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順豐港股上市首日平收:市值2240億港元,王衛稱可更好發展國際市場

順豐控股今日正式登陸港交所,成港股年內第二大IPO。
11月27日,中國快遞物流行業龍頭企業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順豐控股,002352.SZ;06936.HK)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首日收盤平收,報34.3港元/股,開盤股價一度漲至3.5%,盤中回落。
截至今日收盤,順豐A股股價報41.86元/股,跌0.5%。
此次順豐控股在香港IPO的招股價為34.3港元,共發行1.7億股股份,若未行使超配權,順豐募集資金凈額達到56.62億港元,成年內香港的第二大規模IPO。
據港媒報道,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在27日的上市儀式上表示,在港上市對順豐意義重大,集團可依托香港平臺更好發展國際市場。王衛稱,順豐已經營31年,7年前于A股上市,7年間集團面對不少困難,但團隊有能力接受任何挑戰,有豐富經驗接受很多不能預控的因素。
順豐控股于1993年由王衛創立,起源于廣東省并在珠三角地區提供快遞服務,服務網絡自1996年起進一步擴展并覆蓋中國其余地區,并自2010年起覆蓋海外市場。順豐控股已于2017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此次在香港主板正式掛牌,成為快遞行業首家“A+H”股上市公司?。目前,創始人王衛商業版圖中已有多家上市公司,還包括順豐房托(2191.HK)、嘉里物流(0636.HK)、順豐同城(9699.HK)。今年8月底,豐巢控股有限公司也正式沖刺港交所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順豐IPO受到市場追捧,吸引了美國橡樹資本、小米集團旗下Green Better、信和置業旗下惠漢、中國太保、Ghisallo、睿郡資產等10家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作為基石投資者認購公司股份,共認購2.05億美元。其中,Green Better是小米全資子公司,認購2000萬美元,占股0.09%。
據順豐近日發布的最終發售價及分配結果公告顯示,公開發售超額認購超79倍,國際發售超額認購超10倍,其中公開發售項下發售股份數目占全球發售股份數目為18.5%。
近年來,順豐控股業績也實現穩步增長,2024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達到724.51億元,同比增長12.07%;歸母凈利潤28.1億元,同比增長34.59%。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068.61億元,同比增長9.44%;歸母凈利潤為76.17億元,同比增長21.59%。
2021至2023年,順豐實現營收總額為7330.86億元,分別為2071.87億元、2674.9億元以及2584.09億元。其中2022年同比增幅為29.1%,2023年營收同比下降3.39%。過去三年順豐利潤共計193.51億元,分別為43.82億元、70.57億元、79.12億元。其中,2022年同比增幅為61%,2023年同比增幅為12.1%。2023年凈利潤變動主要由于順豐的速運及大件業務分部及同城即時配送業務分部的整體盈利能力進一步改善。
今年10月,順豐出臺中期分紅方案,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4元(含稅),預計中期分紅總額約為19.2億元,約占順豐控股2024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的40%。順豐還將分紅比例從2023年度的35%,提升到2024年中期的40%。同時,順豐在H股發行上市前對A股股東實施一次性的48億元特別現金分紅。
對于本次在港股上市的目的,順豐曾表示,是因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有眾多國際投資者活躍于此,H股公司將更容易得到國際投行和投資機構的研究覆蓋,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未覆蓋A股的海外投資者,擴大投資者交流面。
此前招股書也指出,港股發行上市后,順豐擬將全球發售募集資金的45%用于加強國際及跨境物流能力;35%用于提升及優化順豐在中國的物流網絡及服務;10%將用于研發先進技術及數字化解決方案,升級供應鏈和物流服務及實施ESG相關措施;剩下10%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順豐方面表示,此次在港上市,有助于順豐控股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戰略,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助力公司在海外以輕重結合的模式獲得更多的國際業務機會。 未來,隨著位于鄂州貨運樞紐的分揀及轉運中心投入運營,在資本的加持下,公司可進一步強化其物流網絡及科技等領域的優勢,助力公司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