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工業博物館啟動建設,將重現江南制造總局歷史場景
浦江之畔,將現“新外灘工博群” 。
11月30日上午,上海工業博物館(以下簡稱“工博館”)正式啟動建設,該項目預計2027年6月竣工驗收。十屆市政協主席、市工經聯專家委主任蔣以任,副市長陳杰,市政協副主席肖貴玉出席啟動儀式。市政府副秘書長莊木弟為“工博館+”生態圈合作伙伴代表頒發證書。

上海工業博物館開工現場。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攝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上海工博館選址位于中國民族工業的發祥地——江南制造總局舊址,地點為上海市黃浦區五里橋街道102-14地塊,建設用地面積31856.24平方米,容積率2.1,地上7層,地下2層,總建筑面積110174.8平方米,為上海市重大建設工程項目。
上海市經信委表示,上海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現代工業的集聚地、先進制造業的新高地。為適應博物館的變革趨勢,打造工業博物館的新范式和“新外灘工博群”,上海工博館對標全球定義、世界眼光,按照國家體系、上海特點、中國氣派、世界回響目標,遵循“以人為本”理念,順應“行業發展、體制機制、展陳技術、空間功能、文化消費”的變革趨勢,創新探索“公益性定位、市場化運營”模式,建立合作聯盟,串珠成鏈構建“1+1+N”上海工博館體系;結合“數字化與逆數字化”方式,展示工業過程,賦能制造流程演繹,增強互動式、沉浸式共情體驗,弘揚工匠精神,傳承工業文明。
例如,上海工博館將重現江南制造總局歷史場景講述原址故事,用親歷者檔案再現“三線”精神,用沉浸式體驗展示工業生產過程,以“萬噸水壓機”等展現中國工業力量,結合數字化技術剖析展示“四梁八柱”重點展品,以大白兔奶糖、“三轉一響”體現工業讓生活更美好。

上海工業博物館緊鄰中國船舶館,建設期間將同步推進上海工業博物館與中國船舶館一體化建設。
上海工博館對標世界一流的國家級工博館定位,踐行“總建筑師、總規劃師、總評估師”三師聯創機制,建設主體為上海工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由華東建筑設計院與隈研吾事務所聯合設計,預計建設周期30個月。項目計劃2025年5月完成樁基施工,2025年12月完成地下室底板澆筑,2026年5月完成地下結構施工,2026年10月結構封頂,2027年6月竣工驗收。其間,將同步推進上海工業博物館與中國船舶館一體化建設。

工博館室內效果圖

工博館效果圖
從上海市經信委今天首次披露的設計效果圖來看,上海工博館項目以工業畫卷式連續波浪形屋面演繹工業浪潮,“工業之門”打造首發首秀、時尚消費體驗空間,濱江大臺階作為建筑與濱江水岸共生的重要過渡,翻譯館和船舶館延續起江南舊址記憶與世博地帶肌理。按照“城市空間+數字空間+文化空間+生活空間”多元融合、“工商文體旅教科傳”功能復合,跨界塑造“微車間”“微產線”,并聚焦“+制造”“+體驗”“+品牌”“+藝術”“+設計”等維度,構建“工博館+”生態圈,多方賦能、共同打造工業旅游新地標、工業記憶承載地、工業文化會客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