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守護呼吸,從了解慢阻肺開始
原創 科普工作委員會
世界慢阻肺日:守護呼吸,從了解慢阻肺開始
11月20日是“世界慢阻肺日”,這一全球性的紀念日,旨在呼吁人們關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加強對其的認識和防治。慢阻肺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它離我們有多遠?又該如何防治呢?讓我們一同深入了解。

01
警惕!我國近1億人患病
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可預防和治療的慢性氣道疾病。據統計,我國慢阻肺患者數量眾多,20歲及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高達8.6%,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更是達到了13.7%,估算患者數近1億[1]。在全球范圍內,慢阻肺也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16年約有300萬人死于慢阻肺,占全球總死亡人數的5.4%[1]。

醫療科普之窗
02
探秘!慢阻肺是這樣形成的
慢阻肺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吸煙是導致慢阻肺的首要危險因素,煙霧中的有害物質會損害氣道和肺泡,引發炎癥反應。長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氣、職業性粉塵中,以及反復的呼吸道感染等,也會增加患病風險。此外,遺傳因素、年齡增長、肺生長發育不良等也與慢阻肺的發生密切相關[1,2]。

醫療科普之窗
03
防范!高危人群早篩查早干預
長期吸煙者:吸煙量越大、吸煙年限越長,患慢阻肺的風險越高。
長期接觸有害氣體或顆粒者:如從事煤礦、化工等職業的人群。
有家族遺傳史者:家族中有慢阻肺患者,遺傳因素可能使患病幾率增加。
反復呼吸道感染者:兒童時期反復發生呼吸道感染,可能影響肺部發育,成年后患慢阻肺的風險也會增加。


綜合康復治療:開啟順暢呼吸新通道
戒煙:戒煙是預防和治療慢阻肺最重要的措施,任何時候戒煙都不晚,可顯著減緩肺功能下降速度,改善癥狀[2]。
藥物治療:根據病情嚴重程度,患者可能需要長期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吸入糖皮質激素等藥物,以緩解氣促、減輕炎癥[2]。
呼吸康復:通過呼吸訓練、運動鍛煉等方式,增強呼吸肌力量,提高運動耐力,改善生活質量。
氧療:對于晚期慢阻肺患者,長期家庭氧療可提高生存率,減輕缺氧癥狀[2,3]。
營養支持: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有助于維持體力和免疫力,促進康復[2,3]。


中醫特色療法:呼吸疾病的 “破障利器”
中醫在慢阻肺的治療中也有獨特的方法和優勢。中藥口服可根據患者的具體證型,選用具有止咳化痰、補肺益腎等功效的方劑。穴位敷貼、針灸等外治療法,通過刺激穴位,調節經絡氣血,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太極拳、八段錦等中醫健身功法,注重身心調節,能增強體質,提高呼吸功能。
在世界慢阻肺日,讓我們共同關注慢阻肺,了解其危害,積極采取預防和治療措施。通過科學的管理和綜合的治療,慢阻肺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重新擁抱自由呼吸的生活。讓我們攜手共進,為每一次順暢的呼吸而努力,為慢阻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陳欣, 賈杰, 丁毅鵬等.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周期康復評估與治療”呼吸與康復專家共識[J/OL]. 康復學報. https://link.cnki.net/urlid/35.1329.r.20240808.0925.002.
[2] 陳亞紅, 馮淬靈, 王婧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調節治療專家共識[J]. 中國全科醫學, 2022, 25(24): 2947-2959.
[3]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 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員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21年修訂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21, 44(3): 170-205.
作者:鄒長城,李海東,長江大學附屬荊州醫院(荊州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
審核:陳克軍,長江大學附屬荊州醫院內科綜合支部書記,康復醫學科主任,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委員
原標題:《科普文章|守護呼吸,從了解慢阻肺開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