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9首席展望|興業證券王德倫:今年股市將迎旺春行情
2018年單邊下行的A股是否會在2019年迎來曙光?
近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陸續采訪了一批行業首席分析師、經濟學家等,回顧2018年市場,展望2019年行情。今天刊發的是對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的專訪。

王德倫認為,2019年將迎來“旺春行情”。背后的邏輯既有內部環境的改善,也有外部因素的轉暖,在“中國重構”和“全球重構”的雙重作用下,市場風險偏好提升,流動性改善,使得市場迎來估值提升機會。
對于今年的市場走勢,王德倫的預測頗為樂觀,他說:“2019年是承前啟后的一年,市場波動小于2018年,機會多于2018年,把握中國重構、全球重構提升風險偏好帶來的機會。立足中長期,從全球視角來看,當前中國權益市場,是難得的戰略配置機遇期。”
王德倫在2016年接棒張憶東擔任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并在2017年帶領策略研究團隊獲得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第三名。
在2018年年中,澎湃新聞記者曾對王德倫進行采訪,他當時提出,看好“大創新”的投資主線。經過2018年下半年的市場單邊下行,王德倫仍然認為,未來三年,科技成長方向將是超額收益主要來源。
他說,互聯可以分為三類:人與人的連接、人與物的連接、物與物或機器與機器的連接。過去無論是社交還是電商、廣告還是視頻領域大發展,其實都是得益于面向人的“To C”端發展。在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漸見頂,“To C”端發展接近瓶頸的背景下,以機器智能化、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為代表的萬物智能互聯是未來創新發展的大方向。面向設備、智能互聯將成為新“To B”。
王德倫認為,通信領域的5G、計算機領域的云與大數據、半導體和新能源領域的設備制造等萬物智能化、互聯化所需的基礎建設投入正在不斷擴大,新“To B”產業鏈發展的機會在不斷涌現。
通信板塊的5G概念、計算機板塊中的自主可控、AI、云計算、醫療信息化、金融科技概念、高端制造領域的半導體設備、鋰電設備概念,以及軍工等板塊的龍頭股值得投資者關注。
此外,王德倫還看好“輕”消費概念股。他認為,在“口紅經濟”效應下,以輕奢化、休閑化、個性化、便捷化、社交化、品牌化為代表的“輕”消費方向有望高速增長,如美奢、品牌食品、醫療、特色零售、文化娛樂等。
此外,王德倫也特別提到了年內的熱點話題——科創板。
1月30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就科創板實施方案的具體細則公開征求意見。科創板的設立以及注冊制的試行,無疑是2019年A股市場的一件大事。
對此,王德倫說:“科創板和注冊制的推出,有望為市場引入新鮮血液,有助于優質的創新型企業留在國內資本市場,并且突出市場的優勝劣汰功能。隨著這些優質創新型企業發展壯大,國內投資者也有望充分、便捷地享受到這些優質創新型企業的發展紅利,對市場形成正反饋,幫助資本市場實現長期健康發展?!?/p>
他認為,短期而言,優質創新型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可能會對目前的存量資金的預期產生影響,板塊分化可能更加明顯。同時,殼資源的炒作行為可能也會受到抑制。
以下是王德倫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的問答全文:
1.澎湃新聞:2018年A股呈現大幅下行的局面,市場人氣也頗為冷清,而2019年開年以來似乎出現逐步回暖的跡象,你認為這是否意味著反彈已經開啟?如果是,你覺得這波反彈會持續多久?
王德倫:我們年度策略報告《重構創新大時代》中強調的“中國重構”,政府與企業、國企與民企、監管與市場、市場微觀主體等四維關系正在改善,有助于風險偏好提升。外部全球資本市場轉暖、全球投資者風險偏好提升,而此時,美國經濟拐點漸行漸近,美股、美元、美債都將受牽連,全球資產配置格局面臨重構,全球資產再配置,外資流入,QFII額度提高等是“全球重構”。
正是由于來自“中國重構”、“全球重構”兩方面變化,對市場風險偏好提升,流動性改善,使得市場迎來估值提升機會,讓2019年新年伊始的“旺春行情”成為可能。
2.澎湃新聞:對于今年的股市,你認為整體上看會是什么走勢?站在當下時點,投資者應該悲觀還是樂觀?
王德倫:宏觀經濟、企業盈利整體處于下行周期,把握結構機會為主。我們判斷,2019年分子端EPS對指數的貢獻將弱于2018年,甚至不排除負貢獻。相反,來自于中國重構、全球重構對風險偏好階段性提升,貨幣流動性環境的改善,這兩方面使得估值對指數的貢獻強于2018年。
2019年是承前啟后的一年,市場波動小于2018年,機會多于2018年,把握中國重構、全球重構提升風險偏好帶來的機會。立足中長期,從全球視角來看,當前中國權益市場,是難得的戰略配置機遇期。
3.澎湃新聞:展望2019年,最看好的板塊是哪些?理由是什么?
王德倫:第一是新“To B”,即To B類的創新成長板塊。先導產業補短板,政策層面有望持續支持。產業快速發展離不開配套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投入,利好政策推動下A股制造業企業的相關投資有望保持增長態勢。首推為面向設備、智能互聯筑基的新“To B”:通信(5G)、計算機(自主可控、AI、云計算、醫療信息化、金融科技)、高端制造(半導體設備、鋰電設備)、軍工等板塊龍頭股。
第二是“輕”消費?!翱诩t經濟”下,以輕奢化、休閑化、個性化、便捷化、社交化、品牌化為代表的“輕”消費方向有望高速增長,如美奢、品牌食品、醫療、特色零售、文化娛樂等。
第三是核心資產打底倉,外資資金持續流入、IFRS9下保險資金對穩定高分紅股票的配置偏好。先偏向基本面預期處在低位、估值性價比凸顯、博弈政策催化的基建、地產、非銀龍頭。而待估值逐步消化、業績預期下修、籌碼結構優化之后,再低位配置傳統核心資產。
4.澎湃新聞:年中采訪你的時候,你曾提到看好大創新這一主線。半年時間過去了,這還是首選的投資主題嗎?
王德倫:2018年興業政策年度策略報告《大創新時代》判斷,未來三年,科技成長方向將是超額收益主要來源。
創新發展推動人人互聯的“To C”向萬物智能互聯的新“To B”演進?;ヂ摽梢苑譃槿悾喝伺c人的連接、人與物的連接、物與物或機器與機器的連接。過去無論是社交還是電商、廣告還是視頻領域大發展,其實都是得益于面向人的“To C”端發展。在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漸見頂,“To C”端發展接近瓶頸的背景下,以機器智能化、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為代表的萬物智能互聯是未來創新發展的大方向。面向設備、智能互聯將成為新“To B”。
未來創新領域大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通信領域的5G、計算機領域的云與大數據、半導體和新能源領域的設備制造等萬物智能化、互聯化所需的基礎建設投入正在不斷擴大,新“To B”產業鏈發展的機會在不斷涌現。
5.澎湃新聞:我知道你強調創新不等于創業板,那如果我們具體來看創業板,會發現2018年下半年開始就出現一路下行的趨勢,到目前似乎是暫時企穩了,那創業板在今年會繼續下行嗎?
王德倫:隨著股權質押紓困基金、再融資、并購重組政策措施不斷出臺。我們看到中小票迎來過去三年監管政策大拐點。而這些政策的出臺,有利于緩解企業現金流壓力、提高企業經營水平。在此基礎上,投資者可重點挑選商譽減值壓力較小、股權質押問題逐步紓解、業績穩定增長,估值底部區域的細分領域的優質成長股布局。
6.澎湃新聞:2017年主導市場的是一批“大而美”的藍籌股,但到了2018年似乎大白馬也偃旗息鼓了。如今2019年已經開始,隨著對外開放的加速,QFII額度的放開,外資跑步進場是否會重塑市場風格?我們知道外資比較偏愛藍籌股,大藍籌的熱潮會卷土重來嗎?
王德倫:自金融海嘯十年以來,全球資產配置美國,美國經濟、美元、美股、美債上行通道行至尾聲,全球資本面臨再配置,中國區優質資產最具吸引力。中國經濟體量全球第二,能夠容納大體量資金配置。其次,中國巨大且在穩定增長的消費市場能夠帶來各種機遇。第三、全球投資者充分認可中國供給側改革、金融去杠桿等經濟改革措施成效,未來穩定的增長前景仍可期。第四、經過40多年市場化的大浪淘沙,中國已經沉淀了一批優質企業。由于中國過去10年市場漲幅位列世界末尾,可比行業龍頭估值性價比較高,再配置性價比逐步凸顯,這為追蹤MSCI、富時羅素等指數的全球長期性資金重構資產配置提供契機。
7.澎湃新聞:今年市場最大的風險點是什么?
王德倫:2019年,注重以美國經濟下行超預期、歐洲政經環境惡化帶來的全球風險爆發和大波動。美國經濟高位逐步顯現,如果持續加息,可能使得美國經濟下行超預期,進而引發全球需求減弱,經濟下行。
同時,英國脫歐還未完成,法國“黃馬甲”事件等,可能會對歐盟團結產生較大不確定性,政經不穩定風險可能會波及到歐洲其他國家和全球經濟穩定性。
8.澎湃新聞:當下市場非常熱門的話題是科創板和注冊制,其落地會給A股市場的生態帶來怎樣的影響?
王德倫:科創板和注冊制有助于降低創新型企業融資成本,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從海外經驗來看,PE、VC等股權投資機構在創新型企業孵化成長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這與海外資本市場存在多層次上市體系、完善的資金退出途徑有重要關系。
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短期來看完善了創投企業資金退出渠道,有助于創新型企業拓寬融資渠道,獲得更多形式的資金支持,是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的重要實現形式。長遠來看股權融資作為直接融資的一種,有助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防范化解單一融資途徑、高杠桿融資帶來的潛在金融風險。
科創板和注冊制長期有利于創新型企業及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早期可能對市場預期有所影響。科創板和注冊制的推出,有望為市場引入新鮮血液,有助于優質的創新型企業留在國內資本市場,并且突出市場的優勝劣汰功能。
隨著這些優質創新型企業發展壯大,國內投資者也有望充分、便捷地享受到這些優質創新型企業的發展紅利,對市場形成正反饋,幫助資本市場實現長期健康發展。
但在短期而言,優質創新型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可能會對目前的存量資金的預期產生影響,板塊分化可能更加明顯。同時,殼資源的炒作行為可能也會受到抑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