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男子非法持有槍支被判緩刑,又改裝仿真槍試射獲刑三年三個月
12月20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黃浦區檢察院)獲悉,日前,該院辦理了一起槍支愛好者自行改裝仿真槍進行試射的案件。
2024年12月6日,經黃浦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依法對該起案件的被告人張某以非法制造槍支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
今年5月,公安機關在工作中發現,男子張某通過網絡購買了安裝塑料槍管的、擊發“砸炮”以發射彈丸的鋁合金仿真槍一支。之后,其又另行購買了一些材料,對該仿真槍進行改裝,并且將原本以“砸炮”發射鉛丸改為了射釘彈發射鉛丸。之后,張某在家進行試射,因發射時噪音過大,張某還購買了消音器以減小噪音。
經鑒定,張某自行改造的鋁合金仿真槍是以火藥發射為動力的槍支,可以擊發并具有致傷力。“我挺后悔的,以后再也不玩這個了。”到案后,張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7月22日,該案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檢察機關查明,此前,在2023年5月29日,張某被法院以非法持有槍支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而在緩刑考驗期內,他又通過改裝,將仿真槍改裝成了具有致傷力的槍支,系違反槍支管理規定,非法制造以火藥為動力發射槍彈的非軍用槍支,應以非法制造槍支罪追究刑事責任。并且張某是在緩刑考驗期內犯新罪。
法院經審理認為,公訴機關的指控成立,張某在緩刑考驗期內犯新罪,依法應當撤銷緩刑,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
檢察官介紹,涉槍犯罪是指我國《刑法》所規制的違反《槍支管理法》,且以槍支、彈藥為犯罪對象或犯罪工具的各種犯罪行為在理論上的總稱。我國《刑法》從制造、買賣、走私等方面對涉槍犯罪進行了全面的刑罰規制。涉槍犯罪系危害公眾安全的犯罪,檢察官提醒社會公眾,要厘清興趣愛好與法律的界限,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定,不觸碰法律紅線。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