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3億“單身狗”該去哪吃飯?
作者:大白牙
“一個人好好吃飯,有時候是一種奢侈的幸福”
一個人逛超市,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搬家……曾經有網友將這些一個人做的事情整理了一個排行榜,戲稱“國際孤獨排行榜”,而在榜單之中“一個人吃火鍋”被列在第五位,可讓人意外的是,一個人吃火鍋也會發生尷尷尬尬的鬧劇。


圖|熱搜截圖 援引餐飲界官網
日前,深圳一男子在八合里火鍋用餐,中途因起身取小料短暫離開,返回后卻發現自己正在吃的火鍋已被收走,留下顧客和服務員四目相對啼笑皆非的場景。
很多網友紛紛表示,一個人吃火鍋的“受害者”出現了,也有許多人認為“一人食”顧客并不受到重視,外出吃飯時總是處處碰壁。
縱觀目前的餐飲市場,一人食餐飲確實是相對被忽略的領域,我們也期待更多品牌看到“一人食”群體的真實需求,呈現更加優質,貼心的服務。
01
“一人食”的尷尬誰懂?
餐廳里最常見的用餐景象,通常是幾個人坐在一桌,根據人數,點上幾個菜,有葷有素,再配上一道湯或甜品溜溜縫,算是比較基礎的搭配。在多人聚餐的環境下,大家能夠獲得不錯的用餐體驗
但要是一個人吃飯就會比較尷尬,點一個菜覺得單調,兩個菜又可能吃不下,要是再加個湯更可能預算超標。錢包,味蕾,身體,總有一個得受點委屈。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一人食的顧客不得不選擇其他方式滿足用餐需求,根據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在單人進餐時,58.56%的消費者選擇自己做飯,53.19%的消費者選擇購買方便食品(速食拉面、預制菜等),39.77%的消費者選擇點外賣,僅有19.13%的消費者會去餐廳就餐。
在中餐環境下想要一個人也吃的順心,往往只有選擇像是水餃、麻辣燙,粥粉面這些細分品類,亦或是選擇外賣,食堂,甚至是之類特定的用餐渠道。門店餐廳這一覆蓋面最廣的渠道,在滿足一人食消費者需求方面就有些力不從心。
相比之下,日料與西餐則普遍在一人食用餐方面上有更高的適配度。
日本料理的分量通常較小,不易于造成浪費。拉面、便當、壽司等品類都是按一人份設計,方便個人享用。定食套餐的設計也會含蓋主食、蔬菜、肉類、味增湯或茶碗蒸,形成相對均衡,分量事宜的搭配。
而西餐的分餐制各人分點自己的食物傳統,使得西餐菜品設計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湯、前菜、主菜、甜品”,每個環節各選一道的常用模式。菜品分量會以一個人的食量為基準,分配到每一個用餐環節。對于餐品數量較多的品類,如傳統法餐,則會要求顧客預留更長的用餐時間,確保菜品之間客戶進行充分消化。
中式餐飲更加擅長的領域在家庭團聚或商務宴請,能夠在菜品的分量上顯得大碗實惠,從菜式規格中展現氛圍氣場,大開大合的姿態可以說和一人食的整體基調南轅北轍。
因而,不擅長一人食市場的中餐想要做為獨自用餐的客戶提供良好的體驗,需要餐飲品牌對于這一市場的重視,做出針對性的優化設計,才能更好留住客戶。如何讓更多喜愛中餐的一人食顧客能更加純粹的享受美食,是需要花心思,更需要有智慧。
02
一人食客群或超3億人
《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2023》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目前有2.4億的單身人口,并且按數據推測,2024年底,中國單身人數很有可能突破3億人。龐大的單身人口,造就了中國一人食市場的巨大需求。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生活節奏加快、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個體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或不得不面對獨自生活的狀態。
這一趨勢催生了所謂的“孤獨經濟”,而“一人食”正是其在餐飲領域的生動體現。剛下班還沒有時間回家團聚先找個餐館墊墊肚子,在外務工的游子獨自在大城市打拼每天一人吃飯……這樣的情景在各處都不斷上演。
大家為什么會選擇一個人吃飯呢?正在上大學的小張同學是這樣描述她青睞獨自用餐的理由“一人吃飯效率可以高很多,在忙的時候一個人對付一頓比較輕松”,同時一個人用餐的輕松感也是重要原因,不用顧忌同行人員的忌口和意見,自主選擇也是一人吃飯的樂趣之一


圖|采訪對象的一人食用餐
同時價格便宜,新意滿滿的小餐館,在學生群體和工薪階層中是相當受歡迎的選擇,獨自用餐群體對于用餐性價比的考量比重較大。如果有相對小份的菜品能夠讓用餐者可以選擇更多感興趣的菜品也不至于浪費,那自然能有助于顧客積極嘗試新品并選擇復購。
因此選擇一個人吃飯也并不一定是無奈之舉,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很享受一個人的過程,獨食、獨住、獨樂,用更加輕松,低成本的方式滿足自己的切身需求。因而也有許多媒體以“悅己經濟”,滿足自己個人價值和體驗為優先的價值觀來總結這樣的生活方式。
在一個休閑放松的周末,來到自己喜愛的餐廳,將美食擺放整齊,找好角度拍上幾張,再經過一些濾鏡的點綴修飾po到朋友圈,小紅書筆記,從線下的獨樂樂,到線上的眾樂樂,誰能說這不是一種獨特的樂趣呢?
在當下這個時代“一人食”逐漸從一種飲食行為升華為一種生活態度的表達。無論是如同經典日劇《孤獨的美食家》的主人公井之頭五郎,走在大街小巷,在工作的閑暇視頻滿足味蕾的需求,還是出于貫徹自我與個性塑造,將自己獨享美食的照片與心得和大眾分享,不同的選擇所呈現出的外在或有類似。也不難理解為何“一人食”能成為年輕人彰顯個性、追求獨立、享受自由的新標簽。
03
餐飲老板,請別忽視“一人食”顧客
面對此次一人食被收餐的輿情事件時,八合里做出了優秀的公關回應,及時對受到影響的客戶進行道歉并給予補償,為獨自來用餐的客戶提供“暫時離開”的指示牌,同時推出了,包含鍋底,牛肉,素菜,調料的“單身牛族”套餐以體現對于“一人食”顧客的尊重,將此次的輿情事件轉化為機遇,拉了一波好感。


圖|八合里 致一人食朋友們的一封信
國內也有不少餐飲品牌或餐館為一人食客戶做出調整設計,精致的獨立隔斷,小分量菜品的推出,少打擾的服務模式,一人食餐廳的設計、菜品搭配、服務模式,無不圍繞著滿足個體需求展開,給客戶提供更加良好的用餐體驗。
說到一人食餐飲改造的代表,就不得不提到日本的一蘭拉面。
一蘭拉面堪稱是“專為一人食打造的餐廳”,每個餐位設置有隔板,讓每位顧客都能與其它人分開坐。點餐流程甚至有一些“自閉”,顧客在門口購買拉面食券,自己在看板上尋找空座,落座后在菜單上畫圈點餐,按下按鈕通知服務員,服務員收走食券和菜單后,等待服務員的一雙手將拉面通過面前的卷簾送到自己的面前。


圖|一蘭拉面 微博官圖
從中日兩家餐飲品牌的改造舉措我們看到針對一人食顧客服務的共同思路,這些方向也與一人食顧客的需求相互對應,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小分量菜品的推出,針對顧客想嘗鮮又怕浪費的痛點,可以花相對少的成本來豐富自己的菜單是一人食客戶最大的愿望,無論是體驗一下從未嘗試過的新品,還是點上一份蔬菜或湯品讓這餐的攝入更加均衡都能讓顧客的體驗更加良好
相對獨立的用餐空間,針對客戶不希望被打擾的心理預期,在傳統中式餐廳中一人食的顧客在餐廳營業高峰期間往往會遇到需要拼桌的情況,與陌生人同座難免有些尷尬,過于擁擠的用餐環境也容易讓人煩躁甚至客戶間出現摩擦,為客戶創造更加安靜獨立的用餐環境是也有助于一人食顧客提升用餐效率
客制化的菜品口味調整及服務細節,針對一人食顧客“悅己”的核心價值訴求,獨自用餐不用遷就讓一人食顧客有了真正做自己的最好機會,為客戶提供更多選擇,比如湯底,口味,分量,糖度,小料選擇等等,也有餐廳為一人食顧客拍照po圖提供支持,例如幫助打光,準備配飾,協助構圖等等,這些在帶給客戶驚喜的同時,也幫助餐飲品牌提升了口碑和知名度。
當然,所有匠心的設計和外在考量以外,追求優質高性價比的菜品是餐飲不變的邏輯。有許多商家將一人食看做是“噱頭”,是“流量密碼”,只是做出徒有其表的外在改造卻沒有真正將心思花在提高餐飲體驗,這便是本末倒置了。
讓客戶在良好的環境和優質的服務中體驗到美食,才能吸引顧客并且將他們從嘗鮮的體驗者轉化為穩定客戶群。顧客體驗更佳,餐廳利潤增長,相互促進,相信未來的“一人食”一定會更受人歡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