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報告:貨車成為減污降碳的攻堅陣地,城市扮演著關鍵角色
12月19日,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在京舉辦2024中國藍天觀察論壇,主題為“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目標升級 協同發力”。最新研究報告《攻堅: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城市實踐》(以下簡稱《報告》)在論壇期間發布。
該研究聚焦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的主要措施,梳理和分析了重點城市在“車、油、路、企”四個關鍵領域的目標、進展、有效管理模式和措施體系,總結城市的有效經驗,分析貨車減排面臨的挑戰,為城市提升貨車排放管控水平提供參考,并促進城市間在管理模式與技術手段方面的交流與互鑒。
亞洲清潔空氣中心交通項目主任成慧慧代表團隊對《報告》解讀時表示,在第三個“大氣十條”《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中,交通領域綠色低碳轉型的量化指標更多,相關措施更細更具體。優化交通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綠色運輸體系,當前已進入全面治理的時期。其中,持續優化調整貨物運輸結構又是重中之重。
《報告》顯示,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以貨車為載體的公路貨運承擔著全國70%以上的貨運量和30%左右的周轉量,是貨運行業的主力軍。在道路運輸總排放中,貨車貢獻了50%以上的CO2排放 、80%以上的NOX排放以及90%以上的PM排放,是協同控制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對象。也正因此,貨車成為減污降碳的攻堅陣地。
《報告》聚焦“車、油、路、企”四個關鍵領域,選取了15個重點城市進行綜合系統的梳理和分析,進而總結有效經驗、分析需求挑戰。成慧慧稱,在推進貨運行業減排和全面綠色轉型的過程中,城市扮演著關鍵角色,是國家層面政策具體落實以及制定實施本地化配套措施的重要主體。但同時,各城市在治理需求、減排難點、實施進展以及管理水平方面存在差異,有些已走在全國前列,有些仍面臨諸多挑戰。
研究團隊從科學布局、技術引領、動態評估、因地制宜、主體責任五個方面,對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提出建議。包括科學優化基礎設施布局,支撐貨車能源轉型需求。尤其是中重型貨車,具備長運距和高載重的運輸特征,補能基礎設施的布局需要系統考慮合理的服務半徑與多類設施的補能效率兩項指標;強化技術創新引領作用,推進重型貨車清潔化轉型;持續加嚴傳統燃料車排放監管,動態評估排放監管效力;以鋼鐵、水泥、化工等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為抓手,因地制宜推進清潔運輸;另外,《報告》建議企業加強車輛排放管理,積極承擔減排主體責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