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什么人要擦屁股,動物卻不用?
原創 Erebus 好奇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排便后擦屁股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個人衛生行為。然而,自然界的動物們卻并不需要這一步驟。
為什么排便后人要擦屁股,動物卻不用?
直立行走的“代價”
要解開這個謎團,我們得從人類的祖先——古人類說起。
大約在幾百萬年前,古人類逐漸進化出了直立行走這一標志性特征。這一進化解放了我們的雙手,讓我們能夠制造工具、狩獵采集,從而大大增強了生存能力,但同時也悄然埋下了一些生理上的“小陷阱”。

圖源:Pixabay
直立行走讓我們的脊柱成為了頭部、上肢和軀干的承重支柱。長期受擠壓,腰間盤損傷和腰酸背痛便如影隨形。同時,下肢也承擔了更多壓力,讓你飽嘗足痛膝傷之苦。然而,除了這些廣為人知的代價,排便問題也成為了直立行走的“副作用”。

圖源:Pexelx
為了保持身體的穩定,防止向前跌倒,人類發展出了強健的臀大肌,將肛門緊緊包裹在臀部正中線的位置。所以人排便后,排泄物更易殘留在屁股上。如果長期殘留排泄物,再加上相對密閉的環境,無疑為細菌提供了滋生的溫床。肛周瘙癢、肛周濕疹等疾病,都可能因此找上門來。
而反觀那些四肢行走的動物們,它們就沒有這樣的煩惱。身體軀干和腿形成一定的角度,臀部位于拐角處。排便時,排泄物幾乎不會在屁股上留下任何痕跡。

圖源:Pexelx
人類消化系統更“懶惰”
之所以人類排便后要擦屁股,動物卻不用,除了直立行走帶來的結構差異,還和消化系統是否“高效”工作有關。
在自然界中,許多動物為了應對激烈的競爭,需要盡可能地多吸收能量。因此,它們的消化系統就像一臺高效的榨汁機,將食物中的水分榨取干凈后再排出。這些動物的糞便通常比較干燥,就像一顆顆小石子。例如,澳大利亞的袋熊,它們的腸道不但會將食物的水分榨干,還會塑造成方形的糞便再排出。

袋熊|Wikipedia
相比之下,人類的消化系統就顯得有些“懶惰”了。我們生活在一個食物等生存資源相對充裕的環境中,導致消化系統不會瘋狂榨取食物中的水分。因此,我們排出的糞便中水分較多,這樣的糞便更容易殘留在屁股上。為了保持清潔,我們不得不進行擦屁股這一步驟。
動物們的清潔方式
雖然許多動物不需要像人類一樣擦屁股,但它們也有自己的清潔方式。一些小動物在排完便后會自己舔一舔屁股,就像我們洗手一樣自然。比如貓和狗。

小貓清潔|Pexelx
此外,許多動物在排便時會采取一些特殊的姿勢來降低糞便停留在身體上的可能性。比如企鵝,它們在拉粑粑時會撅起自己的屁股,將糞便噴射出來。

企鵝|Wikipedia
而河馬,它們在排便時會快速晃動尾巴,將糞便向四周甩開,在保持身體清潔的同時也起到了保護自己領地的作用。

河馬|Wikipedia
還有一些中小型的食草哺乳動物,如兔子,為了攝取更多的營養物質,則會將軟便排出后迅速從肛門吞入,等到晚上時再排出更為堅硬的糞便。

兔子|Pexelx
衛生紙的由來
看完五花八門的清潔方式后,接下來讓我們一同聊聊上廁所時那不可或缺的“伙伴”——衛生紙的由來吧。
其實中國對衛生紙的使用其實比西方要早。公元前六世紀,紙張已經走進了中國老百姓的生活之中。然而,當時的紙張產量并不多,主要用于書寫和繪畫等高端用途。直到后來隨著造紙技術的不斷改進和紙張產量的增加,衛生紙才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西方國家在衛生紙制造領域的起步較晚,直到1857年才正式踏入批量生產的行列。彼時,他們采用了馬尼拉麻紙,來打造這種生活必需品。這種衛生紙呈現出獨特的片狀結構,觸感上與現今我們使用的細膩柔軟的衛生紙相比略顯粗糙。而我們更為熟悉的卷筒衛生紙,更是到了1890年的美國才開始批量生產的。

卷紙|Pixabay
那么在衛生紙問世之前,人們如何解決如廁后的清潔問題呢?
人們會使用各種天然材料來進行擦拭,比如陶瓷碎片、木片、竹片。古羅馬時期的人們還會使用海中打撈上來的天然海綿來擦拭。這些海綿被綁在棍子上使用,每次用完后先用水清洗,接著浸泡在鹽水或醋中進行消毒,然后循環使用。
哈哈,說了這么多,你是不是已經對“擦屁股”這件事有了全新的認識?
其實,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存智慧。下次當你再拿起衛生紙時,不妨想一想,這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小小象征。
?
參考資料
?
http://kpzg.people.com.cn/n1/2022/0617/c404214-32449141.html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ar_id=100419
http://his.newdu.com/a/201708/24/17040.html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15/04-29/7242211.shtml
原標題:《為什么人要擦屁股,動物卻不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