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譜寫中法文明交流互鑒篇章,《中法百年文明交流互鑒史》出版項目正式啟動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際,“中法文明交流互鑒”研討會暨《中法百年文明交流互鑒史》出版項目啟動儀式12月3日在北京召開。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姜江、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合作參贊艾文鴻(Florent Aydalot)、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出席活動并致辭。

12月3日,“中法文明交流互鑒”研討會暨《中法百年文明交流互鑒史》出版項目啟動儀式現場。 主辦方供圖
姜江在致辭中指出,中法關系始終走在中國同西方大國的前列,中法文明交流互鑒為兩國的交往拓展了新空間。我們愿同中法各界友好人士一道,推動中法人文交流走深走實,為中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發展貢獻更多民間力量。
艾文鴻表示,《中法百年文明交流互鑒史》項目的編寫出版,正是建立于中法人文交流所結下的累累碩果,必將有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兩國之間綿延不斷的深厚聯系。
郝振省認為,《中法百年文明交流互鑒史》出版工程不僅是對中法文化交流歷史的回顧梳理和文明互鑒精神的深刻詮釋,更是出版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事業的重大事件。
《中法百年文明交流互鑒史》主編、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委員戶思社教授作題為“走在世界前列的中法文明交流互鑒”的主旨報告。報告以詩歌為紐帶回望中法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溯至17世紀中法之交的源頭,中國詩歌開始進入法國學者的視野。19世紀法國詩人朱迪特·戈蒂耶的《玉書》,令李白等唐代詩人的詩意穿越國別與心靈的邊界。20世紀初法國詩人圣-瓊?佩斯在中國的生活和創作,以文明對話的形式融匯東西方的詩情與哲思。文明交織的針腳漸密,文明共鳴的聲音愈強,歷史的指針來到《中法百年文明交流互鑒史》出版項目所聚焦的百年刻度。戶思社教授、許鈞教授、曹德明教授分別領銜編寫的《文化卷》《文學卷》《教育卷》,揭示了中法兩國從新文化運動以來在文化、文學、教育領域的合作交流、互學互鑒始終走在世界前列,堅定雙向奔赴。戶思社教授希望以此書的編寫出版,為中法文明交流互鑒不斷深化,為推動中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不斷前進,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啟動儀式后,6位中法嘉賓在圓桌論壇環節,圍繞“文明對談友誼長存——中法文明交流互鑒百年歷史見證與未來展望”分享見解。
《中法百年文明交流互鑒史·文學卷》的主編、著名翻譯家許鈞教授指出,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更是文化的沉淀,在中法互學互鑒的歷史中,文學的交流始終起到先鋒的作用。
《教育卷》主編、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法語分委員會主任委員曹德明教授回顧了中法教育交流合作的歷史與現狀,認為教育交流對促進民心相通具有重要意義和基礎性作用。曹德明指出,中法教育交流仍有較大拓展空間,將會在今后一段時間成為兩國合作交流的重點。
北京法語聯盟法方校長白恩蘭女士(Hélène Bekker)介紹,法語聯盟以推廣法語語言、法國文化和展現所在城市當地的文化價值為己任,致力于構建多元交流氛圍、增進中法相互了解。
法國著名裝飾設計師芳芳·奧尼隆女士(Fran?oise Onillon)在中國生活工作超過25年,她以自己主持設計北京拉斐特城堡的親身體驗,探討中法文化價值如何在共造文化空間的過程中實現相互塑造、相互豐富。
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生、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教師、漢字太極傳人馬雨果先生(Hugo Mathe)用中文發言,以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為鏡鑒,與西方哲學展開跨時空的智慧對話,充分回應了中法文明交流互鑒的精神。
本次會議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主辦,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和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承辦,浙江大學中華譯學館、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法語系協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