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姚期智:注重培養優秀博士后,讓人才扎根
12月13日,在2024浦江AI學術年會上,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及人工智能學院院長、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長姚期智表示,國內人才培養進入轉折點,我國在人才自給自足、高端人才供給上進入了新階段。下一步是培養剛進入獨立研究的年輕人才的博士后能力。

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及人工智能學院院長、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長姚期智。
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技術,中國人工智能發展迅速,AI已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它的發展需要更多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創性基礎科研成果,也需要更多高端人才。
人才引進是科研的關鍵,要做出一流的結果,必須要有一流的人才隊伍。姚期智表示,目前許多高校、實驗室都在積極引進尖端人才。可喜的是,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過去三四個月招聘了高端人才,國內大學畢業人才的創新成就和工作成績,與海外引進人才不相上下。“我感覺到我們可能已經進入了一個轉折點。過去這幾年來總感覺我們國家雖然對于本科生的培養確實已經到達了全世界最好的程度,但始終覺得我們在博士生培養上還有很大不足。但現在不知不覺已經有了成果,將來會越來越好。”姚期智表示,我國在人才自給自足、高端人才供給上進入了新階段。
引進人才只是第一步,人才培養同樣至關重要,要讓人才扎根、成長。真正有抱負的青年科學家關注的不只是短期薪水和資源,而是長期的發展機會,因此要重視人才培養。“各個大學、研究機構的成長,培養新的博士、一流的博士指日可待。”姚期智表示,“下一步是怎樣讓剛剛進入獨立研究的年輕人才有一個相當于國外博士后的能力,也就是我們怎么樣培養好的博士后,這是我們這一階段要努力的。”
“現在很多優秀的博士,確實會想去國外再做一個博士后,自然就帶來了國外博士后質量上升,但從我們實驗室來看,目前實驗室在吸引優秀博士后方面蠻有競爭力。”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青年科學家白磊表示,一些海歸人才專門來到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做博士后,“整體上這方面的實力在不斷加強,逐漸向國外靠近。”
“這兩年,大模型火起來后,國外高校的計算資源較少,這會限制大模型研究。學校里分的組和研究方向很多,導致分到每一個組的資源就更少,所以學生們更多是做一些小研究,不可能把規模擴上去。即使去國外,如果想從事前沿的大模型研究,也很難得到很好的資源支持研究。”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青年科學家陸超超表示,反觀國內一些高校、實驗室有充足資源,有助于做出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我覺得這也是近兩年很多優秀人才留下來在國內讀博的原因。”
姚期智在會議上說,“我們在這兒有中國人工智能的各個高校、科研機構、實驗室的領袖人物,我想我們大家要在這里把進一步培養當作一個重要的事。”他表示,要肩負著為國家培養人才、推動科技創新的使命,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