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起底網戀騙局:相戀幾個月的“女友”,竟是高大魁梧的“他”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有些人會通過社交平臺或網游來結識一些新朋友,有些人還發展成了男女朋友。然而,網絡的匿名性和虛擬性也意味著,在屏幕的另一邊,對方的身份、目的,都可能和展現出來的不一樣,需要仔細甄別。
與女網友談戀愛,見面時大吃一驚
江西的華先生就在網游里結識了一名女性網友,幾番互動之后,兩人逐漸發展成為情侶關系。交往了幾個月后,華先生終于和對方見面了,可見到對方,華先生卻立刻報了警。
民警帶犯罪嫌疑人指認現場時,在男子的房間里,民警搜出了絲襪、假發、高跟鞋等不少女性衣物。而這位男子身高約有一米八,高大魁梧,體形壯碩。他為什么要使用這些女性衣物?
民警:你和你自己有啥子聯系,為什么要這樣做?
張某:對方想看,想讓我穿絲襪拍照給他看。
這名男子口中的“對方”正是華先生。華先生今年24歲,是一名快遞小哥,也是某款網游的資深玩家。去年4月,華先生在游戲里認識了一個網名為“張雪兒”的隊友。
據民警介紹,當時張雪兒在游戲里邊開麥,然后他的聲音就吸引了這個華某某的注意。

華先生覺得,這個叫張雪兒的女玩家游戲玩得好,說話聲音也溫柔動聽。游戲結束之后,他主動添加對方為好友,倆人經常一起組隊打游戲。
華先生:打了一個月游戲之后,感情也開始上升了,想加聯系方式,問了她是不是單身,那單身情況下我追求她。
告知真實身份,講述苦難經歷
對方告訴華先生,她真名叫張若雪,剛滿二十四歲,四川資陽人,在一所培訓機構任舞蹈老師。張若雪還說,她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成長過程中吃過不少苦,如今形單影只,體弱多病,無人依靠。

資陽市公安局雁江區分局資溪派出所副所長王巖:華某某通過微信或者支付寶小額轉賬,表示關心。這個聊天中他向張雪兒展示他的愛慕。
建立戀愛關系后,女友頻繁訴苦求幫助
在華先生的多次請求下,張若雪發來了她的自拍照。

照片當中,張若雪長發披肩,臉部卻被手機遮擋著。盡管如此,華先生還是覺得,對方就是自己喜歡的類型。2023年8月,兩人建立了戀愛關系,以男女朋友相稱。從那時起,張若雪便隔三岔五對華先生訴說自己的難處,尋求對方的幫助。

媽媽生病、奶奶去世、被人追債、房租欠費……每當屏幕那一頭的女友提出這些要求,華先生都照單全收。沒過多久,華先生也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聊聊視頻,看看對方的真實容貌。

民警介紹,他們第一次視頻,對方是在家里邊,而且燈光很黑,然后對方是一頭長頭發,跟她平時發的照片一樣。有化濃妝,有睫毛,口紅腮紅這些都有,他就認為對方很漂亮。
給女友轉賬八萬多元,三次奔赴見面未果
華先生在與張若雪交往的幾個月時間里,先后給對方轉款了八萬余元。時間一長,華先生不再滿足于捧著手機談戀愛。他先后三次奔赴四川,但是張若雪總是臨陣退縮,不愿意和他見面。
資陽市公安局雁江區分局資溪派出所副所長黃頌熙:張某某都以各種的理由推脫,但是華某某仍然這個不死心,他最大的一個懷疑就是張某某這邊會不會還在和其他男性在一起做朋友,或者談戀愛。
查看游戲好友列表,發現女友問題
網絡女友張若雪總是拒絕見面,這讓華先生感覺到了不對勁。為了查出事情的真相,今年3月,華先生登錄了女友的游戲賬號,查看對方的好友列表,果然發現他這個女友有問題。
游戲中有一個男生的頭像,跟張雪兒的頭像相當于情侶款。情侶頭像,那么這一點,華先生心里當時一時接受不了,然后就找到對方這個男生ID,把他加了好友。
據這個男生ID的主人李先生說,他是張若雪的前男友。他告訴華先生,2022年年初,他和張若雪通過語音軟件相識,成為男女朋友,偶爾一起組隊游戲。
前男友講述戀愛經過,一年多轉賬17萬元

這是李先生和張若雪的聊天記錄。張若雪說自己手滑,摔了手機,導致屏幕受損,李先生給她轉了七千塊錢;張若雪說自己“兩天沒吃飯,餓著很難受”,李先生又給她轉了兩百塊;兩人交往一年多,李先生先后向張若雪轉款17萬元。而這些要錢的說辭,竟然和華先生收到的幾乎一樣。

2023年年底,李先生因為一直提出見面的要求,卻被對方百般拒絕,于是雙方分了手。了解了李先生的遭遇后,華先生覺得,對方很可能是以戀愛的名義向自己要錢。
今年8月17日,華先生再次來到資陽,要求與張若雪見面。
終與女友見面,對方竟是男子
這一次,張若雪終于答應赴約。見面時,華先生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在網絡上相處了幾個月的女朋友竟然是一名男子。

資陽市公安局雁江區分局資溪派出所副所長王巖:見面的時候過來的是一個男生,可能身高大概在一米八,比較魁梧,那他當時很驚訝,他說你是不是找錯人了,或者你是不是張雪兒的朋友,對方然后就說我就是張雪兒,就是跟你聊天的,我本人是男的。華先生不相信然后他就把手機拿出來發微信,結果對方張雪兒的手機就響了,拿出來一看,果然是他。
男扮女裝,家中有大量女性用品
談了幾個月的女朋友竟然是一名男子,這讓華先生無法接受,立刻報了警。那么,這名自稱是張若雪的男子,是如何偽裝成女性,成功騙取一個又一個男子的信任?民警抓獲這名男子后,在他家里搜查到了許多女性用的衣物、化妝品。
民警調查發現,張某今年22歲,租住在資陽的一個高檔小區內。他大學畢業后,沒有進入社會工作,而是在家靠玩游戲賺錢。

為了多接一些陪玩的訂單,張某就把自己的游戲賬號名改為“張雪兒”。
資陽市公安局雁江區分局資溪派出所副所長王巖:他游戲里邊有時候要溝通,他就開麥,開麥之后,就有人告訴他,你的聲音好好聽,他就這個樣子,他就發現了他有這個特點,就他的聲音能夠模仿到女聲。

另外,不少男性玩家還會額外打賞,這讓張某看到了一條生財之道。之后,他就開始與李先生、華先生網戀,并編造一些理由索取財物。

犯罪嫌疑人張某:我在跟李某還沒有分手的時候就認識了華某,我跟他認識的時候,我告訴他我自己沒有對象。
為了應付對方發照片、聊視頻等要求,張某又網購了許多女性衣物、化妝品,從頭到腳包裝自己。
張某說,只需要把聲音音調調高一點,自然而然就會像,尤其是電話、視頻的時候,他說聽上去就會更像。
涉嫌詐騙罪已被刑事拘留

騙到錢后,張某都用來大肆消費了。東窗事發時,他騙得的錢款已經分文不剩。目前,張某因涉嫌詐騙罪,已被資陽市公安局雁江區分局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網戀女友交往六年沒見過面卻多次轉賬
只憑聲音判斷網絡那頭究竟是男子還是女子并不可靠,在山西大同,曹先生也在網上遇到了心儀女子,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在網絡那頭噓寒問暖的女友,竟是一名男子用變聲軟件偽裝的。
幾年前,曹先生在太原務工期間,在網絡平臺上結識了一名陌生女子。隨后,在對方巧妙的引導下,曹先生和對方互相添加了好友。

受害人曹先生:跟這個人聊了兩三個月,她就和我加微信,已經屬于情侶關系,她以買戒指、手機還有珠寶,吃不起飯,這些理由跟我要的錢。
交往期間,以各種理由索要財物近十萬元
雙方在長達6年的網上交往中,這位所謂的“女友”以戀愛結婚為誘惑,對曹先生關懷備至,讓曹先生對這段感情深信不疑。此后,這名“女友”以日常生活開銷、父母生病等各種看似合理的理由,先后向曹先生索要了共計99000余元的財物。
曹先生說:“開視頻也不接,打電話也不理,不跟我聯系了,我就感覺不對勁兒,就報案了。”

接到曹先生報案后,民警迅速展開工作。通過仔細查看聊天記錄,并結合被害人的詳細敘述,認定這是一起典型的以婚戀交友為名實施的詐騙案件。

大同市陽高縣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常江:一方面,我們在第一時間固定受害人的電子證據,為后續的偵查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另一方面,我們立即啟動緊急止付程序,全力為曹先生挽回部分損失。
六年間更換四個賬號,多次誘騙被害人轉賬
據曹先生反映,在這六年期間,對方竟然更換了4個微信,這使得案件時間跨度極大,經濟來往也變得錯綜復雜,給偵查工作帶來了巨大的阻力。為此,陽高縣公安局立即成立工作專班,聚焦曹先生提供的轉賬記錄等線索,抽絲剝繭、深入分析,數據研判。
大同市陽高縣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常江:我們調查發現,太原市劉某軍有重大作案嫌疑,他利用一手機號注冊軟件,多次誘騙曹先生的轉賬進入支付寶賬戶用于消費,此人有吸毒與盜竊雙重前科。
根據研判線索,警方立即組織警力驅車前往400公里外的太原市抓捕劉某軍,
使用變聲軟件冒充女性,多次施騙
經審訊,劉某軍對2018年以來,利用網上變聲軟件冒充年輕女性,對受害人曹先生多次詐騙的事實供認不諱。目前,劉某軍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深挖中。

警方梳理發現,與其他案件相比,網戀詐騙案中,犯罪嫌疑人身份偽裝性高,往往會虛構完美形象或者編造悲慘經歷,獲取被害人的信任。
民警提示:詐騙者擅長使用各種甜言蜜語、關心問候來打動受害者,讓受害者在短時間內陷入所謂的“愛情”之中。他們會根據受害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弱點,量身定制聊天內容,使受害者感到被理解、被關愛,從而放松警惕。為了盡快取得受害者的信任并實施詐騙,詐騙者往往會在認識不久后就提出確立戀愛關系,讓受害者誤以為找到了真愛。
網絡交友需謹慎,莫被虛假感情迷惑

作案方式隱蔽性強也是網戀詐騙案呈現的特點之一。民警梳理發現,網戀詐騙主要通過網絡進行,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通常不見面,使得犯罪嫌疑人可以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和行蹤,增加了案件的偵破難度。而網戀詐騙的被害群體主要是單身人士,尤其是那些渴望戀愛、婚姻的人。他們在感情上比較孤獨、寂寞,容易被犯罪嫌疑人的虛假情感所迷惑。詐騙手段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
民警提示:網絡世界紛繁復雜,虛擬身份的背后可能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廣大市民在網絡交友的過程中,一定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輕易相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語,對于那些以各種借口索要錢財的行為,更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謹慎對待。在涉及金錢往來的事項時,務必多留個心眼,仔細甄別。一旦發現任何可疑情況,應立即向警方報案,以便警方能夠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大家的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
以“網戀奔現”為餌,誘騙打賞充值
冒充女子與他人網戀,歸根結底是為了騙錢,這樣的情況還出現在一些網絡直播間。在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一起詐騙案中,被告人成立直播公會,伙同旗下網絡主播和運營人員,以“網戀奔現”為誘餌、誘騙被害人充值打賞,江蘇的吳先生就被他們“包裝”出來的一名網絡主播騙走了打賞款。
被害人吳先生介紹,晚上回家之后在家里看直播,有個女主播私信他,邀請他去她的直播間,看她的作品主頁,發現定位還在蘇州。

因為身在同一個城市,吳先生對這個網絡主播感到很親近,給她刷了一些禮物后,對方主動添加了吳先生為好友,兩人的感情也在每天的聊天中迅速升溫。
刷了2萬多元禮物,卻未如約見面
對方給吳先生發送了一些露骨的圖片和視頻,還告訴吳先生,只要他在直播間繼續打賞禮物,幫忙完成公司的直播任務,兩人就能線下見面約會。不過,這個網絡主播女友似乎總有理由拖延。一個月的時間,吳先生給她刷了2萬多元的禮物,但卻一直沒能見上女友一面。

被害人吳先生:她就一直跟我說,公司對他們的管理非常嚴格,自己欠公司錢,等她完成公司的任務以后就來找我。就想約她見面,不然的話就不給她刷禮物了,結果她立馬就把我拉黑了。

突然被女友拉黑,吳先生覺得有些不對勁兒,他按照之前對方提到過的直播公司地址找了過去,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網絡女主播直播互動,男運營負責幕后聊天
除了吳先生,案件的其他被害人也有著相似的被騙經歷,他們沒想到的是,在直播間里熱情互動的網絡女主播,實際上是按照話術誘導自己刷禮物的詐騙團伙成員;而每天在聊天軟件里打感情牌的也根本不是女主播本人,而是詐騙團伙里同為男性的運營人員。

檢察官介紹,宋某的直播公會主要招收兩部分人員,一是網絡女主播,二是運營人員。網絡女主播負責在臺前進行直播互動,加深被害人對自己的好感,運營人員則是在幕后引流,并且以女主播的名義和被害人聊天,增進感情。

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章曉丹:通過專業的軟件將主播的直播定位修改成蘇州、上海、南京、北京、杭州這些地方。專門的運營人員在其他的直播間物色這些出手闊綽的大哥,再通過私信加微信等方式,將他們引流到自己的主播的直播間進一步實施詐騙。
修改網絡主播城市定位,吸引同城人上鉤
宋某等人修改網絡主播的城市定位,方便吸引同城的被害人上鉤。之后,由網絡主播和運營人員在“臺前幕后”相互配合,以“建立戀愛關系”“相約見面”等為誘餌,騙取被害人錢財。

直到遲遲見不到女主播的被害人不再打賞刷禮物,團伙成員就會疏遠、拉黑他們。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對案件作出判決,宋某等10名被告人犯詐騙罪,分別被判處四年十個月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不等罰金。一審判決后,兩名被告人不服,提起上訴。最終,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檢察官提醒,人們在觀看網絡直播時,要注意提高防范意識,警惕直播間內的新型詐騙手法,同時直播平臺也需要健全內容管理和處罰機制,加強對直播內容的審核與監督,營造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