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多所院校公布國自然博士生項目獲批信息,同濟等校首次入圍
國內多所院校官方發布信息顯示,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博士研究生)(以下簡稱“國自然博士生項目”)批準通知。
其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多所高校連續兩年均有博士生成功入選,獲國自然博士生項目資助。
公開資料顯示,國自然博士生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于2023年設立的一項專項基金,采用“推薦+評審”制,旨在支持博士研究生開展在自然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工作,培養具有獨立科學研究能力、創新精神和科學素養的優秀青年科學家,為構建高水平基礎研究隊伍提供高質量人才儲備。通過博士生個人申請、學校擇優推薦、基金委組織專家評審等多個環節,層層選拔,優中選優,最終確定資助項目(每項30萬)。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同濟大學、天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在2024年首度入圍。
據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12月6日消息,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4年度國自然博士生項目立項名單,該院博士研究生陳羿和徐龍申報的項目獲得資助。
消息稱,今年是同濟大學申報該項目的第一年,同濟大學和上海市肺科醫院領導高度重視,積極動員符合條件的博士生參與申報。在申報工作中,上海市肺科醫院多次組織校內外專家進行專題培訓和寫作輔導,切實提高了基金項目申報書的質量,為項目申請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戴曉虎教授課題組博士生王泓,汽車學院陳虹教授、高炳釗教授團隊博士生孟德樂等申報項目也成功獲批。
12月6日,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官網發布消息稱,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4年度國自然博士生項目立項名單。經管學部2022級博士研究生張倩申報的項目《外賣服務平臺供需匹配與多邊協調機制研究》獲得資助批準,也是學部第一個獲批的博士生項目。
消息稱,今年是天津大學首次獲得項目申報資格。自項目遴選正式啟動以來,在學校的統一部署下,學部高度重視項目申報組織工作,多次組織專家評審、申請書撰寫指導與答辯指導。最終,歷經博士生個人申請、學校擇優推薦、基金委組織專家函評與會評等多個遴選環節,層層選拔,獲得了項目資助。
另據中國海大海洋生命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4年度國自然博士生項目批準通知。海洋生命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李婉清(導師趙呈天教授)、2022級博士研究生朱玉祥(導師王巖教授)申報的項目經過層層選拔,最終成功獲批。
消息稱,國自然博士生項目于2023年首次試點設立,中國海洋大學成為2024年試點高校。
此外,中國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博士生王益鵬等也獲得2024年度國自然博士生項目資助,資助經費30萬元,資助期限為3年。
據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天文學系官網2024年4月消息稱,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北京、杭州兩地舉行了首批國自然博士生項目評審會議,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二十余所試點高校的優秀博士生申請人進行了會評考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竇賢康強調,從人才成長規律來看,及早發現并有針對性地培養優秀青年人才,將有助于其早日脫穎而出,并在日后獲得長足發展。為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在現有人才資助體系基礎上,設立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將資助端口前移,旨在及早選拔人才,培育科學素養,激勵創新研究,為構建高質量基礎研究人才隊伍提供“源頭活水”。
2023年7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首次在本科生中試點青年學生項目,按照“推薦+評審”模式,在試點高校的本科生中優中選優,并于8月組織會議進行評審。2023年12月,基金委試點開展對博士生的資助項目,旨在支持青年學生自己的原創思想,鍛煉獨立申請和執行科研項目的能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