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塔克拉瑪干沙漠發現周長9米的巨型胡楊!為何在沙漠腹地能長這么大的胡楊樹?
原創 怪羅科普 怪羅
據極目新聞報道,12月11日,越野達人董長凱在穿越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時,在克里雅古道之中發現了一棵巨型胡楊樹!

經過測量,這顆樹的胸圍達到了9米,如果消息屬實,這應該就是發現的世界最大胡楊了。
通常情況下,較大胡楊樹的胸圍在1.5米左右,也經常有一些胸圍6米多的胡楊樹被發現,它們通常被稱為“胡楊王”,而這個直接來個9 米的,確實有點與眾不同。

很多人可能好奇,沙漠的腹地怎么會長出這么大的胡楊樹?而且從照片來看,它就孤零零地長在那里。
中國有著世界上最豐富的胡楊資源,胡楊林面積占了全世界的61%左右,而其中大部分都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塔克拉瑪干沙漠在塔里木盆地的中心,雖然胡楊樹被稱為“塔里木之魂”,以強大耐旱、耐鹽堿著稱,但是它通常不在沙漠的腹地出現。
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胡楊圍繞著沙漠邊緣生長,形成一道長達數百公里的天然林帶,很明顯雖然它們耐旱,但是沙漠腹地的干旱程度還是不行的。
不過,在沙漠中的許多地方確實都發現過胡楊樹,這些地區符合胡楊生長,可能和地下水,或者其它一些原因導致容易積水有關系。
通常也都是這些符合胡楊生長,但又不足以形成大面積胡楊林的小區域內,會長出大胡楊樹,你從網傳的那些“胡楊王”也可以發現這一點,那些“胡楊王”的周圍通常沒有其它胡楊樹。

△ 周長9米的胡楊樹,張智攝
這是因為這些特殊的區域胡楊樹的種群競爭較小,讓某些個體可以更好地發揮!
沙漠腹地有些地區可能適合種子發芽,但是對于胡楊來說條件相當惡劣,很少有種子能夠發芽,更難有植株長大,而那些因為特殊機遇、或者自身適應力更強的植株成長了起來,隨著植株成長,它的適應能力變得越來越強,缺少競爭它們就變得越來越大,以至于其它胡楊樹無法生長。
生長在胡楊林里的個體因為種群間的競爭過于激烈,通常很難長得太大,畢竟你有的適應能力我都有,憑什么讓你長得比我大,要知道在植物界,誰的體型更大,誰就能獲得更多的生存資源(包括水和陽光)。
所以,雖然胸圍9米的胡楊讓人不可思議,但是它出現在沙漠的腹地,似乎又有那么點合理了。
最后再說一個胡楊樹有趣的東西,新疆有一道面食,叫做胡楊拌面,因為我認識多個導游,所以我以前聽說過這個美食。
不過,我一直以為是用胡楊的葉子,或者胡楊的嫩芽啥的來拌面。

直到我寫這篇文章,去仔細查閱資料的時候才知道,原來胡楊拌面指的是,把胡楊樹枝泡在水里,滲出里面的鹽堿,然后用這個鹽堿水來和面,這個就是胡楊拌面。
由于這種鹽堿水是黃色的,所以胡楊拌面的面是黃色的,據說這個面筋道彈牙,很好吃。
塔里木盆地以前是海洋,后面因為板塊運動,海水干枯析出了其中的鹽分,所以這里的土壤鹽堿量極高,胡楊吸入的水分含鹽量也是超標的,這就是為什么它們可以做胡楊拌面。

不過,好在它們有一種獨特的適應性,可以排出體內多余的鹽分,當土壤水分減少的時候,塔里木盆地的胡楊的樹干就會節疤和開裂,多余的鹽分就從這些裂口排出,而且還會形成白色或淡黃色的塊狀結晶,這個被稱為“胡楊淚”或“胡楊堿”。
胡楊淚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鈉,所以用它和面確實不錯,另外它還有清潔的效果,所以在新疆數千年來一直用它來洗衣物。
原標題:《塔克拉瑪干沙漠發現周長9米的巨型胡楊!為何在沙漠腹地能長這么大的胡楊樹?》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