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筆墨含章》2025年度全國書畫30家精品雅集·張立辰

藝術家簡介:

張立辰,號漁人、荷衣漁童,別署漁人草廬、紫苑主人。1939年10月出生,江蘇沛縣人。1954-1960年徐州三中讀書并得李雪鴻美術啟蒙。1960-1965年就讀浙江美術學院、從學于潘天壽、吳茀之、陸維釗、諸樂三、陸抑非等名師。畢業分配至人民美術出版社就職,1977年調中央美術學院執教至今。歷任中央美術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花鳥畫工作室主任,中國畫系主任;北京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東方美術交流學會理事,中國科學院美協顧問,中央電視臺書畫院顧問,全國政協委員。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畫學科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學院榮譽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中國畫學會學術副會長,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藝術委員會委員等職。
作品欣賞:

家鄉的風
紙本設色
13869cm
2016年
在當代中國畫領域,張立辰先生是寫意的旗幟,是大寫意花鳥畫的領軍,也是重建中國畫傳承體系卓有收效的師表。
他自五十年前師從潘天壽以來,不斷精研古法,注重鮮活感受,吸取時代新機,兼取他山之石,得吳昌碩之氣,齊白石之情,潘天壽之理,旁參青藤之恣肆,八大之奇逸,西方的平面構成,以對筆墨妙悟的深度,文化積淀的厚度,節奏對比的強度,文化修養的廣度,自覺拉開與西洋畫的距離,表現了飽滿精神和充沛感情,賦予了大寫意花鳥畫以高亢昂揚又饒于生趣的內在精神。
他之所以能夠在前人的基礎上把大寫意花鳥畫推向了一個新的境地,首先在于文化立場的堅定,同時也在繼承黃賓虹與潘天壽思想的基礎上,認真回顧百年來中國畫發展的得失利弊,以清醒的頭腦,敏銳的認識,擺脫了西化理論的誤導。更能從文化發展戰略的高度,把開掘傳統的精華與進行現代闡釋結合起來,把對于中國畫學本體的理法思考與重建中國畫學傳承體系貫通起來。
為了中國畫的發展,應該充分重視文化自覺,充分認識中國畫背后的中國文化體系的重要性。但近百年的中國畫發展,卻漸漸偏離了中國文化的體系,轉而以西方文化的思想體系來改變中國畫。惟其如此,張立辰先生像其他有識之士一樣,善于反思弊端,接續文脈,重新認識中國畫自身的藝術發展規律,以文化托命的責任感,努力構建中國畫自身的教學體系和中國畫學理論的價值體系。他的精神,實屬難能可貴。薛永年

玉樹凝雪
紙本彩墨
375121cm
2014年

出擊
紙本水墨、拓印
6946cm
1993年

秋風掠地雨滂沱
紙本水墨
13669cm
1995年

浴罷
紙本水墨
5846cm
1996年

家鄉的風
紙本彩墨
13266cm
1999年

魚樂
紙本水墨
6934cm
2006年

西風烈
紙本彩墨
13466cm
2003年

霜降
紙本彩墨
379214cm
2003年

初雪
紙本水墨
137.668.7cm
2004年

梅雪共春
紙本水墨
355218cm
2006年

雨后復斜陽
紙本彩墨
365.5144cm
2008年

新綠
紙本水墨
96.265.8cm
1998年

玉樹凝雪
紙本彩墨
375121cm
2014年

西陸晨霜
紙本指墨
13166cm
1983年

野葡萄
紙本指墨
13768cm
1982年
北京墨真書畫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專注于學術研究,組織開展大型書畫展覽、全國采風、公益事業以及國際交流活動的企業。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