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全球市場份額持續擴大,“日韓系”烏云籠罩
今年前10個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總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5%,達到約686.7GWh。其中,在裝機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中,中國企業仍然占據六席。中國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300750.SZ)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36.8%,“寧王”地位依舊穩固。
韓國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日前發布的今年1-10月全球動力電池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弗迪電池)、LG新能源、中創新航、SK On、松下、三星SDI、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和欣旺達。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最新的統計顯示,中國企業在全球的總市占率進一步擴大,已超過65%;同時,來自韓系、日系的動力電池廠商份額在縮水。
同時,今年前10個月,除去中國市場的海外市場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為290.2GWh,較去年同期增長12.7%。這一裝機量占到全球份額的約42.3%,換言之,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裝機市場。

2024年1-10月全球動力電池廠商裝車量(單位:GWh)來源:SNE Research
中企全球市場份額擴大,增速領跑
SNE Research統計榜單顯示,今年1-10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排行前十企業中,共有6家中國動力電池廠商,韓國企業3家,日本企業則僅剩松下1家。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總體市占率持續攀升,達到65.%。
寧德時代已七年蟬聯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榜首。今年前10月,“寧王”實現了252.8 GWh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增長28.3%。全球動力電池“一哥”位置穩固,獨占全球36.8%的市場份額,上年同期為35.90%,占比實現微增。
從同比增速來看,中國企業也大幅領先日韓企業。中國動力電池企業中,按照同比增速由高到低排列,分別為欣旺達(68.20%)、國軒高科(38.30%)、億緯鋰能(31.50%)、比亞迪(31.30%)、寧德時代(28.30%)、中創新航(25.40%)。
相比之下,進入前十榜單的3家韓國企業同比增速均為個位數。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的同比增速分別為6.40%、9.50%和2.30%。這3家往日所謂的“韓系三杰”今年前10個月的全球市場占有率總體為20.1%,比去年同期下降2.7%。
SNE Research在分析中指出,在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也就是中國國內市場上,極氪、問界、理想等主要中國主機廠都使用了寧德時代的電池,而特斯拉、寶馬、梅賽德斯-奔馳和大眾等海外主要主機廠也在其電動汽車車型上選擇了寧德時代的電池。
即使拋開中國市場,寧德市場在海外依然占據著最大的市場份額。SNE Research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寧德時代海外市場裝車量同比增長7.8% ,達到76.7GWh,超越韓系廠商LG新能源,海外市占率為26.4%。
分析稱,預計寧德時代將迅速擴大全球市場份額,目前已將目光投向了巴西、泰國、以色列、澳大利亞等海外市場。
而就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二、同時產電池和電動汽車的比亞迪,SNE Research分析提到,比亞迪憑借多樣化的車型組合和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在全球市場中“人氣”十足。分析認為,比亞迪通過同時瞄準純電和插混的“雙軌”策略加速了市場增長。尤其是,比亞迪通過進軍亞洲和歐洲市場,在中國國內市場之外也迅速擴大了市場份額。
就海外市場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榜單來看,中國目前現占有四席。除排名第一的寧德時代(26.4%),分別為排名第六的比亞迪(4%)、第八的中創新航(2.1%)、第十的孚能科技(1.9%)。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今年前10個月自產電池裝機量已經達到6.1GWh,在海外市場裝機排名升至第9位。
今年的9月15日,特斯拉宣布自產的第1億顆4680電池正式下線,引起了電動汽車市場廣泛的關注。而從其宣布第5000萬顆電池下線到第1億顆僅用了短短3個月的時間。市場認為,特斯拉在4680電池規模化生產和制造工藝優化方面有了很大的進展,預計四季度特斯拉自產電池規模還將實現更大增長。
據悉,特斯拉已在德州超級工廠實現了4680電池的規模化生產,此外還在擴建內華達州工廠,計劃將4680電池的年產能提升至100GWh,以此進一步鞏固其在電動汽車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

2024年1-10月海外市場動力電池廠商裝車量(單位:GWh)來源:SNE Research
“韓系三杰”市場縮水,不確定性增加
從上述榜單來看,日韓電池企業烏云籠罩。
隨著中國企業加速布局出海,原本在海外市場叱咤風云的日韓電池企業份額正在快速下降。
從SNE Research的統計來看,今年1-10月,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這三家韓國企業在中國以外市場的份額為45.6%,同比下降2.7個百分點。在全球市場中,這3家企業的市場份額也同比下降3.5個百分點,占20.2%。
來自日本的松下則在今年前10個月的市場裝機量同比減少21.1%,全球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6.6%下滑至4.4%;在中國以外市場的份額也從去年同期的14.0%下滑至9.8%。松下也是前十榜單中唯一一家同比增速為負的。
分析指出,松下出現上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其主要客戶特斯拉相關車型改款、2024年銷量下降。不過,松下預計推出供應給特斯拉的先進電池2170和4680,以期能夠奪回部分市場份額。
SNE Research分析提到,由于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關稅,中國電池制造商在該地區擴大市場份額的步伐也可能放緩。但由于歐洲對電動汽車的需求低迷,韓系電池制造商也不太可能從中受益。
分析還提到,從貿易壁壘之外的另一個角度而言,與韓國競爭對手相比,寧德時代的供應鏈更加多樣化,并且保持了較高的盈利能力。SNE Research在分析中建議,韓系企業應該把重點放在磷酸鐵鋰電池和方殼三元電池的開發和采用上,以加強競爭力。
此外,分析還尤其談到,特朗普2.0時代的到來,韓系電池行業的不確定性也會加劇。2022年美國推出《通脹削減法案》,鼓勵在本土生產電動汽車,并通過大規模補貼吸引企業在美國進行投資,各大電池企業爭相赴美建廠。特朗普則在競選活動中明確表示,如果他贏得大選,將對《通脹削減法案》采取行動,推翻拜登的電動汽車政策。
和美國市場高度捆綁的韓系電動汽車廠商,如何建立靈活應對市場意外變化的能力,已然成為一道重要考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