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陳子垚丨新手小白怎么做田野調研?

2024-12-06 1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走南闖北的社長 行業研習

本文的田野調研指的是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到一個新的調研點,比如村莊或者社區駐點一段時間進行參與式或者非參與式的調研。因為在研二之前都沒有參加過這樣的集中調研,所以對我來說真正進入田野其實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確實遇到了很多問題,在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悟和經驗,不一定適用于每個人,如果有更好的意見可以交流學習。

一、如何快速適應田野調研的節奏?

之前我本科和碩士的畢業論文都是做社會工作實務相關的內容,開展的調研也都是點狀調研或者是線上訪談,做實務的時候也沒有進入到調研對象生活的場景中去,沒有過在調研點住一段時間進行集中調研的經歷。所以我第一次去參加駐村調研的時候非常的迷茫,當時也沒有能夠快速地進入調研的狀態中,浪費了很多時間。

我分析當時沒能快速適應的原因有3個。

首先是對調研的目標不清晰。自己的調研目標其實是應該在出發之前就想好的事情,如果沒有事先就明確自己此行的目標的話,那就很容易把這次調研變成一次公費旅游,浪費自己的時間也浪費別人的時間。我們現在調研的機會看起來好像來得很容易,老師幫忙聯系好了調研點,我們去了就開始訪談就好了,但是其實都是老師默默地在替我們負重前行,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成長的機會。

其次是生理上還沒有適應調研的狀態。對于沒有經歷過大量調研的小白來說,突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待一段時間,多多少少都會有點不適應,如果是比較近的地方還好,但是如果是比較遠的地方,可能就會有水土不服的癥狀出現。調研的過程中也有可能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狀況,比如說飯菜不合胃口、氣候不好、住宿條件有限等等,都可能給調研帶來一些場外因素的影響。

第三就是調研能力的不足。沒有足夠的調研經歷鋪墊的話,我們進入田野的時候就缺乏底氣,一般來說新手調研都是有老師和師兄師姐帶隊的,剛開始可能會不知道自己在調研過程中應該承擔什么角色、在訪談的時候應該做些什么,只是木然地跟著大部隊走,被動地聽著訪談的內容,缺少主動性。

那么如何快速進入好的調研狀態呢?主要是做好生理、思想上的準備以及必要的知識儲備。

一是生理上的準備。平時就要注意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不要讓自己一到新的地方就水土不服病倒了。出發之前帶好一些常備的藥物、耳塞、眼罩等,避免自己因為生病或者休息不好打亂調研的節奏。如果調研的時候確實是不如平時休息得好,像我自己剛開始參加調研的時候每天都很焦慮,會很害怕自己表現得不好、訪談的時候發現不了問題、討論的時候總結不出有價值的東西,然后晚上就會通宵失眠,后來我發現不止我一個人這樣,調研經驗比我豐富很多的師姐也會有睡不好的問題。有時候調研的信息比較多的時候,當天晚上討論就會到比較晚,凌晨一兩點或者兩三點都有可能。所以調研的時候睡眠的時間肯定是會小于平時的作息時間的,這種時候我們也不能被影響心態或者就輕易放棄,沒有休息好帶來的精神和身體狀態欠佳都是暫時的,但是如果因為這個錯過了成長和學習的機會,那才是更大的損失。當然不是說鼓勵不要命地熬鷹,而是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圍內盡可能再多堅持一下。

二是思想上的準備。在出發之前要仔細地理清這次調研的目標,對于新手來說,前期的田野調研就是學習怎么做研究的過程。比如說第一次參加集體調研,新手的目標就是了解調研的流程,學習調研的方法,在調研過程中通過觀察帶隊老師和師兄師姐是怎么做訪談、展開討論的,積累一些好用的訪談技巧,形成自己的工具包,下次調研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使用。如果是做專題調研的話,就可以事先想好自己要重點關注的議題,在調研的過程中就可以圍繞這個議題進行觀察和思考。

除了要梳理明確的目標外,心態上的調整也很重要。第一個就是期待的合理化。不要把調研變得過于功利化,通過調研得到論文產出當然是我們的目標,但是對于新手來說,過于關注能否有產出可能會讓調研的過程變得非常焦慮,從而導致心態上的波動,論文能不能寫出來不僅僅取決于調研的當下,調研結束后的分析總結、文獻閱讀和寫作也很重要,不要在調研的時候就過于著急,當我們的經驗足夠豐滿、飽和,寫作的能力鍛煉出來的時候,文章自然就會寫出來的。

第二點就是要保持開放積極的心態。作為一個新手,我剛剛開始調研的時候心理上很不自信,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會,訪談的時候不敢開口提問,討論的時候也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害怕自己提出一些很幼稚的問題被大家群嘲,然后就選擇沉默。但是閉口不言恰恰就讓我錯過了交流學習的機會,要明白能力是在不斷做事的時候培養出來的,不要去關注別人怎么評價自己,關注自己的個人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三是補充知識儲備。在做調研之前應該先儲備好一些必要的基礎知識,比如進入鄉村前可以先閱讀一些有關鄉村研究的文獻和著作,了解一下中國不同區域農村的特點和運行邏輯等,以及了解要去調研的地方的基本信息,還可以閱讀一些有關田野調研的方法論書籍。盡可能地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在調研的時候遇到各種情況的時候就會處理得更好,也會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二、如何參與討論?

討論是調研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每天調研結束后對當天的信息進行梳理和總結,和調研組的成員一起進行討論,是幫助我們理清思路的重要方法,頭腦風暴的過程也能夠讓我們對調研的現象和問題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但是對于調研經歷有限的新手來說,剛開始參加討論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沒有想法,或者不知道怎么發言,如果高年級的師兄師姐先發言的話,可能又會覺得他們講的內容已經涵蓋了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自己不知道怎么準確表達的內容也已經被他們用很學術化的語言完整地表達出來了,只能在一邊默默感嘆他們好厲害,我已經沒什么要說的了。

討論前自己的思考和總結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討論的時候言之有物,就必須認真對待這個環節,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自己對經驗的梳理和判斷。很多時候訪談對象給我們提供的信息帶有很強烈的主觀性,我們要學會辨別話語背后的真相,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主體性。剛剛開始調研的時候,我只能看到表面現象,看不到現象背后的機制,或者是坐在電腦前面看著大段的訪談記錄卻像個智障一樣腦子一片空白。一方面是因為積累的經驗不足,看不出現象背后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就是沒有學會怎么去思考和總結。積累不足的問題不是一次調研就能夠解決的,需要我們多調研,多閱讀,這里主要講我學到的思考和總結的方法。

首先是如何思考。調研一整天下來獲得的信息是比較雜亂的,如果回來以后再從頭到尾看一遍肯定是比較浪費時間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當天訪談的時候就進行思考,或者在吃飯的間隙就可以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值得關注的問題,這樣在自己總結的時候就可以圍繞重點問題有關的經驗現象進行思考,提高效率,同時每天最好強迫自己想出3—5個問題來和大家討論。

在思考的時候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進行思考。

第一個角度是比較法,包括區域比較法和歷史比較法。新手可能又會問了,我都沒有調研過幾次,拿什么來比較?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拿自己生活過的地方和調研點的現象進行比較,自己老家的村里、自己家住的社區、自己接觸過的群體等,等到調研次數多了,就可以進行區域性的比較了。如果是對同一個地方進行長期的跟蹤調研,那就可以進行時間序列上的縱向比較了。調研的時候也會涉及一些可以比較的問題,比如說國有企業黨建和民營企業黨建的區別等等,我們都可以抓住這些地方進行分析。

第二個角度就是多問為什么。對所有自己不理解的現象都可以問為什么,然后嘗試去解釋這個現象。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現,有些問題是自己仔細思考一下就能夠想通的常識性問題,那就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成為以后去其他地方調研時用來解釋其他問題的基礎。而有些問題是在自己嘗試解釋過后發現可以深入挖掘的,可以從很多不同的角度進行切入的,那就可以仔細地分析一下。在分析的過程中我們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不要害怕解釋錯,反正如果真的錯了的話,其他人馬上就會出來反駁你的,重要的是鍛煉思維能力。在田野中保持好奇心是很重要的,進入調研的時候可能越無知越好,因為這樣我們就會一直處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時候對一些細節的好奇心可能就能引發出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如果覺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了可能就會喪失一些經驗的敏感性。

第三個角度是尋找悖論。悖論可以理解成現實和理想存在差異的狀況,或者是和常識相悖的問題,這些悖論就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嘗試去分析他,找到一個最能夠解釋這個悖論的答案,然后再經過討論把邏輯變得更完善。第一種情況比如說,某項政策推行之后存在和預期的情況不符合的情況,以廣東省實行的“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為例,政策設計的本意是通過在道路兩邊種植綠化樹木,改造鄉村的人居環境,營造美麗鄉村。但是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發現,村居為了應對上級政府的檢查,短時間內快速種植了大量的樹苗,結果樹苗的成活率不超過10%,并且村民和村干部都認為這項工作沒有存在的必要,農村里一頭牛一群雞鴨走過去那就必然是臟兮兮的,弄得那么干凈干嘛?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政策目標和基層群眾的真實需求產生了沖突。這里就存在一個悖論,那么我們就可以去分析應然和實然之間的差異性,政策落地的效果為什么和政策制定的目標相差甚遠?第二種情況就是和常識相悖的問題,比如說我們覺得農村的五保戶收入很低,應該日子都過得很苦,結果實地調研的時候又發現人家的幸福感水平挺高的,天天都樂呵呵的,這又是一個悖論。

自己的思考結束以后就需要在小組討論上進行總結發言,要用符合邏輯的學術語言把問題表達出來。這里涉及兩個問題,一是說什么,就是什么樣的問題值得拿出來討論,二是怎么說,即討論的時候要怎么發言。

先說怎么判斷哪些是值得拿出來討論的問題。首先常識性的問題是不值得討論的,如果有的常識你不知道,那是你該補課了。我剛開始參加調研的時候,在討論的時候不知道說什么,干脆嘗試找一找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吧,費勁巴拉地想了半天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經濟下行會導致勞資糾紛增加。在場的人都笑了,師兄面帶三分譏笑三分涼薄四分漫不經心地說:“你們誰來給她解釋一下?”其實自己仔細想一想就知道,經濟下行的情況下,企業資金周轉不來,沒辦法按時發放工資和貨款,所以勞資糾紛就增加了唄。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講出來之后別人是沒辦法和你形成討論的,頂多只能討論的時候拿來提一下問,人家還不一定曉得給你解答。真正需要討論的是那些有價值的問題,可以從不同視角去解構的、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并且沒有被完全研究透的問題。

接下來說說怎么發言的問題。這里歸根結底就是要鍛煉我們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怎么樣清晰地把問題的現象和機制都解釋清楚,不能說了一大堆之后還沒有把問題解釋清楚還把自己給繞進去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先白描再追問,按照“現象—原因—影響”的結構去表述:看到了什么現象—這種現象表明存在什么問題—問題有什么特征—機制分析—問題的影響—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在進行機制分析的時候可以從結構、制度、文化三個層面分別進行分析。這樣的發言就會顯得條理清晰,也方便大家展開討論。

三、如何撰寫調研報告?

調研結束以后就要馬上投入寫作中,及時把調研時的發現和總結轉化成調研報告,因為拖延的時間越久,就會和經驗產生距離感,很多細節就都忘記了。剛開始參加調研的時候我完全不知道調研報告要怎么寫,動起筆來很痛苦。但是其實寫下來發現調研報告并不難寫,和寫論文比起來真的很簡單,簡單地說就是把調研過程中有價值的現象和問題全都記錄下來,如果不是明確說要交給甲方之類的報告,那么調研報告就是自己的素材庫,之后寫論文的時候隨時調出來翻看,作為自己的積累,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

調研報告的寫作邏輯其實和討論發言的邏輯是差不多的,是對討論內容的完善和總結,把討論時千絲萬縷的信息按照合理的邏輯整合在一起。首先要對調研點的情況進行詳細完整地介紹,包括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其次列出所有的問題意識,也就是在調研過程中被大家反復關注和論證的議題,可以根據不同的主題進行分類,然后按照“現象—原因—影響”的邏輯進行敘述,除了把討論的內容記錄下來之外也可以記錄自己的想法。最后總結方法論,充實自己的研究工具包,供下次調研的時候借鑒。雖然調研報告的字數一般沒有要求,但是最好多寫一點,用字數倒逼成長,20天的調研至少得寫個不少于5萬字的報告吧。這一點我自己做得也不好,以后要盡量提高對自己的要求。

?本期作者:陳子垚,中南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

?本期編輯:陳忠杰

?關于我們:我們是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老師、博士生,以及從事具體行業的業余研究者,擁有不同的學科背景和知識背景,有豐富的田野調研或行業經驗,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和大家一起繪制中國行業的圖景。

原標題:《陳子垚丨新手小白怎么做田野調研?》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平县| 雅江县| 溧阳市| 宁夏| 建瓯市| 丽水市| 北流市| 阿城市| 广州市| 松阳县| 宁阳县| 遵义市| 余干县| 旌德县| 霍林郭勒市| 太原市| 聂拉木县| 中江县| 荥阳市| 安溪县| 巴马| 钦州市| 靖安县| 兴隆县| 巴楚县| 彭州市| 灵璧县| 广宗县| 曲靖市| 兴国县| 寻甸| 新津县| 晋州市| 泸定县| 海城市| 日土县| 绩溪县| 东方市| 东丰县| 云阳县| 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