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體重管理年”實施方案發布,試點開展超重肥胖學生精準干預
不同的人群該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體重管理?
近日,《上海市“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印發,該《方案》由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16個部門聯合制定。

上海市“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主要項目。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 圖
方案指出,體重水平與人體健康狀況密切相關,體重異常特別是超重和肥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癥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調查顯示,上海市居民超重肥胖形勢不容樂觀,亟需加強干預,予以改善。
上述方案根據國家“健康中國”相關文件制定并實施,涉及5個部分16條主要措施。力爭通過三年左右時間,自2024年起進一步完善體重管理支持性環境,促使本市居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顯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升,全民參與、人人受益的體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漸形成,部分人群體重異常狀況得以改善。
方案注重不同人群的分類指導及其體重管理的專業化、科學化,如針對孕產婦,重點是提供孕期營養示范性一體化服務,孕前維持適宜體重,孕期合理增重,產后減少體重滯留,預防低體重兒、巨大兒等發生;而針對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重在強化體格生長全面監測、營養與喂養指導以及身體活動和運動指導;針對學生,重點是培養兒童青少年形成動態測量身高、體重、腰圍的健康習慣,幫助超重和肥胖的學生做到“一減兩增、一調兩測”(減少進食量、增加身體活動、增強減肥信心,調整飲食結構、測量體重、測量腰圍),研制本市兒童青少年肥胖篩查轉診標準和肥胖干預工具包,試點開展超重肥胖學生精準干預;而針對職業人群,其重點是指導加強體重監測和定期體檢,培養健康生活方式,有條件的單位可設立職工健身驛站、健身角等,豐富職工體育健身活動,提高職工的健康素養和身體素質等;針對老年人,重點是指導適口餐食、適當運動、維持適宜體重;慢性病人群重點開展體重、腰圍、體成分、血脂等監測,隨訪管理中提供運動干預和營養膳食指導。
方案還強調社會廣泛參與,主要包括營造社會支持性環境、強化家庭作用、規范服務模式、發揮中醫藥作用和倡導消費新理念。
在社會層面,共同推進體重管理進家庭、進社區、進醫療衛生機構、進餐館食堂等,強化家庭、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組作用,引導企業研發體重管理新產品,豐富科學鍛煉方法和器材;在醫療衛生層面,鼓勵醫療機構設置體重管理、肥胖防治等門診,制定體重分級管理規范,依托診療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居民提供合理膳食、運動處方等健康生活方式指導,為重點人群提供包括中醫藥在內的規范診療服務。
此外,方案同時注重科普宣傳,提升公眾體重管理意識。包括強化科學指導、創新科普形式、提升科普能力。強調科學性、權威性、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編發“健康體重”市民健康知識讀本、組織專家和志愿者參與、運用多種媒體和渠道開展全方位、立體式科普。
與此同時,方案要求充分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創新體重管理模式,研發體重管理智能穿戴設備,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制定個性化營養、運動干預方案中的應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