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唐宮夜宴”小姐姐化身洛河仙子,12月起舞北外灘
在爆火出圈的《唐宮夜宴》中,一群小姐姐將盛唐舊夢演繹得活靈活現。畫風一轉,她們變成了洛河仙子,手持宮燈,踏歌起舞,再現《水月洛神》精華片段“芙蓉池”……
12月17日-18日,鄭州歌舞劇院將帶著經典舞劇《水月洛神》來到上海,起舞北外灘友邦大劇院。

舞劇以曹植的傳世名篇《洛神賦》《七步詩》和中原傳說為依托創作,將“詩、書、禮、樂、舞”融匯一堂,極富古風古韻。
故事講述了曹植在幻覺中見到魂牽夢縈的洛神,現實中他與兄長曹丕的愛妃甄宓心意相通,卻不敢越雷池半步;面對曹丕的猜疑和兄弟間的權力角逐,曹植的內心倍受折磨;三人的命運走向共同構成了這部凄美舞劇。

曹植聰慧過人、出口成章,曹操曾欲立他為太子。然而,他生性浪漫,又不拘禮法,后來仍是曹丕登位。哥哥唯恐弟弟是隱患,橫加迫害,也迫使曹植當場作出《七步詩》名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在這部劇中可以稱為一個藝術家、一個詩人,而他的兄長曹丕一出場就是一個政治家,他們面對自己喜愛的女人態度不同,其實折射的是對自己心中理想不同的追求。”導演佟睿睿說。

舞劇通過大量獨舞、雙人舞和群舞,展示了這對兄弟的復雜關系,以及對甄宓的共同愛慕。
“建鼓”“朝賀”“芙蓉池”等舞段,描繪了曹植的壯志與兄弟情分,充滿了朝氣蓬勃的氣息。“浮萍”“塘上行”等舞段則更沉重,伴隨著憂傷的樂曲,仿佛在表達曹植那深埋心底的身世之悲。
為展現甄宓的美麗身姿,劇中加入大量的水袖舞蹈。舞者身著紅裙,長袖拂空,唯美靈動。

舞劇還巧用了水、月、鏡、門等道具,恰如水中望月、鏡中觀花。
明月下、洛水邊,舞段“水月”以一面大圓鏡折射出甄宓的倒影,也折射出甄宓對故土的思念。
十二塊墻板,可以自由地移動、組合、翻轉,一面是漢畫磚,一面是鏡子。舞段“心魘”以數面鏡子,幻化出曹植奪取了皇位,還搶走了自己心愛的女人甄宓,將曹丕內心的恐懼、痛苦加倍放大,也為曹植被放逐埋下伏筆。
一縷從天而降的紗綢,如銀河乍泄,綿延不絕,隱喻了曹植不愿從夢中纏綿的思緒中醒來,也是暗示甄宓自縊而亡的結局。絕美落紗,也成了這部舞劇的一個標簽。

“我希望觀眾在看完這部劇后,能停下來想一想,什么東西最重要?權力、親情、愛情,還是夢想。”佟睿睿說,《水月洛神》就是利用一種新古典的方式,借助一個歷史事件,訴說當代人對夢想的追求。
《水月洛神》自2010年首演以來,曾先后獲得“荷花獎”舞劇作品金獎、“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文華獎“優秀劇目獎”。
十年后,鄭州歌舞劇院又推出了《唐宮夜宴》,14位憨態可掬的唐朝少女,身穿紅綠裙裾,懷抱各色樂器,俏皮起舞,一幅如夢似幻的盛唐畫卷徐徐展開。2021年2月,經河南衛視春晚首播之后,《唐宮夜宴》迅速出圈,也讓這群“唐朝小胖妞”圈粉無數。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