋪“揚州謝馥春”,當時請來幾位戴春林的老師傅來坐陣。還是那個巴拿馬萬博會,謝馥春“鴨蛋粉、冰麝油、東方固體香水”拿到了兩個銀牌。
或許是二者一直爭搶誰才是真正的太奶,所以二者的產品相似度極高:包裝極其精美、產品品類繼承太奶們當時的模樣、宣傳走非遺文化路線,價格也脫離了10塊錢的低級趣味。
我分別購入了謝馥春的鵝蛋粉、戴春林的胭脂和紫玉膏,加起來300多,單是零頭都已經超過鹽巴散粉們的總和。

氫商業攝
紫云膏類似膠質面霜,膏體呈紫色透明狀,官方宣傳有祛痘、保濕和補水功效,50克價格不到60元。包裝為有一定分量的玻璃瓶,看起來像是古早味兒的香水。“確實香水感更重”,試用后濃烈的六神味道瞬間讓編輯部眾人起來還能再寫800篇稿子;
胭脂的味道就更符合傳統彩妝的奶奶香味,整體包裝用小瓷瓶裝著,5克68元,顏色好不好看是一回事,看到這么多胭脂,美編胖兔覺得這又是一件【可以成為太奶傳承的產品】。
等到我們打開鴨蛋粉才知道所有的話都說得太早,“原來鴨蛋粉長得真和鴨蛋一樣大”,雖然分別贈送了一大一小的散粉盒,但是看著一整個鴨蛋編輯部眾人還是吞了吞口水。如果說紫玉膏和胭脂的包裝是太奶級別,那么鴨蛋粉就是老祖宗,采用的漆盒是非遺,“最貴的是不是就是這個盒子?”

圖源:小紅書@是千優吖
鴨蛋粉并不便宜,一整個199元,如果不看重量,單看價格已經算得上是中高端彩妝。
去年9月,在花西子眉筆那么少那么貴被炒上熱搜時,謝馥春也上了熱搜。
“眉粉用了9年才破了層皮”,一盒5克相當于62根眉筆的重量要價38元。單價雖比鹽巴散粉們高出不少,但使用年限各個都走向太奶,就像那瓶“等我到了太奶都用不完”的胭脂一樣。

價格便宜、量大、配方簡單以及有著歷史光環的籠罩,這股彩妝太奶的風越吹越猛烈。
打工人們越是捧著彩妝太奶,越是揪出當代彩妝的斑斑點點。
“為什么我太奶化妝只有幾個步驟,我卻要面對明明看起來沒差別、類別卻不斷增加的產品?”
《衛報》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上個世紀上半葉的女人們只需要一支口紅、一支粉餅,但到了80年代開始繁瑣起來,“過去的化妝是一種儀式,年輕人開始懷念在Instagram時代和整形手術熱潮到來之前的生活。”
一個口紅研發出800種名稱,如果是質地多元化是貼合了當代女性的不同需求,但唇蜜和唇彩到底有什么本質區別,還是僅僅是因為廠商們通過舊酒換新瓶多掏空一次你的口袋;隔離、氣墊、妝前乳和BB霜又到底有什么不同,素顏霜、晚安霜、晚霜和面霜又究竟誰是誰的姐姐和妹妹。

彩妝品牌的造詞能力每一個字典出版商都自愧不如,如果年終詞匯的評判權交給到了彩妝手里,勢必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而當彩妝產品不斷細分時,也帶來更多的問題,比如敏感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黃種人中肌膚亞健康狀態的占70%,其中60%的都市女性表現為敏感肌膚。
配方師莫嫡看著雅霜的成分后提出疑問:除去過去信息不發達的情況,為什么上個世紀的人用這些老國貨相對較少過敏,現代人使用了更貴的各種精致產品,卻更容易發生過敏?
“一方面是因為去角質、過度清潔”,隨著刷酸的快速走紅,去角質產品已經從美容院專屬變成了白領的家中必備;“另一方面是因為現代護膚品主打高吸收,更多的化學成分進入皮膚引起過敏和皮炎的概率相對也會增加,但老國貨的成本因為比較傳統一般停留在皮膚表面。”
遠川研究所也曾指出:受空氣、環境、壓力、刺激性食物等多因素的影響,肌膚敏感等皮膚問題發生率逐漸提高;同時,頻繁化妝卸妝、濫用護膚品、微整醫美等因素也為皮膚屏障帶來一定壓力,皮膚屏障修護需求快速增加。

越是敏感,打工人就越是懷念配方看起來很簡單的彩妝太奶,“畢竟,那時候的工業程度確實不足以支持五花八門的成分。”
彩妝太奶們是簡單的,同時又是復雜的,體現在包裝上。
就好比謝馥春的非遺漆盒,過去的彩妝包裝多以瓷盒、銅盒、木盒為主,雖然這些包裝放在過去只是常見事兒,但和如今的塑料包裝們相比,一個是手作仙人手工打造的藝術品,一個是后現代的預制塑料盒。
熱愛過去精美彩妝包裝的英國人還成立了一個粉盒收藏家協會,就為盤一盤誰手里的古董化妝盒更精致、年齡更太奶。其中一位成員麗莎·拉爾森的收藏是一個化妝盒:“雙面鍍金黃銅材質,配有金屬網帶手柄,飾有綠色仿鯊魚皮琺瑯,盒子內部還有斜面鏡子、3個彩妝隔間、4個雜貨隔間。”
一個是一捏都變形的塑料,一個是讓你50年后也能成為品味老太的精美黃銅,孰輕孰重立分高下。

但這樣因為價格、成分、包裝被捧上高位的彩妝太奶是真好用還只是營銷?
“你不能說這些成分更天然”,護膚品行業從業者小黃指出:“只能說成分組成比較簡單,是護膚品中的基本基質框架類成分,滿足最基本的需求。就拿雅霜來說,里面的礦油因為封閉性較強、安全性也比較低,消費者接受程度低,現在的護膚品很少會使用。”
因此,你也很難說這些老國貨的性價比就更高。“什么叫做性價比?是花更少的錢買到質量差不多的產品,還是略低的也可以?”小黃拿油脂比較,老國貨們普遍用的是非常低廉的礦油,而大部分護膚品已經開始用天然油脂如牛油果樹果脂、角鯊烷等替代,“只是說一分錢一分貨,這些老國貨做基礎保濕也沒什么問題。”
從礦油到天然油脂,這事兒你可以說是傳統,也可以說老國貨們沒有創新,更典型的是國貨太奶們的香味:往往有著你太奶同款濃香,當編輯部試完6款產品后,有編輯說“等會再來這個會議室開會的人得香暈過去。”

圖源:小紅書@丑八怪和小卷妞
那為什么老國貨的“香味”都這么重,還不更新?
還是錢的問題,“3塊沉香粉你都想到原料不是很高級,為了掩飾一些原材料的味道,有些老國貨會選擇添加較多香料”,小黃分析,“都是錢的事情,成本限制也會導致難以選擇更高級的香料。再加上一些品牌認為經典香氣已經得到了消費者認可,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識別度,因此沒有必要進行大規模的改變,對香型的改動會更加謹慎。”
出于經濟成本等現實原因的考慮,國貨太奶或許好,但也沒有那么好。而為了跟上年輕人的腳步,太奶的進化也非常類似:
包裝努力擁抱國潮和非遺,這事兒做好了是可以值得收藏的漆盒,走偏就成了彩妝屆自己的國潮少女,文化底蘊不足,廉價感十足;
門店位置常常選擇景區,最經典的就是雪花膏,門店設計都是懷舊風情的老上海主題館,包裝紙質碎花盒,價格在40元左右。其中或許有真太奶老品牌,看著千篇一律的包裝,打工人大抵也無法區分。

圖源:小紅書@芯芯??
這樣的國貨彩妝似乎在互聯網上才有獨特的魅力,到了現實中往往一擊就碎。雅霜母公司上海家化在2023財年,歸母凈利潤遠不及10年前水平,由2014年的8.98億元下降至5億元。“傳統的渠道結構,高溢價的產品布局不足”,36氪曾分析。
相比之下,“師徒二人”更加努力。戴春林根據現代美妝的分類增加了氣墊、睫毛膏、面膜新產品,還推出了珍珠飾品以及旗袍服飾等業務;謝馥春打造了原料原產地,還在“文化”屬性上做文章,與漆器廠、玉器廠、廣陵古籍刻印社、天寧寺、重寧寺等一起,成為揚州文化產業的重要一環。

圖源:小紅書@夏伊伊
并終于在去年扭虧為盈,今年4月謝馥春發布2023年年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7703.59萬元,同比增長281.40%,凈利潤682.42萬元。
至于其他的彩妝太奶們,大部分都已經淪為拼多多特供。還有許多你壓根沒聽過、突然冒出來、看似微商的品牌也借著這股懷舊潮,宣傳自家是奶奶的化妝品。
太奶早就不在了,這回真成了死無對證。
這時候再回過頭來看3塊的鹽巴散粉,要廠子有廠子,要年齡有年齡。你說太廉價,怎么不說為了見同事多花3塊我都覺得奢侈?
編輯|橘總
作者|嘴嘴
設計|胖兔
參考資料:
36氪財經,《誰能拯救上海家化?|氪金 · 大消費》,2024.06
護膚問莫嫡,《不要太離譜!!! 休息天逛超市看到這個》,2023.10
化妝品財經在線,《熱點丨延禧時代御用的化妝品叫“戴春林”,之后世界發生了什么?》,2018.10
化妝品財經在線,《多虧了揚州游客,謝馥春上半年營收大增163%》,2023.08
原標題:《“6塊的百年雪花膏跟赫蓮娜沒差?”大清沒亡都輪不上我用的「奶奶輩彩妝」被捧成大牌平替》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