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名艾滋病罪犯的轉變:要認罪悔罪,也要重拾生活信心
當一個艾滋病人決定自暴自棄……
“我不知道我怎么得的艾滋病……”這是剛進入上海市女子監獄服刑的阿萍(化名)面對警官時說的話,“我不會認罪的,反正我有艾滋病,刑期又這么長,我就在監獄自生自滅吧!”
阿萍今年52歲,身患“世紀絕癥”——艾滋病,因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剛入獄的她始終不承認自己的罪行,服刑改造的態度也是“自暴自棄”。
阿萍“扭曲”的人生經歷
“我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我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這般地步,我到現在也想不通......”
作為家里的小女兒,阿萍從小備受寵愛,上學、戀愛、結婚,生子……阿萍以為自己會這樣幸福生活下去。可一次體檢,阿萍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這個噩耗如同晴天霹靂。
阿萍自述,一開始不知為何會感染,后面仔細想想可能是文眉去了不正規的小店。拿著檢查結果去找小店,小店早已不在。阿萍認為自己得了絕癥,活不了多久了,于是打算在有限的生命里為家人“創造”更多的財富。正經生意來錢慢,就放高利貸,放高利貸需要本錢,周期還慢,她心一橫,邁上詐騙道路。隨著巨款到賬的,還有一副冰冷的手銬......
艾滋病罪犯的困境

本文圖片均為“上海監獄”微信公眾號 圖
“你們都走,我不想和你們說話。”
入獄后的阿萍封閉了自己,警官一次次找她談心,才從只言片語里拼湊出她心里的真實想法。思想上,她始終不認罪,對自己的犯罪行為存在錯誤認知,始終不愿承認和正視法律的判決,覺得自己都得艾滋病了,怎么還會被判處監禁;身體上,她不僅患有艾滋病,還曾經腦梗過,落下后遺癥,手不受控制地發抖,飽受病痛折磨的她害怕自己拖累家人,也擔心自己刑期比命長;在處理人際關系上,她平時不愛說話,卻非常敏感,經常覺得別人在議論自己,經常因為小事和同犯發生口角,有時也會一個人在角落默默哭泣。
暖心關“艾”破僵局

“我這病好像沒那么容易死……”
警官從關心阿萍身體健康入手,看到她被病痛折磨得夜不能寐,安排她去就診。經過警官和醫生的科普,阿萍對艾滋病有了正確認識,也了解到國家一直在為艾滋病感染者提供免費的抗病毒藥物,能有效控制病情,黑暗的天空好像被打開了一個缺口。
面對警官不放棄不歧視,阿萍重新看到了生的希望,調整了心態,開始遵醫囑服藥。
法律教育促轉變

“我真的犯罪了嗎?”阿萍不敢看自己的判決書。
針對阿萍對自己犯罪行為的錯誤認知,主管警官和攻堅小組認真研究阿萍的判決書和犯罪事實,聽取她的個人陳述后,針對她對民間借貸和詐騙的混淆,深入開展依法釋法工作,讓阿萍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存在“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主觀故意,同時通過普法教育、案例解析等多種方式,讓阿萍深刻認識到法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最終,她在事實和法理面前再無理由可以辯駁。
巧用幫教顯成效

阿萍始終堅持不認罪的態度出現了動搖,但卻仍然心存疑慮,經常出現反復。警官安排她去參加法律咨詢,由專業律師為她擺事實講證據,解答內心困惑。女兒來監獄探望她,民警告知身體的恢復狀況的同時,也努力讓家人做通她的工作。
會見時,女兒淚流滿面:“媽媽,你從小就教育我做錯了就是做錯了,承認錯誤就好。現在怎么自己不認錯呢?有什么結果我們一起承擔就好了。”
這次會見結束后,阿萍號啕大哭。警官問她為什么哭,她說:“以前我隱約感覺到是自己做錯了,但是我不懂法,更是不愿意承認。現在我都搞清楚了,我對不起家人,更對不起被我騙了的受害者!”
轉化成果顯著

現在的阿萍,穩定服藥,身體也日漸好轉,并且能夠與警官坦誠交流,最重要的是,她認識到了自己犯罪行為對別人的傷害,自己主動寫下了多份認罪悔罪書。
“以前的不承認、不面對,也改變不了我犯罪的事實,哪怕只有一天可活,我也要對被害人說對不起,我會盡全力去彌補我帶給他們的傷害。”認罪悔罪大會上,阿萍公開懺悔時這樣說。
(原標題為《要認罪悔罪,也要重拾生活信心——一名艾滋病罪犯的轉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