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河流域8省區市地下水管控指標實施:緩解“漏斗”恢復水環境
【中國綠發會訊】近日,海河流域所涉京津冀等8省(自治區、直轄市)地下水管控指標陸續印發實施。這是個好消息,意味著海河流域地下水管理與保護基礎將得到進一步夯實,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等問題的長效解決得到了更加有力的制度支撐。

(圖片拍攝:Daisy)
河北,位于海河流域,也是筆者的家鄉。
曾經聽家里長輩描述過他們的小時候:村子里有一些大坑,坑里有水,那是他們玩水游泳的地方,到了夏天,還會有荷花盛開;近水的田里,曾經在冬天挖出過一窩泥鰍……這聽起來似乎更像江南水鄉,和筆者長大的家鄉并不相符。
現在的家鄉,地表水并不多見。村子里的水坑已經陸續消失,個別存在的,除人工魚塘外,大多已經不再有水,鄉里有一條據說是連通白洋淀的一條河道,長年無水(夏季如發生一些比較極端的降水或有存水),河道內大部分面積都被種上了莊稼。
這可能也是海河流域很多村莊水資源狀況的一個縮影。
這些變化和地下水密切相關。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海河流域由于持續干旱和用水結構不合理等原因,華北地區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形成了地下漏斗區并引發河湖萎縮等生態環境問題。這些問題,對于很多農民們來說,有著非常切身的體會:澆地的水井越挖越深了。
變化是一點點累積發生的。
在10年前的一份新華社報道中,海河流域的地下水問題已經十分嚴峻。報道中寫到,“因連年超采地下水,海河流域已形成中國面積最大的地下水開采漏斗區,面積已達9萬多平方公里”“在漏斗區域內,由于地下水減少,華北平原地面沉降面積已經達到5萬平方公里,也是全國之最。資料顯示,天津市區下沉已經達到2米,而塘沽下沉達到了3米”“河北省糧食產量也因此每年減產30多億公斤”。
和城里隨時打開水龍頭隨時有水不一樣,在筆者的老家,村子里的供水是限時的。村里每天在固定的一個時間段內集中供水,供水時間結束,水龍頭里不會再有水流出。一些距離水井比較遠或地勢稍微高點的住戶,家里還需要自備一個小水泵,在供水的時候同步開啟,方便及時把全家當天所需的水儲存滿,如果沒有這個小水泵,那么水供給過來時,水流會非常細弱,到供水結束,也存不下多少。
華北地區地下水的問題引發了廣泛關注。
近年來,海河流域大力推進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通過節水、農業結構調整等措施壓減地下水超采量;多渠道增加水源補給,實施河湖地下水回補,提高區域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等方式,逐步減少地下水開采量。
在農村,過去澆地通過水渠大水漫灌的情況也在變化,隨著土地流轉,灌溉方式也陸續轉向了噴灌,有效節水的同時也降低了種植成本。
2022年,為準確評價海河流域地下水降落漏斗情況,支撐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海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召開了地下水漏斗評價技術工作視頻會議,研究推動《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評價技術指南》編制工作。
《2023年海河流域水資源公報》顯示,去年海河流域降水量、水資源總量均較多年平均有所增加,大中型水庫蓄水量較2022年年末有所減少,供用水總量較2022年基本持平,流域用水效率穩步提升,用水結構不斷優化。
海河流域水資源在過去半個多世紀經歷了不斷惡化。現在,隨著海河流域8省(自治區、直轄市)地下水管控指標的陸續推出,也期待在未來的半個世紀里,能有幸再見父輩眼中曾經的水潤河北。
參考資料:
1.海河流域地下水水位總體回升
https://www.beijing.gov.cn/ywdt/zwzt/jjjyth/xy/202412/t20241206_3958088.html
2.海河流域形成中國最大的地下水開采漏斗區
https://news.sina.com.cn/c/2004-05-25/10442621721s.shtml
3.海河流域2023年水資源公報正式發布
http://www.hwcc.gov.cn/wwgj/haiweiyw/202410/t20241021_122351.html
文/Tammy
審/cherry
排版/angel
本文來自“中國綠發會”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