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印發:到2027年年底,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更加健全
11月25日,據新華社消息,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年底,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更加健全,糧食損失和食品浪費統計調查制度、標準規范和指標體系不斷完善,糧食生產、儲存、運輸、加工損失率控制在國際平均水平以下,餐飲行業、機關食堂、學校食堂、企業食堂等人均每餐食品浪費量明顯下降,餐飲浪費得到有效遏制。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成本和認證中心農業價格成本處處長韓靜波認為,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國際政治經濟局勢等因素使我國糧食安全仍面臨較大壓力,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已經成為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的重要途徑,必須加快形成切實管用的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加力解決糧食損失和食品浪費問題。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程廣燕認為,《行動方案》堅持制度引領,在新的形勢下,建立國家層面的全產業食物損耗與浪費統計調查制度,是我國食物損耗浪費監測走向常態化、科學化、標準化的重要標志,也是推動全鏈條反食品浪費的首要前提與基礎。
《行動方案》提出了四大行動共十三項重點任務,包括糧食節約減損行動、全民節糧意識提升行動、餐飲行業反浪費行動、單位食堂反浪費行動。“前兩項行動的重點是節糧減損,后兩項則集中在食物領域反浪費工作。”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武拉平表示。
其中,在糧食節約減損行動中,提出強化糧食機收減損、減少糧食儲存損失損耗、加強糧食運輸減損、減少糧食加工損失等任務;在全民節糧意識提升行動中,提出減少家庭和個人食品浪費、加強引導規范、強化青少年教育和勤儉節約家風建設等任務;在餐飲行業反浪費行動中,提出深化“光盤行動”、強化違法懲治、促進行業自律等任務;在單位食堂反浪費行動中,提出機關食堂反浪費、學校食堂反浪費、企業食堂反浪費等任務。
韓靜波指出,由于小農生產、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我國糧食損失和食品浪費主要發生在糧食產業鏈前端(即生產環節)和后端(即消費環節),且產生損失浪費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創新、消費意識的不足,同時有針對性制定政策的基礎數據支撐不夠,因此《行動方案》在全面剖析我國損失浪費成因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著重提出以科技引領推動減損,以法制和宣傳促進節約的具體舉措,這也是從難點問題突破,加快推動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取得實效的必然要求。
此外,《行動方案》還提出,加強損失浪費統計調查,其中包括建立健全統計調查制度、分領域開展專項統計調查。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吳良表示,《行動方案》面向監測和評估,加強損失浪費統計調查,通過建立健全統計調查制度、標準規范和指標體系,分領域開展專項統計調查等方式,開展調查研究、獲取基礎數據,為常態化反浪費機制提供決策支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