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衛組織警告:禽流感疫情席卷108國,跨越物種界限
聯合國衛生官員近日宣布,禽流感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肆虐,已造成超過3億只鳥類死亡,并警告說該病毒“正日益跨越物種界限”,感染家禽和野生哺乳動物,對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影響。
糧農組織官員丁格拉在關于H5N1變異病毒的最新通報中強調,這種病毒已“侵入野生動物群體”。截至目前,已有超過500種鳥類和至少70種哺乳動物感染病毒,其中包括加州禿鷹和北極熊等瀕危物種。


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官員Maria Van Kerkhove表示,2024年,全球報告76例人感染H5型禽流感病毒病例,其中61例病例來自美國,感染者多為農場工人。其中,美國報告了超過60例病例,同時還報告了野生動物和家禽中H5病毒的爆發,以及奶牛中H5病毒的最新發現。

自今年4月出現第一例人感染H5N1病例以來,美國的感染主要發生在奶牛場或家禽養殖場的工人中,他們的癥狀都比較溫和,如眼睛發紅或咳嗽等。在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10月2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國農業部的埃里克·迪布爾說,眼睛不適癥狀可能是由羽毛或其他攜帶病毒的物質進入工人的眼睛引起的。
從歷史上看,人類感染H5N1的癥狀要嚴重得多。從1997年發現這種病毒到2024年6月,有900多人感染,其中一半以上的感染者死亡。
今年,柬埔寨報告了10例H5N1病例,其中2例死亡。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免疫學家娃索·阿波斯托洛普洛斯解釋說,柬埔寨的H5N1毒株屬于這一流感譜系的另一個分支。她認為,基因差異或可解釋為什么這種毒株毒性更強,導致更致命的疾病。
禽流感到底是什么流感?
流感病毒有多種類型,除了可以在人類之間傳播并引起季節性流感的病毒外,在鳥類和其他動物物種中發現了許多其他甲型流感病毒。這些病毒不同于人類季節性流感病毒,不易傳染給人類。然而,其中一些動物病毒可能偶爾會感染人類。這些被稱為新型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就是一個例子。
禽流感是由那些主要影響鳥類和家禽(例如雞或鴨)的流感病毒引起的,由于它們通常不會感染人類,因此人群中很少或沒有針對它們的免疫保護。然而,如果禽流感病毒通過適應或從人類病毒中獲得某些基因而獲得了在人與人之間輕松傳播的能力,則可能會發生流感大流行。
根據自2003年以來記錄的887名H5N1病毒感染者中有462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估計H5N1的死亡率為52%。
相比之下,新冠病毒目前導致感染者死亡的人數不到0.1%,盡管在大流行開始時這一數字約為20%。
自2020年新型禽流感出現并在世界各地傳播以來,26名H5N1病毒感染者中已有7人死亡,死亡人數接近30%。
一些專家警告說,在更嚴重但罕見的情況下,H5N1可能會感染呼吸道引發肺炎。它還可以感染其他部位,例如眼睛,從而引起炎癥。
不過目前除了H5N1和H7N9毒株可能引起重癥以外,其他型別的毒株造成重癥的機會很低,大家不必過于恐慌。
世衛組織流行病和大流行病威脅管理主任范·克霍夫表示,根據最新科學評估,公眾的感染風險目前處于較低水平。
她同時提醒在農場工作并接觸感染動物的人員仍需保持警惕,因為當前的公共衛生風險被評估為低至中等水平,具體取決于個人防護的嚴密程度。
迄今為止,尚無證據表明H5N1病毒已具備人與人之間的傳播能力,也未報告有人傳人的病例。
預防禽流感的方法:
● 盡量避免直接接觸活禽類、鳥類或其糞便,假如有過接觸,須盡快用肥皂洗手,也就是說沒事不要玩雞,也不要逗鳥;
● 不要購買活禽自行宰殺,也不要購買無檢疫證明的鮮、活、凍禽畜及其產品;
●生禽、畜肉和雞蛋等,一定要燒熟煮透,加工處理生禽畜肉和蛋類后,要徹底洗手;
● 應注意飲食衛生,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強體育鍛煉。
雖然目前感染風險仍然很低,但對可能接觸到受感染鳥類、牛或其他動物的人而言風險較高,建議這部分人應采取預防措施。
“在我們有生之年,我們有可能,甚至很有可能會面臨另一場大流行病。我們不知道它會有多嚴重,但我們可以做好準備。”譚德塞近日在2024年世界政府峰會上說,盡管在監測、大流行基金、疫苗生產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世界仍然沒有為下一種“X疾病”和下一次大流行做好準備。
來源:生態中國網綜合世界衛生組織官網、參考消息、中國新聞網、海淀疾控;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本圖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