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創新“整村開發”模式,用綠色能源鋪出鄉村振興之路
在實現“雙碳”目標的路途上,新能源發展不僅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選擇,更是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
在“整村開發”的創新模式驅動下,山東省諸城市皇華鎮下康嶺村和白粉子溝村的44戶居民陸續在屋頂上安裝了光伏電站。一塊塊光伏板整齊地排列在屋頂上,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它們將陽光轉化成源源不斷的電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時,還將給當地村集體帶來一筆穩定的“陽光收益”。
破解綠色能源“卡脖子”難題
近年來,綠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我國農村面積占國土總面積90%以上,居住人口超5億,是光伏發展的核心潛力地區。其中,裝機規模小、布置靈活的屋頂分布式光伏成為不少農村地區發展光伏的上佳選擇。
但光伏產業在迎來迅猛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電網消納能力成了分布式發展的“卡脖子”問題。據了解,電網消納能力是指電網對電力的吸收與運輸能力,即電網所能承載的電力負荷量。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電力需求持續增長,使得提升電網消納能力變得至關重要。這是因為,一方面,用電設備的智能化及電力消耗的增加導致人們對電力的需求日益提升,要求電網必須有足夠的消納能力;另一方面,隨著風電、光電等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并入電網,電力系統也需具備與之相應的消納能力以適應這種新的能源結構變化。
正泰安能數字能源(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正泰安能”)智電團隊在分析諸城市當地村鎮臺區變壓器承載容量趨緊,光伏可安裝容量受限等問題后,推出“整村開發一站式智能微電網解決方案”,通過將多個村民的屋頂集中,經過統一的升壓設備進行并網,有效解決變壓器容量不足的問題,讓戶用光伏的存量市場重新煥發活力。
該項目采用正泰安能行業首推的戶用光伏“整村開發”解決方案,一站式構建村級智能微電網。正泰安能根據現場施工條件及安裝工藝特點,兩個村的44戶居民陸續在屋頂上安裝了5760塊光伏板,項目配置箱變升壓至10KV開關站。據了解,該項目建成后,每年將產生綠電超450萬千瓦時,25年內可節約標準煤4.0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1.27萬噸。
不僅如此,這些閃閃發光的光伏板相當于安裝在村民屋頂上的“陽光銀行”,為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新能源發展紅利,讓“日頭錢”真正走進了鄉村。農戶無需提供初始資金、也無需貸款,只需提供自家屋頂,就能坐享“陽光收益”。據統計,根據安裝光伏板數量的不同,每戶村民每年可獲得3000-5000元的收入,可持續20年以上。此外,“整村開發”模式還能夠使村集體每年獲得數萬元收入,該收益可用于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項目建設、公益活動開展等方面,能夠發展集體經濟,拓寬村民增收渠道,豐富村民文化生活。
用綠色能源探索強村富民新道路
正泰安能的創新型實踐,對壯大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促進農村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等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光伏作為農村地區的重點可再生能源,已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在提振鄉村經濟、推動能源轉型上起到了關鍵作用。今年3月,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提出,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初步測算,我國農村地區可安裝光伏屋頂面積約273億平方米,超過8000萬戶,開發潛力超1600GW,戶用光伏發展空間巨大。作為戶用光伏行業的頭部企業,正泰安能的戶用光伏電站安裝足跡已遍布全國29個省市超1900個區縣(數據截至2024年底)。正泰安能始終致力于為用戶一站式提供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全流程建設“多快好省”品質電站。截至目前已建成超150萬座光伏電站。
正泰安能繼續深入推進“光伏惠農”工程,也在積極推出“智電零碳家”“智電零碳村”“智電零碳園”等系列解決方案,探索智能微電網和各種業務場景的結合創新,為城市和鄉村提供更多智能化、綜合性的解決方案。截至2024年,正泰安能平均每年為每戶農村家庭增收1000元至3000元不等;不斷發揮戶用光伏的附加價值,為廣大村民創造就業崗位超20萬個。2023年,正泰安能全面拓展“光暖萬家”計劃,設立“一度電”專項公益基金,重點幫助鄉村地區改善醫療和教育條件,從捐贈鄉村衛生院醫療設備到向困難學生捐助護眼臺燈,不斷匯聚光的溫暖、串聯愛心力量,讓愛盡其所能,為千鄉萬村帶去更多美好改變。
經過持續不斷的探索與實踐,正泰安能的創新實踐也受到了多方肯定,該公司開創的山東諸城“整村開發”新模式入圍新華網2024 ESG優秀案例。
未來,正泰安能將以卓越品質,推動綠色清潔能源深入千家萬戶,為實現“碳中和、碳達峰”宏偉目標及助力“鄉村振興”國家戰略,貢獻自己的堅實力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