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廣州超40只寵物狗疑遭投毒死亡!值得深究
【中國綠發會訊】根據中國新聞網消息,近期,廣州多名網友稱寵物狗遭投毒身亡。11月16日,廣東省寵物行業協會發布通報,確認已有超過40只狗因疑似中毒死亡,事件主要集中在11月8日前后。其中廣州白云區、海珠區和番禺區報告的病例最多。據協會收集到的信息,多數中毒的寵物狗是舔舐了有毒液體,或嗅到有毒粉末而出現了疑似中毒情況。廣州這些寵物狗疑似遭投毒死亡的事件令人非常痛心,不僅給寵物主人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也引發了社會對于動物保護和公共安全問題的關注。

圖源:pixabay
對于類似事件,仍然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
一、作案動機是什么?
給寵物狗投毒本身就是一種極其危險且可能違法的行為,相信投毒者不可能不知道。要想解開給寵物狗投毒事件的疑團,首先就需要深入調查投毒者的動機,這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一步。
筆者認為無非有以下幾個原因:
1、惡意報復。投毒者可能因個人恩怨、鄰里糾紛或其他原因對特定個體或群體產生不滿,進而采取投毒這種極端手段進行報復。在這種情況下,投毒行為往往具有針對性,可能針對特定的寵物或寵物主人。
2、好奇心驅使、尋求刺激。投毒者可能出于好奇,比如檢驗毒性或尋求刺激,致寵物接觸后中毒。
3、心理扭曲或反社會行為。投毒者因心理扭曲或具有反社會傾向,對動物或人類生命漠不關心,甚至以此為樂。
4、經濟利益驅動。比如,狗肉販子,再比如投毒者為了增加寵物銷量或醫療費用,而采取的措施。這些行為一般是與寵物直接相關或者間接相關。
5、其他原因。
二、有毒物質來源是什么?
投毒分子所使用的有毒物質來自哪里?其實很多有毒物質除了特殊使用(如農業)外,是禁止對個人銷售的,但是細心的網友會發現,通過網絡渠道購買有毒物質并不難,這些物質可能被描述為“可以用于各類鳥類”或其他非寵物用途,從而規避了直接針對寵物的銷售限制。然而,實際上這些物質對寵物同樣具有極高的毒性。再比如一些城鄉結合部的農資店,可以購買到用于農業用途的劇毒物質,這些因素都增加了寵物中毒的風險。
三、如何防范?
避免寵物中毒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寵物主人應加強對寵物約束,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使用牽狗繩、戴嘴罩等,減少對他人的干擾和威脅。長久以來,很多寵物愛好者,在遛狗過程中會直接松開寵物繩索,給寵物自由,這無疑會增加寵物接觸到有毒物質的風險,除此之外,還可能增加寵物與小區其他住戶的矛盾,增加被投毒的風險。文明養寵,需要牢記心中。
四、法律法規的完善與執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和一百一十五條的規定,在公共環境中投放毒害性物質,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將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情況下,要處以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造成人的重傷、死亡,或者是使公私財產遭受了重大的損失,將要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甚至是死刑。因此,給寵物投毒,投毒者涉嫌故意毀壞財物罪,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除此之外,當前我國法律將寵物視為財產,寵物受損時主要通過民事途徑尋求經濟賠償。但是這種保護有明顯的不足。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寵物被歸類為“物”的范疇,與一般的財產無異。這種定位忽略了寵物對于寵物主人所具有的特殊情感價值和社會意義。因此,當寵物受到損害時,法律所提供的保護主要停留在經濟賠償層面,無法充分涵蓋寵物主人因寵物受損而遭受的精神損失和心理創傷。同時,這種保護也無法有效震懾潛在的虐待動物者。因此,推動動物保護法出臺勢在必行。
寵物對于寵物飼養者來說,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和意義。它們不僅是玩伴和精神寄托,更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廣州40多只寵物狗疑遭投毒,再次把關于寵物保護的討論推到了臺前。還是那句話:可以不愛,請不要傷害。
參考鏈接:
1、超40只狗疑遭投毒死亡!對動物投毒,后果有多嚴重?
https://www.chinanews.com/gsztc/2024/11-20/10322373.shtml
文章/Pierre
審核/Cherry
排版/angel
本文來自“中國綠發會”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