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書單 | 這些著名作家的旅行小品,陪你在這個春節一起宅
Jing
回家過年和遠行撒野好像是相悖的兩條道路,不過,宅在家讀幾本有趣的旅行散文,或許能讓這兩個截然不同的選擇得到暫時調和。
《愛爾蘭之旅》 海因里希·伯爾

但這些并不能掩蓋《愛爾蘭之旅》的美妙。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伯爾每年都要去愛爾蘭住上一段時間。這種“候鳥”身份使他的敘述口吻不完全像一個游客,而是一個親切而隨意的鄰居。在他筆下,這個“每年有滿滿一小游泳池的茶水流過每個人的喉嚨”的國度,雖然沒有顏色鮮亮的格紋裙和高地上的風笛聲,卻有一種樸素而真實的氣息,也因此而顯得格外生活化。在一些篇章里,伯爾還以小說家的筆調記錄了一些所見所聞,讀來與普通的旅行散文筆法不同,頗有新意。
《津輕》 太宰治

津輕位于日本本州島北端,太宰治在這里度過了他前二十年的人生,這里的人與景更成為太宰治日后諸多作品的原型。書中他按照旅行的路線,把全書分為五部分,包括巡禮、蟹田、外濱、津輕平原和西海岸。熟悉的故鄉讓他的負面情緒也一掃而空,悠哉悠哉過起了賞山水、訪舊友的閑散文人生活。若問此書與別的旅行文學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書中的這句話或許是最好的回答,“正因為我是血統純正的津輕人,才能如此肆無忌憚地大講津輕的壞話。但是,如果其他地方的人聽到我講這些壞話,因而全盤盡信并且瞧不起津輕,我想自己還是會覺得不大高興。再怎么說,我畢竟深愛著津輕。”
《驚異之城》 伊恩·弗萊明

一個擅長寫間諜小說的作家是怎樣旅行的?作為弗萊明在1950年代環游世界上著名的十四座城市的旅行隨筆,《驚異之城》很好地解答了這個問題。弗萊明不是個傳統的旅行者,他說自己既“不喜歡博物館和美術館,受不了在政府大樓吃午飯,對訪問診所和移民安置點更是毫無興趣”,他真正覺得有趣的是“離開寬敞明亮的街道,走進身后的小巷……尋找一座城市隱秘而真實的脈動”。而邦德小說中那些經常出現的夜總會、豪華酒店和賭場,也屢屢出現在他真實的旅行經歷中。
《沒有地圖的旅行》 格雷厄姆·格林

《沒有地圖的旅行》書如其名,格林去的利比里亞哪怕在非洲也是屬于蠻荒地帶,并未開化。而作為一名旅行新手,他的膽子也不可謂不大,甚至還邀請了從無旅行經驗的表妹與他同行。兩人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深入內陸,穿越了563公里森林,拜訪當地的村莊、土屋、巫醫與食人族。在旅程的最后,格林身染重病,差點喪命,但他也完成了自己最初的愿望:遠離文明,探索非洲的黑暗之心。
《海上迷宮》 赫貝特

這當然不是那種到此一游的打卡式游記,或從博物館手冊中搬來的干巴巴的文物介紹,赫貝特以自己深厚的文史知識,對筆下的每一處遺址、每一個景致、每一個人物、每一件史實進行了梳理與由點及面的聯想,為對歐洲感興趣的讀者理出一條脈絡,展開時間洋流的逆行之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