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網易怒懟騰訊,寫滿求生欲
網易喊話,就僅僅只是生氣嗎?
背后,滿滿的求生欲。
網易云音樂再度向騰訊音樂公開喊話,中國兩大在線音樂平臺之間的紛爭仍在繼續。

11月25日,網易云音樂在官方微博等渠道公開喊話QQ音樂,要求QQ音樂停止剽竊式“創新”。
網易云音樂方面提供材料顯示,10月25日,網易云音樂上線了音樂播放器DIY功能,隨后又于11月19日推出以此功能為主題的首屆“黑膠風格創意大賽”,用戶只需自主上傳圖片個性化定義播放器界面即可投稿參賽。
網易云音樂稱,四天之后,11月23日,QQ音樂推出了高度相似的“播放器自定義功能”,并稱其為“一脈相承、難分彼此”。
網易云音樂還表示,QQ音樂對網易云音樂的跟隨式“更新”,的確是一以貫之、十分迅速,且百折不撓的。
這封信不僅羅列了一些例子,還“呼吁”QQ音樂 “少一點跟隨式‘更新’,多一點真正的創新”。
隨后,與QQ音樂同屬于騰訊音樂旗下的酷狗音樂在微博發言:“自定義播放器背景的DIY功能不是我先做的嗎,DIY播放器大賽我也做了啊,我這個算什么式創新?”

這并非網易云音樂和騰訊音樂第一次互嗆,二者的紛爭可以追溯到10年前。
紛紛擾擾背后,原因還是兩大在線音樂平臺“搶食”用戶。
而如今這種競爭已經不僅限于音樂平臺之間,短視頻、短劇的強勢入侵,也在悄然搶奪著在線音樂平臺的用戶時長。
一度,財大氣粗的騰訊,以版權優勢,壓制著網易云音樂。
然而,在2018 年,在國家版權局的推動下,騰訊音樂與網易云音樂達成版權互授,雙方各自獨家音樂作品數量的 99% 以上實現共享。
剩余的1%則是核心版權,涵蓋周杰倫、五月天等熱門歌手、樂隊的作品,足以對市場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在這場激烈競爭中,蝦米音樂于 2021 年宣布停止服務。
2021年7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責令下,騰訊音樂宣布放棄音樂版權獨家授權權利。
在線音樂平臺由此進入后版權時代,版權已經不再是護城河。
于是,在線音樂市場在版權方面的明爭暗斗有所降溫,在運營、服務方面的比拼則更為激烈。
雙方“互懟”的炮火中,有消費者的調侃被送上熱評,“誰送會員支持誰”。
在線音樂巨頭們熄火2年多,為何此刻戰火重燃?
線音樂平臺間,接下來競爭的關鍵是什么?
對此,第一財經記者陳楊園、時代財經記者謝斯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宋美璐分別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再內卷和模仿下去,都難以生存,這才是網易喊話騰訊的潛臺詞。
由于財力問題,網易云音樂一直處在劣勢,而網易云音樂的護城河,如評論、歌單或各種DIY,都是屬于一種玩法體驗,本質上在版權上避免友商借鑒。
當下,騰訊音樂最新財報也體現出了在線音樂平臺營收場景進一步縮水的困局。
這一困境同樣也會在網易云音樂上呈現,這就讓“借鑒”變成了在凜冬之中的墻腳,更加難以忍受。
在線音樂平臺,競爭的關鍵不在于雙雄對決。
而是在短視頻切割用戶總時長之下,如何探索會員費之外的新盈利場景。
尤其是如何打開包括但不限于線上演唱會、虛擬歌手活動、音樂授權短視頻等想象空間和盈利能力,讓創作者和消費者都能感受到新希望。
否則,其難以可持續發展。
網易此刻怒懟騰訊,其實不是生氣,而是為了生存。
再不創新,再不突破場景,都得完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